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海航行靠自己

2007-01-01 00:00:00田炳信
美文 2007年3期

田炳信河北人,著名記者、作家。現任廣東省信托房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博士。長期在新華通訊社工作。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兼職教授,暨南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現代熱點采訪錄》、《神秘的內蒙古》、《中國第一證件——中國戶籍制度調查手稿》、《變色》、《美國為什么妖魔化中國》、《鄧小平最后一次南行》、《歷史不止一只耳朵》等著作。

我在成都有一朋友,酒量大,酒德好,酒后還常有酒詩噴出。他常念叨的兩句詩是:愿把岷江變成酒,一個浪頭喝一口。他喜酒,好酒,到癡迷的程度。

我在廣州還有一朋友,是鞋廠的老板。每次出差,都會把賓館的牛皮的、塑料的、布的、棉的、紙的拖鞋帶回宿舍,現在他床底下有幾百雙各式各樣的拖鞋,見人先盯腳,再看鞋。也是一種癡迷,一種職業的癡迷。

世上像這類人,有,但不多。更多的人是追逐時尚、時髦,跟著世風跑前跑后。現在的廣州人,不喜歡車的少,喜歡車的多。有車好,車有轱轆,一踩油門,風馳電掣,愜意,得意,展活,倜儻。

現代文明的誘惑幾人能頂住。追逐、效仿一定是人性的一大本色。

就浪費和消費而言,時尚更多是指一種浪費。在世界上,富國以浪費為榮,窮國以消費為恥;富人以浪費自傲,窮人以消費自卑。

動物行為學曾有這樣一個經典的實驗。找一個猴子由人教會它吃水果之前先洗干凈。把這個小猴子放進猴群,結果眾猴子不僅不學,還打他。再找一個猴王教它洗水果。把這個猴王放進猴群,眾猴子紛紛效仿,水果洗后再吃成為猴子的一種時尚。

人群在某些方面又比猴群強多少呢?

高明的扒手

在中國,“假英雄”時有所聞,并被無情地曝光。就大多數記者來講,絕不是有意制造假新聞。可是“假典型”還是像個“高明的扒手”光顧了我們一些記者的大作。特別是經過時光的沖刷和沉淀后,曾經光照萬里的英雄人物的粗糙、虛偽、不真實更像大潮退去的淺灘,一片狼籍。是時代背景轉換的原因,還是寫手的技巧問題,是政治的特殊需求,還是人們心靈的厭倦。

我想這應先做一個歷史的回顧。多年來,我們是以正面宣傳為主。所謂正面宣傳,就是要在我們的時代中,找出時代的英雄,挖掘出閃光的思想,教育一代人,感召一代人。把光明面放大再放大,把陰暗面縮小再縮小,至少在我們報道的比例和數量是如此。

我記得,在“文革”中有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語是:毛澤東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那時候,報紙上制造出的英雄也的確多,不能說天天有,起碼每月都有一個。波及面之大,真可謂“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那時的《人民日報》和各省的省報上,幾乎都是在一個鐘點、一個時刻,隆重地推出一些當時感到驚奇、現在覺得好笑的細節。特別是受“階段斗爭,一抓就靈”的影響,許多英雄好漢都是在階段斗爭的風口浪尖產生的。記得有一年,我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家鄉達茂旗新寶力格蘇木采訪。我才搞清楚,原來是小姐妹的父親有點事到另一個蒙古包,便把集體的一群羊交給了她倆,誰想到草原上的天氣說變就變,漫天的大風雪把羊刮走了,把小姐妹給刮走了。本來是內蒙古草原上一件不帶有階段斗爭色彩的事情,后來,一批搞深度加工的高手云集這塊荒漠草原,捕風捉影,生造出了一個沒有改造好的老牧主,趁著夜黑風大將集體的羊趕出羊圈……這樣一個階級敵人制造的場面,以后就不斷地出現在課本上、劇本上、銀幕上、畫報上……留在幾代人的腦海中。

那時候,有人愿意拔高,拔得越高,被拔的人越高興(當然,有的已死了,你拔多高,死者也不知道),周圍的環境和人也欣賞這種被拔高的人。

現在,你要隨便在報道中拔高哪個人,首先是被捧的人不合作,其次周圍的環境也不欣賞這種隨意被拔高的人。因為,人們審視英雄的視點畢竟發生了深刻變化。

所以,現在要推出一個英雄,一個能從報紙的鉛字堆里走進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同時又能被南北兩地、幾代人共同接受的一個催人淚下,震撼心靈的英雄來,的確不容易。

我們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應當說新聞機構也制造出了一些英雄,但壽命不長,沒走下報紙,就死在鉛字堆里。

難道說,在商品生產大發展的時期,產品更新的速度加快,舊商品被新商品淘汰的時間縮短,這一固有的特點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我們的新聞界嗎?

這的確是個讓人苦惱的問題。

我認為,一些英雄,一些大典型被淘汰,這除了時代的因素以外,恐怕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夸大了英雄的魅力,拔高了英雄的一些行為,集中強化了一些細節,這無形中也起到了“造假”的作用。

這種“拔高”遺風仍然對今天的報道留下很大影響。一些記者包括一些通訊員還習慣走老道,還習慣造典型。以點帶面,以偏概全,報道一點,不及其余,這還是我們一些同行習慣使用的常規武器。為了上版面,為了增加發稿條數,為了評上好稿,一些人隨意在一些細節、數字、標題上搞些合理合法的小名堂。比如同是縣委書記下鄉,一位著蒙古袍或者其它少數民族服裝的縣委書記的照片則很容易被報紙廣泛采用。盡管這位少數民族的縣委書記平時下鄉并不穿少數民族服裝,可是你讓他穿,便于發稿,他自然會接受這種“照相館式”的擺布手法。再比如,為了使文章更貼近報道思想,更靠近“真理”,使筆下的人物對話活靈活現,使筆下的人物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寫作中采取了一些令人懷疑作者是在杜撰的“小技巧”。還有,本來是集體干的事,為了突出所要報道的人物,故意把其他人遺忘。為了強調某一事情的重要,夸大其辭,等等。我聽到一個縣委書記說,有一個記者報道這個縣的GDP指標,在報道中不知是筆誤,還是強化的需要,見報稿子的數字由千位變成了億位。他幽默地講,我們已干了三年了,還沒有達到你們那位大記者的報紙上公布的指標。

