毋庸置疑,在中國做營銷必須注重中國元素的運用,在我們公司的營銷實踐中就是強調中國特色,只做中國特色營銷!如果沒有對中國特色市場的深刻洞察,沒有對中國消費者準確的把握,就不會有福來以及眾多中外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取得的成功!
成功營銷中的中國元素,不是標簽,到處亂貼:不是創可貼,哪有問題就貼哪。其關鍵是,必須準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并且把中國元素做進消費者心里去。
以可采為例,獨創全新品類的中藥護眼貼膜,它的包裝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元素,以扎染布的藍色為主色調,輔以人參、黃芪等中藥圖案,這些元素受到女同胞們的喜愛。但是這些中國元素不是表面的、為美而美的,它是與可采中的中藥精華、與“漢方養眼法”相輔相威的。所以,可采從里到外渾然一體,消費者不僅喜歡看可采,更義無返顧地往眼上貼可采,因為相信中藥,相信它的效果。
中國消費者有著許多獨特的消費心理,比如,面子心理、從眾心理、推崇權威、炫耀心理、攀比心理等,在準確把握中國市場消費者獨特消費心理的基礎上,用中國元素表達出來,與消費者產生共鳴,使消費者喜歡和接受產品。
當年的富康車在汽車品種十分稀缺的中國市場,為什么引不起中國人的興趣,就是因為它是兩廂車!剛剛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不想賣一輛讓人說是沒有屁股的不像轎車的車,多沒面子呀,花了錢還不好意思炫耀。可以說,在當年的汽車市場上,汽車的屁股就是典型的中國元素!缺少了這個關鍵的中國元素,當然不會招人喜歡。
中國元素在營銷傳播中的運用是全方位的,并且不限于渲染民族情結一種方法。從產品研發到產品外觀設計,從對產品賣點的挖掘,到與經銷商打交道,從品牌定位到廣告傳播都有中國元素大顯身手的時候。
再比如,中金黃金股份公司突破性地將中國元素“月餅”與黃金嫁接,在2006年中秋推出“黃金月餅”,開辟了黃金及禮品新市場;新昌的浙江雅鼎衛浴潔具有限公司從秦始皇皇冠造型中直接獲取靈感,設計出售價高達教千元的衛浴產品,摘取了國內工業設計領域的最高獎,引得國外客商紛至沓來:李寧品牌以東方文化對于體育激情的全新演繹所拍攝的影視廣告“水墨篇”受到歡迎,水墨篇廣告所宣傳的產品“飛甲”籃球鞋更是奪取了德國iF Design Award China 2006工業設計大獎……
中國元素的使用核心是牢牢把握消費者的心,這是根本。不能陷入惟中國元素是從的誤區。符合中國市場需求和消費心理的元素就是中國元素!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泛中國元素理念”。
我們在做碧生源SO瘦減肥茶時,在強化草本瘦身理念的同時,用該產品大量出口韓國、在美女云集的韓國的熱銷做背書,為國內市場提供強大的支撐,在不違規、不夸大的前提下,用韓國元素征服了消費者。這種做法,形式上用的是韓國元素,其實質恰恰是深入洞察中國消費流行時尚,尊重中國消費者的內心需求而做的,可以稱之為“活用中國元素”。
相反,中國元素運用不當可能適得其反。我們知道“非常可樂”聲稱的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在廣告中總是大量使用中國元素。這正是宗慶后多次發動城市攻勢沒有奏效的主要原因!無論非常可樂在二三級市場表現得多么突出,這種中國元素的使用注定她永遠也進不了城。可樂屬于美國,屬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些概念在城市人頭腦里很牢固,所以你在城市說這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大家心里感覺這件事兒“非常可樂”。健力寶可以把飲料送給美國總統,那是新聞,如果娃哈哈把“非常可樂”送給美國總統,實在不敢想象,估計會成為笑談。
我們倡導的中國特色營銷要抓“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中國特色市場營銷為中心,以實戰和創新為基本點。在中國元素的運用上,不僅要創新,而且要講求實戰和實效。
我國始終處在迅速發展變化著的市場環境中,新的市場環境必須要有新的營銷方法。中國元素永遠會為中國市場營銷服務,就看你能不能發現新的中國元素,會不會正確地使用中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