時間真怪,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笑柄。成熟的社會,逝去的是笑柄,留下的應是歷史。今天的人,回眸往事,更多的是沉重、陌生和一絲絲的荒唐。

我們像蛇爬進城市,我們像麻雀掠進城市

城市陌生而又熟悉。

蒙古包變大,變腫,變成空氣,變成穹廬,變成灰色的天空。

蒙古馬沒有尾巴,變成了汽車、卡車、火車、飛機,在沒有草,沒有泥土的城市狂奔。

有瘋牛病,沒有瘋馬病。馬有口蹄疫,那是一種傳染病。變成汽車的馬和變成馬的汽車,相互撕咬,馬咬馬,馬咬人,馬咬蒙古包,馬咬一切能咬到的東西。

矗立在沒有草,沒有野花,沒有露水的城市。

城市像七月驕陽下的白蘑菇,給你一點白,給你一點黑,給你一種疲軟,給你一種無奈。

那是曬蔫的眼睛。

從草原到城市,路途很遠。城市不長草,草原還長草。

從城市到草原,感覺很怪異。很近,很清晰,清晰得就像一條小河激著浪花,不停地嘔吐。

在中國,最肥美的草原有兩塊,一是珠江三角洲,一是長江三角洲。全世界的牧羊人趕著他們的夢想、公司、集裝箱來這里走場。

如果你有一雙曬蔫的眼睛,你就會看到了那新綠、老綠、鵝黃、鴨黃,看到了那給雨就綠,給風就抖的壯美草原。

城市是聚寶盆,城市是經濟洼地,白水、黑水、黃水統統流瀉到這里。城市富人向往,窮人也向往。

我數著高樓,一座,十座,百座,千座,那是不長青草,不長酸棗樹的白云山。

我看著街燈,路燈,廣告燈,霓虹燈,還有那像吹口哨般鉆來竄去的車流燈,那是星空遺失的孩子。

城市是灰色的,草原是綠色的。城市的白天是灰色的,城市的夜晚也是灰色的。草原的白天是綠色的,草原的夜晚也是綠色的。太陽是長草的草原,星星是覓食的羊、馬和駱駝。

城市是灰色的,灰色的是不放牧的孩子的眼睛。

人生難吃三碗面:人面,場面,情面。個人如此,家庭如此,地區也如此。接待的周密,安排的妥帖,語言的熱度,態度的誠懇,都會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地區帶來不同的影響。

一個城市給外界的印象,不僅僅是口號、標語,也不僅僅是酒樓食肆,而更重要的是一種自始至終的誠實和謙虛。

一百萬個人就有一百萬種對城市的印象和評價。

據統計,從1950年至1992年,來廣東省視察工作和休息療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達176位、870多批,來參觀訪問的重要外賓達3600多批(其中來自11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執政黨領袖和按這一規格警衛的貴賓有212位、340次)。其中,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來過廣東7次;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并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劉少奇來廣東7次;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來廣東25次;朱德元帥11次,陳云6次,林彪6次,鄧小平13次,董必武4次,陳毅元帥17次,彭德懷元帥3次,羅榮桓元帥4次,賀龍元帥9次,葉劍英元帥20次,胡耀邦6次,王震24次,萬里9次。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來的次數最多的是柬埔寨王國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一共參觀、訪問、休息和路過29次,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來過7次。

廣州是個大碼頭,北京是個更大的碼頭

凡是抵京拜會了中國最高領導人后,他們離京參觀游覽的方向一般有三個,往南,廣州;往東,上海;往西,西安。一看南國風情,一覽東方神韻,一觀古都氣象。

到廣州來的貴賓中,除了國內,還有更多國外的。老撾王國首相梭發那·富馬親王,尼泊爾王國首相坦卡·普拉薩德·阿查里雅,印度共和國總理尼赫魯及其女兒甘地夫人,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緬甸聯邦總統吳友山,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前蘇聯的赫魯曉夫,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前首相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博士,美國總統尼克松等等。

一個城市的大記憶是和大事件、大偉人聯在一起的。一個城市的年輪是和高高低低的大樓低舍,突窄突寬、長長短短的柏油路聯在一起的。

而和這許許多多政要聯系在一起的,是關相生老人的記憶。那記憶是一個濃濃的晚秋,流溢出五光十色的景色,暢流出叮叮當當悅耳的綠溪、銀河和那魚兒跳、蝦兒蹦的闊大江面。江風驟起,吹皺的是江水,秋風驟起,吹皺的是大地,思想驟起,讓人百思百皺的是那些耳聞目視的老人的記憶。

廣州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人如潮涌,貨如輪轉,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這句話至今沒有褪色、變質。廣州又是一個急劇變身、變形、變臉、變大、變高、變胖的一個特殊基因團,廣州更像一個喜新厭舊的情種。

不管是黃昏,還是晨曦,向南,向北,向東,向西,你都能看到一座城市抖出的速度、竄出的高度、甩出的廣度、疊出的厚度。

廣州,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先的都市,也是南中國最大的“經濟洼地”。金水、銀水、泉水、臭水、銅水、銹水、咸水、淡水統統向這里匯集。白道、紅道、黑道高手云集此地。廣州是一座沒有城門、沒有城墻、沒有崗哨的城市,是一座永不設防的城市。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在廣州絕對見不到,這對于廣州是永遠見不到的雪季。

經濟學家說,任何投資講究的都是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高的收入。投入少,產出高,吃小虧占大便宜,放在哪都是真理。對紅道、黑道、黃道、白道都適用。

廣州治安壓力按城市排名應排在第一。如果按照國家一、二級保衛來劃分,外國政要、財閥、中國政要來視察、訪問的城市,廣州可以說僅次于北京。如果按照小偷來光顧的城市,廣州大概可以排在中國的首位。任何一個指標的構成都有陰陽兩面,正負兩極,好壞兩點。就像GDP在財富增加的一面,也有吃狗屎的一面,既有建賓館的一面,也有建監獄的一面,既有威武、龐大的保安隊伍,也有無孔不入的更為龐大的打劫、盜竊團伙。

城市真是一個大怪物,一個大活物,一個大寶物。任何一件事情,一旦進入統計數字,就是資料,就是指標,就是黑色幽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場災難和荒誕。

廣州警察最累,危險性最大,面對來自全國“訓練有素,經驗老道”的黑道高手們,這里的甜酸苦辣,每個警察都可以給你講一個親身經歷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一個城市有多少賊,一方面說明城市的開放度,另一方面說明財富的多寡和沉淀的指數。就像農民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健康。就像說企業有無文化,關鍵還是看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況。賊多賊少,是一個被壓縮的指標,說高了,有損城市形象,再說高了,有損該城警察的形象。其實這都多余,實事求是,不僅僅是政治家的事。都說文人多大話,我看很多行業多大話。文人多大話,最多浪費幾張白紙,而許多行業多大話,就要害人,要命。

這涉及到立案標準,涉及到社會的一個平衡點,涉及到每個市民的感受程度。

賊多,賊少,也是一個社會治安的成本,任何事情的好和壞,強和弱都有對應點,民宅的防盜網,遍布全市大街小巷的治安隊伍,你就知道,這一偷一防,一盜一看,一拉一守的搏斗中,又有多少財富在拉據狀態中耗盡。

怎樣建設一個城市,我們出了許多高手,怎么管理一個城市,我們還缺許多高手。抽風式的嚴打,有效,但也有限。

防賊、捉賊是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點,更是廣州這座城市運轉中的一種成本指標。它給所有的城市管理者出了一道難題,像捉賊是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

十年樹人 百年樹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總覺得這句老話有點別扭。如果把量詞“十”和“百”倒換一下,十年樹人,百年樹木,還似乎接近真實。

十年是一代。應該是準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間總有差異和不同的痕跡,西方人在六十年代稱之為“代溝”。按照專家的說法,兩代人由于所處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差別而在價值觀、行為趨向、興趣愛好與生活方式等方面形成的差異和隔閡。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為界,這一年是牛年,往上屬半打,往下屬半打,正好包括了中國的12個屬相。1943年到1954年,恰好一代人,其中有一半是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還有一半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他們中的知識分子,或者說已進入高等學府或準備跨進高等學府的青年人,因為一場文化大革命,被賦予了兩個清晰的時代概念,一被稱作紅衛兵大學生,二被稱作老三屆。

那個年代,不但中國處于亂的旋渦中,整個世界都處于亂、動蕩、搖擺顛覆的狀態,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是一名人類學教授,他在《代溝》一書中寫到:從1964年美國各大學第一次發生暴亂到1968年5月巴黎的暴亂以及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這一切使許多人都以為世界的末日到了。人們對問題的解釋是五花八門的:美國面臨著越戰問題;法國是因為阿爾及利亞和戴高樂而鬧得不可開交;資本主義的沒落;共產主義的興起;毒品的影響;二次大戰的后果,它在德國產生了截然不同的一代人;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美國民權運動的啟示錄式的希望的幻滅而產生的沮喪情緒。人們又周期性地提到了“代溝”。

而在這場大晃動、大搖擺、大交鋒、大痙攣的時代,踏進求學階段的中國年青人,同樣的掙扎、刺激、打攏和膨脹。

學者張永杰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不是在一個獨立的社會背景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青年階段就跨過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他們的時代特征涂抹上了色彩,都對他們今天的生活產生著影響,使他們幾乎在每一件事上,都抱著極不相同的兩種以上的態度。復雜的經歷,使他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情感方式中充滿了矛盾。在行為方式上,他們表現出行為選擇的多原則性,早晨他們可能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中午,他們會像第二代人那樣謹小慎微,而到晚上,他們也許會像第一代人那樣,墮入對傳統的留戀。在思維方式上,他們表現為多重思維方式沖突的妥協性,對未來的選擇,他們可能是出于現代觀念;對待現實的問題,他們可能最遵循傳統;對歷史的反思,又總是把兩者結合起來。他們是從一個時代走向另一個時代的,他們成長的歷程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因此他們善于在矛盾中妥協,在妥協中保持平衡。

我相信,任何的結論式的概說都是模糊的,富有彈性和張力的。

這一代知識分子,在接受高等教育前,看到了中國知識界中一場近乎浩劫的“右派”運動。他們中大多數人選擇了理科、工科、農科,而很少選擇文科、史科、哲科。命運似乎專和有準備的人開玩笑,一場文革,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沖蕩下,每個人都變成了口誅筆伐的文科生。

時代的缺陷和遺憾,給那一代人留下了更多的缺陷和遺憾。他們交談,我相信不是夸耀,也不是吹牛,這更不是趨炎附勢。但也不是落井下石,不是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存在,一種事實和一種大浪淘沙后的靜思和回望。

有紅衛兵背景的這一代人,有點桀驁不馴,有點我行我素,對上一代人的認識,已經失效;對同代人的認識,有點陌生;對下一代人的認識有點偏頗。這一切,不影響他們的思考和寫作。

廣州上空是秋雷滾滾,一聲秋雷比一聲秋雷炸得響,摔得脆。我細細聽去,那不是一顆、百顆、千顆,那是數不清的秋雷像浩浩蕩蕩的隊伍踏破天幕,又像是龐大的機群超低空的飛行,更像是數萬輛坦克噴吐著炮火碾碎冰天雪地的硬土。

秋雨在秋雷的震蕩中,脫去了羞澀,脫去了暑氣,脫去了深沉,像饑餓的嬰兒叼住了奶頭,像海浪遇到了黑礁石,鋪天蓋地,一瀉萬里。

天涼好個秋,北邊太陽南邊雨。一哭一笑,天空也有兩幅面孔。

每個人的缺陷在童年和少年時就注定;每個人的欲望和力量的底色也在童年和少年時抹涂、定型。上帝是公平的,童年少的,青年補償,青年過足癮的,晚年收回。蒼天中隱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規律在閃爍,對你詭秘地眨眼、微笑。

家貧的人,對金錢的追逐是常人的百倍力量;受辱的人,對權力的掠奪勝過常人千倍;貌丑的人,對情色的奔突勝過偉哥制造商的銷售量。一個人的脾氣好壞,一個人的嗜好雅俗,一個人的精力高低,離不開他的原點,離不開他所受的刺激,離不開他自身缺陷造成的落差沖蕩。

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曾有概括性的結論: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從1955年說起

1955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一個“雄起”的年份,大事多多的年份。第一個五年計劃冷靜、大氣地擺在中國人的面前。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由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合作社,并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于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于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毛澤東依然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也不怕的勁頭,對芬蘭駐華大使孫士敦談話時指出:“今天,世界戰爭的危險和對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美國的好戰分子。他們侵占中國的臺灣和臺灣海峽,還想發動原子戰爭。我們有兩條,第一,我們不要戰爭;第二,如果有人來侵略我們,我們就予以堅決回擊。”“美國的原子訛詐,嚇不倒中國人民。”

張百發青年隊靠節約43噸鋼筋頭一炮在中國打響;肅清反革命運動拉開了帷幕;治理黃河擺到了中央的議事日程;駐旅順口地區的蘇軍指揮部的高級將領和指揮部全體人員離旅順口回國,回國前,蘇軍把所有的文化、衛生、福利等設備全部無償地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旅順口地區部隊。

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六年。解放全中國的硝煙遠去和抗美援朝的炮聲剛剛消遁。中國軍人等了很久的一件大事發生了。在中南海,由毛澤東主席為元帥們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命令狀和勛章。第一個領授軍銜與勛章的人是朱德元帥,毛澤東為第二個頒發軍銜和勛章的人是彭德懷元帥。同是在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也隆重地舉行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軍銜的典禮儀式。在將官授銜典禮儀式上,由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宣讀了周恩來總理的授銜命令,授予粟裕等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習仲勛宣讀完命令狀之后,由周恩來向共和國的將軍們頒發命令狀和勛章。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有了自己的10位元帥,而且有了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而少將人數從1955年的1359名至1965年已上升到1613名(后補部分均是1960年由大校晉升為少將的)。

授銜儀式后,在秋光融融的夜色中,中南海懷仁堂的草坪上,響起了周恩來那極具磁性的話語:“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的勝利,為毛主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為元帥、為將軍們和所有榮獲勛章的有功人員的健康而干杯!”

這句話許多開國元帥和將軍都聽到了,他們中許多人在離開人間時,還仿佛聽到這句話在耳邊的回旋。

如果按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銜制六級十九等劃分,讓你選三種稱呼,我相信,只有元帥、將軍、士兵,如果只選兩種,也就是將軍和士兵。俗語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兵。而拿破侖更是一針見血:一個獅子統帥的綿羊部隊,勝過一個綿羊統帥的獅子部隊.點明了元帥、將軍的特殊作用。對于百分之九十九的軍人來講,將軍是最難逾越的一個臺階,更何況是開國的將軍。那是用生命,用鮮血,用多少士兵的尸體和多少噸的子彈和炮彈才能熬出一顆將星。

他們中許多人已經作古,留下的錄音、照片和信件,已成了絕唱、遺照、遺墨。

古往今來,英雄也就分三類,一類是血水英雄,一類是汗水英雄,一類是墨水英雄。血是紅的,汗是白的,墨是黑的。真能讓后人發自肺腑,仰視,崇敬的還是血水英雄。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是靠筆墨為生的人,他認為,稱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顯然有自夸墨水英雄之嫌。英國首相丘吉爾感慨道:你若想嘗試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樣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美國總統羅斯福用半個身體感悟出的道理是:站在壁壘上為原則而死的,固然是英雄;但挺身為原則而戰并獲勝的.則更是英雄。

中國民間俗語關于英雄的說法更多。那是一代代人的血,一代代人的淚,一代代人的唾液熬出來的話,說的更露骨,更冷靜,更大氣,更具時空觀和包容度。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沒有天時地利,哪有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沒有莽撞,沒有初生牛犢,哪有英雄。英雄莫問出處。不懂算計,一無所有,沒有缸缸罐罐,英雄才能直上九天,氣沖霄漢。英雄氣短,兒女情長。英雄也有上天成仙,落地成人的尷尬和困頓。

巴頓將軍更是用一種頑童的眼光對英雄下了斷論:此人在戰時會成為無價之寶,但在和平時期,就是一個搗亂分子。

總之,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對英雄的評價標準,但有一點是誰都承認的:一個英雄的成功常常會激勵一代人的勤勉和勇敢。高加索的登山者們說,英雄品質就是能堅持短短的一會兒。英雄氣概并不一定需要精神上的成熟。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英雄就是不顧死活去創造生命的人,是戰勝死亡的人。

今天的世界是與時俱進的世界,今天的時代是物欲橫流的時代。高科技的提速,信息的井噴,物質的花樣翻新,英雄的精神都從天幕中急速墜落。

人類的精神狀態可分為三種,一是圈養,二是放養,三是野性。人類的物質生活也可分為四個層面,按古人的分法,就是四個字,衣食住行,也是四個不同的消費層面,一個字比一個字消費成本高。

有一年,我到大連演講,一聽眾問我,大連和廣州差距何在,兩個城市GDP具體的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多數大連人在衣食住行這四個字里,在第二和第三個字之間掙扎,而廣州人則在第三和第四個字之間徘徊。不知道他們聽懂沒有,我反正是講明白了。

而天下許多事往往是背道而馳。我們現在往往把技術的東西當科學,把道德的東西當法律,把人類的缺陷進行包裝,不斷放大,人類迷失在巨大的消費和浪費之中,這種消費和浪費的速度比地球自轉和太陽的公轉還快,許多把這當作一種世界的潮流,當作一種現代化和美國化。

讓我們多一點野性吧,多一點血性吧。

象征

廣東國際大酒店曾是中國最高的五星級酒店,樓高200.18米,廣東民間俗稱其樓為“63層”。“63層”自從矗立在環市路那一天,就被稱為“南天一柱”。是廣東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頗具政治含義的象征性建筑。

關于象征的定義,中外工具書的解釋大致有以下幾種,《辭海》的定義是:“①用具體事物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②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較為普通的意義,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的內容在特定經驗條件下的類似和聯系,使后者得到具體直觀的表現。作為形象,象征可分為公共象征(傳統象征)和私設象征(個人象征)兩大類。前者為一個民族文化中習用的象征方式,后者為個人自創的象征方式。”《漢語大詞典》的定義是:“①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意義。②用來表示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③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④跡象;特征”。《新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象征,一種交流的基本方式,用來簡明地表示或代表人、物、群體和思想觀念。象征可能像代表基督教信仰的十字架那樣為視覺所感受。紅十字或新月象征基督教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的生命保護機構,其表達就如瑪利安娜象征法國,約翰·布爾象征英國,以及山姆大叔象征美國,象征也可能像新拉丁文中的字母K代表化學元素‘鉀’字,或者也可能被隨意地應用,如數學符號一代表極限或符號$代表美元。”

“63層”占地約18400平方米。其中,1至5樓為餐廳,7至24樓為寫字樓,24層以上為酒店客房,集住宿、餐飲、娛樂、購物、辦公于一體,其中廣東國際大酒店主樓共有702間客房。在宣布破產前,每年酒店客房的租金收入約有7550萬元,平均入住率達57%。這里目前有6家外國領事機構設在這里。前后接待過多位國家元首,外國政要,商業大亨。

1994年,是“63層”最紅火的年份,也是國際金融家、投資家、超級富豪的“中國年”。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武漢……中國170個大中城市的傳媒,像股票交易所的行情顯示器不斷披露著他們來訪的信息。而在這諸多的城市中,中國商都——廣州格外繁忙。廣州的海陸空三大樞紐——白云國際機場、廣九直通車站、洲頭咀碼頭,更像是一架高效率的裝卸機,卸下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富豪、投資家和他們的資金、夢想和實力。他們中許許多多的人,在拜訪的日程表上,都有這個特別節目:拜訪廣東,拜訪廣州.入住“63層”。

我們翻開“63層”的接待日志,可以找到下列采訪嘉賓的名單:美國沃特·迪士尼公司;英國內閣大臣Mr.Charles LousadMe;美國惠普公司副總裁;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董事長;泰國商會企業家代表團;荷蘭商業銀行董事局主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總理;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將軍;泰中貿易促進委員會、泰國國際銀行董事長;香港假日酒店集團總裁;日本興業銀行總裁;美國AES電力公司總裁;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副總裁……僅1994年上半年,前來“63層”拜訪和入住的外國金融家、企業家、政府官員等就達300多批。

70年代,廣州建筑的高度能劃破天際線的是白云賓館,80年代中花園酒店,90年代是“63層”。“63層”成了廣州的新高度,又是一登高遠眺的最佳地點。可惜當年沒有在頂層安裝觀光梯,再偉大的人物也只能拾級而上,眺望羊城春夏秋冬的景色。向南是珠江,向北是白云山。右側是環市路深深的“車河”,左側是憋足了勁拔地而起的天河新城。

1998年,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關閉,1999年1月6日宣布破產“63層”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2001年6月20日,“63層”公開以20億元的評估價招徠買家,一度成為中國拍賣史上最昂貴的單個“標底”;2001年12月18日,廣東國際大廈實業有限公司100%投資權益及債權首次進行公開拍賣,以16億元起拍,但因無人應價而流拍。2002年1月30日,廣東國際大廈實業有限公司100%投資權益及債權再次進行公開拍賣,此次拍賣起價13億元,“削價”3億元,仍因無人應價流拍。2002年10月18日,廣東國際大廈實業有限公司100%投資權益及債權第三次進行拍賣,當日上午10點43分,以11.3億元拍出。2002年10月18日上午,一位神秘的湖南籍長發美女舉88號牌,將兩度流拍的“63層”以11.3億元拍走,這消息一時為人們津津樂道。

“63層”的歸屬現在已經不重要。“63層”像個聳立的無字紀念碑,記載一個時代的故事和傳奇,記載了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突圍的傳說和神話,記載了一個風風雨雨、雷鳴電閃的洗禮和敬畏。

在廣州環市路上,“63層”依然是最高的建筑。有一年,國家外匯管理局一位局長來訪,我說,信托公司是中國的化肥廠,氮肥是美元,磷肥是港幣,鉀肥是日元,農家肥就是人民幣。珠江三角洲又是全中國最肥美的草場。美國牧羊人、日本牧羊人、德國牧羊人、俄羅斯牧羊人、全世界各種膚色的牧羊人趕著羊來這里走場、放牧。帶著夢想、資金、野心、集裝箱在廣東這晴朗、四季如春的大草地上亮相。這里的土地太肥沃,栽上電線桿可結出紅蘋果,栽上水泥柱可長出五星級酒店,栽上投機者的苦膽,可長出投資家大笨象一樣多的財富。喧鬧、擁擠、無序。每個牧羊人瞪著賊亮的眼睛。利潤像趕不走的炎熱沾在人們的身上。如今,一場金融風暴過去了,又凝固在藍天上,夢凝固了,集裝箱凝固了,公司也凝固了,瘋長的草地和羊群也凝固了。

世界真安靜。

有佛爺的地方,必定有小鬼;有大佛酣睡的地方,必定有大鬼睜著眼睛。佛魔不二,一定也是人間的一條鐵律。

輸與贏

海明威曾寫過一篇《老人與海》的小說。一個老漁民和一條碩大的魚在大海的對峙、搏斗。我看到了大魚的頑強和掙扎,也看到了老漁民的執著和韌勁。

前不久,我在網上搜索到一條笑話,一螞蟻對一大象坦然地說,我有了,是你的。大象聽罷,無言以對。

一個叫李鋼林的先生,幾年前到加拿大,在埃德頓市附近的一個叫阿爾伯特的小城,碰到了一個定居在此地的美國老人,他叫約翰,1950年曾在朝鮮戰場上當過兵,約翰老人說,那年的冬天,北朝鮮風大、雪大,世界仿佛都被凍成砣。一天晚上,槍聲、炮聲響起,我們的火力很猛,我們有坦克、大炮,我們用卡賓槍、機關槍和大炮向他們射擊,他們一個一個像原木一樣地倒下,可他們總是不斷地又有人沖向前、沖過河;然后,他們一個一個地又像原木一樣地倒下,然后他們又不斷地有人沖向前、沖過河;炮火中,他們的士兵仍然在沖鋒。我們的火力很強,但無法阻止他們,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不斷地涌過河,沖上岸,撲向我們。小河里,河岸上,躺滿了一片一片的尸體,那些尸體像滿地的原木一樣橫七豎八著,是僵硬的……

那天晚上,我被那個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的場面驚呆了,被那些不畏死亡的士兵的靈魂震撼了,這,太可怕了。我一直不明白,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一種不畏死亡的精神?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一群勇敢的靈魂?你們的軍隊究竟憑什么呢?

很多特殊的時刻,人生會變成一種守望的人生,那是在對過去時光的眷戀,在對一份職業的韌性,有對一種事物的無奈。總之,謎底就要掀開,底牌就要亮出。人成了精品與廢品,其實只是一個平面,只是180。的角度,只是一個南風和北風的風向問題。

在永恒的時間面前,人是最脆弱的,公司是短暫的,百年老店那是一種奢侈,一種夢想。高與低,大與小,長與遠,那都是瞬間,都是一剎,都是上帝眨眨眼的功夫。

三十三年以前

33年前,林彪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震驚世界。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三叉戟”256號飛機墜毀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省省會溫都爾汗時,他的身份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在1969年4月28日的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選出的中央委員會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是林彪,政治局常委除毛和林外,還有陳伯達、周恩來、康生。在1956年9月28日召開的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中央委員會的主席是毛澤東,副主席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總書記是鄧小平。在1973年8月30日召開的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中央委員會的主席仍然是毛澤東,副主席是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

毛澤東是大政治家,也是大哲學家。他在1966年7月8日給他的夫人江青寫了一封自稱是黑話的信,他寫道:“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過七八年又來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來。我的朋友的講話(指林彪《五一八講話》),中央催著要發,我準備同意發下去,他是專講政變問題的。這個問題,像他這樣講法過去還沒有過,他的一些提法,我總感覺不安。我歷來不相信,我那幾本小書,有那樣大的神通。我是被他逼上梁山的,看來不同意他們不行了。在重大問題上違心地同意別人,在我一生還是第一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總覺得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我就變成了這樣的大王了。在我身上有些虎氣,是為主,也有些猴氣,是為次。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這兩句正是指我。人貴有自知之明。”

也許是天機暗合,也許是玄機深藏,總之,從1966年8月1日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就改組和調整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就一路飄紅,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如果掰著指頭數一數,林彪從上到下,也就5年。沒有逃出毛澤東的每過七、八年又來一次的大規律學的讖言。爬得高,摔得狠。民間俗語也順勢打了一個響指。

33年前林彪的飛機墜毀給那一茬的中國人心理上的沖撞留下了荒誕、陌生、復雜、迷茫、強撼、沉重的感覺。

林彪出逃,機毀人亡。歷史雖有說法,但“9·13”事件依然是一個大謎。

人類一直在追求速度,對速度的留意觀察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資料,也包括詩人、詞人的感覺和記錄。

茫茫大草原,路途多遙遠,這是一個馬車夫的內心速度;山舞銀蛇,原馳臘像,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是毛澤東第一次乘蘇式小飛機的感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古代大詩人駕輕舟過長江順流而下的船與馬,船與轎子的悠然對比。

遼闊的草原,無垠的沙海,茫茫的戈壁,淼淼的水域,這些感覺大都是乘船、騎馬、坐轎、步行獲得的印象。

1998年,我從呼和浩特乘小飛機到了一趟烏蘭巴托。乘機前,呼和浩特的朋友說,乘坐蒙古航空公司的飛機,一是羊膻味大;二是蒙古空中小姐特漂亮;三是碰上駕駛員喝多了,一個醉鬼開著一架搖搖晃晃的飛機,就像騎在一個大白鳥上,那感覺美極了。在蒙古草原上如果恰好碰到在游牧的羊群、馬群,他們會做超低空俯沖,飛機像一只大鷹把羊群驅跑如飛。我聽后,先是鼻子收縮,再是眼睛放光,然后是心提到嗓子眼。上了飛機后,飛行一小時后,我發現內蒙古人真幽默,講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后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的許多事,他那么一說,你那么一聽,千萬別當真。

從高空看草原,看戈壁,看大漠,看森林,看大海,其實都是一掠而過,向東,向西,向北,向南,都是一樣,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色塊的大小和顏色的深淺。

1971年9月13日凌晨,在那個草黃羊肥的蒙古高原最美的季節,林彪9人同乘一架飛機飛離黑漆漆的大地,除了天上散散疏疏的星光,我相信他們什么也看不到。內心的焦慮和急躁,我相信今天無人知曉,飛行的速度對林彪而言,是快還是慢,我相信今天也無從知曉。飛機是被導彈打的,還是燃油不夠墜毀,是由于搏斗失控,還是技術操作不當擦地起火,我相信,也是一個謎。

我搜集到了幾個材料,照錄如下。也算是一種對不解之謎的結尾。

1、2004年5月10日,深圳新聞網報道:1980年11月15日,鄧小平在接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總編輯厄爾·費爾時,曾正面回答了費爾關于那架“三叉戟”飛機失事的原因。鄧小平說:“據我個人判斷,飛行員是個好人。因為有同樣一架飛機帶了大量黨和國家機密材料準備飛到蘇聯去,飛行員發現問題后,經過搏斗,飛機被迫降,但這個飛行員被打死了。”有關鄧小平這段重要講話的報道,刊登在1980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報》上。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潘景寅的愛人踏上了為夫正名的艱難上訪之路。她的上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經國務院信訪辦與潘景寅生前所在的專機師協商,由專機師支取500元錢給潘景寅家屬,為孩子看病;同時,專機師就機組4名死者的問題,向上級部門請示處理辦法。

潘景寅的愛人經過一年多的奔波,終于在1982年初得到了由總政治部簽發的“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其內容如下:“潘景寅同志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溫都爾汗隨飛機墜毀死亡,特向各位親屬表示親切的慰問。望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而努力奮斗。”

2、《毛澤東傳(1949-1976)》一書中寫到:九月十四日下午,已經連續工作兩晝夜的周恩來從中國駐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發來的特急報告中,確知正是林彪等人乘坐的“三叉戟”飛機已在蒙古溫都爾汗墜毀。他立刻要汪東興向轉移到人民大會堂的毛澤東報告這一情況。據汪東興回憶:“當時,我們都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開會,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王良恩接的報告。周總理看到報告后,在會場上對我說:‘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你是不是馬上去報告毛主席。’我說:‘我馬上就去報告毛主席。’當時,毛主席就住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我跑了一段路到北京廳,把這個消息報告了毛主席。

毛主席想了一下,問我:‘這個消息可靠不可靠?為什么(飛機)一定要在空地上墜下來?是不是沒有油了?還是把飛機場看錯了?’我對毛主席說:‘飛機到底是什么情況,現在還不清楚,(駐蒙古)大使準備去實地勘察。目前還不知道飛機是什么原因墜落下來的。’

毛主席又問我:‘飛機上有沒有活的人?’

我對毛主席說:‘這些情況都不清楚,還要待報。’”幾天后,根據中國駐蒙古使館人員前往墜機現場查看的報告和有關專家的分析論證,終于揭開了林彪飛機墜毀之“謎”:當“三又戟”飛機飛臨溫都爾汗上空時,因油料不足,機上又沒有領航員和報務員,不得不就地迫降。迫降時因機身擦地起火爆炸,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3、《我的戰斗生涯》一書作者王海披露:9月13日凌晨256號“三叉戟”飛機實際上發生了什么情況呢?我們根據大量證據認定:飛機是有操縱地進行野外降落(也就是迫降)沒有成功,造成破碎燒毀的。作出這種判斷的主要依據有這樣幾點:其一,失事發生的場地是經過有意選擇的。在溫都爾汗附近這片戈壁灘上,這塊地點地勢是比較平坦的,飛機著陸的方向也刻意進行了選擇,這些情況不可能完全是偶然的。其二,飛行員實施了野外迫降動作。他在飛機接地前主動打開了前開縫翼,這是著陸前必須進行的動作,前開縫翼只有人工操縱才有可能打開。其三,起落架輪轂完整,沒有撞擊和磨損的破壞痕跡,主輪胎良好,仍有氣壓,這說明在迫降時飛行員沒有放下起落架。其四,飛機是在有操縱的情況下尾部先接地的。這一切都表明,256號飛機當時是在飛行員有效控制之下,而且是主動作出了使飛機迫降的選擇。

根據各種情況判斷,256號飛機當時之所以沒有成功地實施迫降,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飛行員著陸動作不確切,沒有做全,著陸速度過大,而減速板卻未打開;其二,“三叉戟”是下單翼飛機,它的機翼、機腹部有油箱,在高速接地時,極易造成油箱破裂、機翼折斷,引起燃燒爆炸;其三,當時飛機倉促起飛,機上沒有副駕駛和領航員,飛機迫降時正是夜間,又處在完全陌生的區域,一個飛行員難以應付種種特殊情況。

世界上真正的大英雄都是無名英雄,世界上真正的千古謎都是越猜越多,越猜越復雜的謎。

世界真精彩,時光最無情。

2002年,我獨自去了一趟延安,在黃土高坡上,我第一次看到延安的寶塔山,讓我十分震驚的不是熟悉的具有革命象征意義的寶塔山,而是刻在寶塔的塔檐上的四個字:鳥瞰紅塵。這是一種超脫,一種大度,一種局外的感覺。

歷史就是歷史,不因你喜歡,它就像印鈔機大量地印刷,也不因你厭惡,它就像夜幕中的流星轉瞬即逝。

我想,事情過去33年了,許多事情的真相也大白于天下,從搜集歷史的碎片的角度,作一真實的記錄,總比寫那些歌星的緋聞、政客的無恥、商人的逐利的故事更具新聞和史料價值。

秩序

春天是放肆的季節,各種顏色的花,紅一團,粉一團,紫一簇,藍一簇,漫天遍野,無拘無束。

未綻放的花骨朵,像一個個啜夠母乳的嬰兒,紅撲撲,粉撲撲的小臉一片安詳。

春天,說來就來,沒有音訊,像烈火干柴,一燒就燒個紅霞滿天,雨過天晴。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季節。冬季,你盼著春季,春季你又想著綠油油的夏季,夏季你又想象著一個老農民煙袋鍋上吊著煙袋子般沉甸甸的秋節。一季連著一季,季季又差不多,而銜接這季與季裂痕的則是人內心的欲望、想象,還有單相思和那只有自己才清楚的雜亂無章,一束陽光,一縷月光的惆悵。

油菜花是黃黃的,在湖南;杏花是白的,在山西;柳葉是綠的,在甘肅。春風是手,萬物是顏料,一綻放就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畫家能調出多少顏色,詩人能有多少想象。人窮盡一生,能記錄,能傳達,能描繪的能有幾葉幾枝?有限,有時,有會。

有一則笑話講:兩艘戰艦在陰沉的天氣中航行,□望員忽然報告:“右舷有燈光。”船長詢問光線是逼近或是遠離。□望員答:“逼近。”這表示雙方會相撞。船長下令:“告訴他,我們正迎面駛來,建議他轉向二十度。”對方答:“建議貴船轉向二十度。”船長下令:“告訴他,我是船長,這里是戰艦,轉向二十度。”對方的信號傳來:“這里是燈塔。”船長的船改了道。

文化傳統就是燈塔,你可以橫沖直撞,你也可以肆無忌憚,也可以目空一切。但明白的人,還是懂得,該改道就改道。人還是要尊重規律,尊重傳統,不能為所欲為。

秩序是一種先后,是一種約束,是一條河床,又是一塊植物圈。有人曾鮮明地用囚犯和士兵做過一個對比。囚犯是一種正常社會秩序中最反秩序的人,一切社會法律、公眾道德都會被他們放蕩不羈的行為顛覆、扯裂,一旦他們被繩之以法,關進監獄,就會成為最有秩序的人,但僅限于高墻電網之中。而軍人在和平年代則是最有秩序的一個群體,幾點起床,幾點練操,幾點吃飯,軍容、軍紀、軍貌無不整齊劃一,古今中外,那都是一種等級、紀律、有序的完美象征。可是軍人一旦投入戰爭,就會變成一個最無序的原子核,把有序的場景、社會完全變成一種無序的狀態。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想從有序到無序,再把無序變成有序,恰是一個地道的輪回。

我曾看過一幅工整絕妙的對聯:一石秈稻,磨、舂、篩、簸,只剩下四斗七八升凈米;百合芝麻,炒、蒸、碾、榨,才得到三斤五六兩清油。講的是“秈稻做米”和“芝麻打油”的生產過程,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幾十年,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人能釀出幾壺好酒,能種下多大一片杏林,能留下多少故事。

一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記錄,一個人是一段歷史的濃縮。

美麗的女人淺薄,丑陋的女人深刻。上帝真公平。給漂亮的臉蛋,就不給你深刻的大腦。才女大多是丑女。這也是一種生態平衡。

一代人代表一種符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符號,每一代人都能干出荒唐的事。認識有局限,管理有局限。

不承認美的社會有問題,把美放大到一種病態、夸張、走形的社會也一定有問題。就像有毛病的人,不承認自己有毛病,有問題的社會也絕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一代否定一代,恐怕就是下一代拋棄了上一代遺留下來的毛病,正視了上一代遺傳下的缺陷,社會才有了一點點進步。

有些名著,不拍成電影,不拍成電視,還可留下想象的空間,一旦拍成電影、電視劇,人物就有了可觀可視的樣板,想象的空間就大大萎縮,這也是現代人在享受現代成果后的一大悲哀。

中國有高人,陳嘉庚是一個,他閱人無數,經事無數,幾個朝代都經歷過,他知道哪是同,哪是異。翻江倒海的社會,練就了他一雙慧眼,劍膽。可惜啊,陳老的提議,當時有人聽上一耳朵,從國家的角度算帳,我們又少虧多少。高位的人不一定是最智慧的人、最聰明的人,人都有盲區。前蘇聯占據了中國有70年歷史的黑瞎子島,現在總算還給中國了,這是一件大新聞,可是很多媒體沒報,不知什么原因。光盯著那些殺人放火,美女脫衣的新聞,是新聞界的悲哀。

有膽量,有骨氣,置財富于身外,置生死于度外,圣人,真人,偉人。

秋后算帳,事后諸葛亮,都是農耕社會的思維方式,節奏慢,看天吃飯,看人臉吃飯,是經驗,更是教訓。兼聽則明,古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時光的海水退潮后,礁石還是礁石,貝殼還是貝殼,海沙還是海沙。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聽大智慧的老人言,吃大虧就在身邊。一個去掉私心雜念的人,才是一個看得透,看得遠,看得清的人。中國這樣的人太少了,俗人高位的人多,高人高位的人少。

說真話吃虧,這在中國歷史上有血的教訓,所以,才有了鄧小平提出的實事求是。

誰都愿意看到真相,但大多數真相都是許多人謝世后,才披露真相,這已經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

趁著活口還在,應該有一批人進行搶救工作,這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后人負責。我們只有知道我們做錯了什么,才知道今后不該做錯什么。

文革中,我們制造了多少假典型,每造一次假,就有一批人高升。造假能產生利潤,能產生效益,成本低,效益高,哪有人不干。我們還是要牢記毛澤東那句話,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去。

中國人什么都好,不承認歷史不好。任何一件事特別是大事,都是一代代人干成的,不是哪一個人在哪一天干成的,就像病是積累的結果,事也是積累的成果,怎么中國就出了這么多沒羞沒臊沒臉皮的人。

人心不古,喜新厭舊是人性的本色,在道德上需要約束;尊老愛幼是人性的負擔,在法律上需要約束;拜祖敬宗是人性的尺度,在文化上需要約束。多一點約束吧,不然,官場、商場、學場上許多人不但找不著北,也找不著東,更找不著南。

云開霧散,林靜鳥鳴,是一種天籟狀態;地動山搖,泉水叮當,是一種地籟狀態;真人露相,假事脫形,是一種人籟狀態。

說真話,好;說實話,好;說了真話,沒人收拾你,更好;說了實話,沒人把你抓起來,是好上加好。你如果從那個年代走過,你就知道說真話跟把腦袋放在鍘刀上的感覺是一樣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時間拉長了,歷史淡化后,這話是真的;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在特定的時間環境下,特定的歷史氛圍中,這句話也是真的。中國人有智慧,中華民族有大智慧,在真真假假的洗涮中,總是越洗越白,越洗越亮。

有了解,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諒解。那一代人的執著、激情、頑強,是我們這一代人感到極為陌生的一代。他們是大氣和小氣溶為一體的人,他們是血與火,汗水和墨水分離的一代人。有激情的窩,才能下出激情的蛋,有理想的房,才能擺下理想的床。

那一代人的命運傳奇、荒唐,都噴涂了理想的色彩。可敬,可嘆,可歌,可哭。

七、八十年代人的命運是馬車道,車小,車少,人多,掉下去的最多摔個鼻青臉腫。五、六十年代人的命運是山道,彎多,坡陡,甩下去就一命嗚呼。九十年代是高速路、快速干線,跑得快的就快了,走得慢的就更慢了,連云山在那個年代能從一命嗚呼的絕地逢生,真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老子說: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人世間的事一旦由時間過濾后,一切都會真相大白。

現在看五十年前的事,荒唐,看四十年前的事,可笑,看三十年前的事,陌生,看二十年前的事,熟悉,看十年前的事,復雜,看現在的事,太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先機,就有商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政策是一碗飯,來料加工也是一碗飯,資源同樣是更大更滿的一碗飯。

理論是一回事,實際又是一回事,計劃不如變化快,中國沒有預言家。

世界上可重復的東西太多,但一個地區,一個城市可重復的不多,就像打牌下棋一樣,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多是輸者,而贏者只有微笑和寬容。

大和小,強和弱總是相對的。20年前,一提萬元戶能嚇人一跳,10年前,百萬富翁可以“牛B”半個世界。現在,億萬富翁,兜里的錢有一半是銀行的。先到先得,先干先有;后到后得,后干后有。先下手為強,這是小強、中強,后發制人,這是大強、超強。時間一濃縮就剩下一句話,出頭的椽子先爛。時間一稀釋,就剩下半句話,吹牛不上稅。

一窩蜂,一哄而上,把任何事情推向極端、死角,似乎成了中國人的一種思維定勢。缺乏獨立思考,更缺乏特立獨行。中國字里關于獨是有特定指向的。獨,就是一個,惟獨,惟有。寫獨關聯的詞有:獨立,獨唱,獨到,獨自,獨見,獨特,獨行,獨創。學者的浮躁、急功近利,和沉穩、甘做冷板凳相差太遠。

中國哪有那么多“家”,這個家,那個家,家都用濫了,用垮了,用廢了。沒羞沒臊沒臉皮,人現在臉皮比城墻還厚。好名詞用濫,用到惡心是中國一大特色,同志是指同性戀,小姐變成“雞”的代名詞,老板是暴發戶的另類解釋,你說這世界多好玩。

買賣就是兩畫之差。讓經濟學家一講,復雜透頂。學了加減成了老板,學了乘除變成高級打工仔。

——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是政客玩的活;把簡單問題復雜化是學者玩的活。我看行業的分工也就兩類,一類復雜,一類簡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亚洲无线观看|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在线看| 在线无码九区|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日韩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色综合中文| 国产精品va|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久久黄色小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女人网| 国产精品2|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一级不卡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网| 伊人91在线|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经典三级久久|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7在线免费|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亚洲三级网站|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网| 日本91视频|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动漫h|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系列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亚洲午夜片| 欧美精品影院|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亚洲综合|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久草视频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一线天|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日韩午夜片| 亚洲香蕉在线| 91在线视频福利| AV网站中文|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免费a级片|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青青青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