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走進的領事館是我們過去一年多采訪中最年輕的領事館——葡萄牙駐滬總領事館,她剛剛滿四個月。
若昂·卡布拉爾(Joao Maria Cabral)總領事在辦公室里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雖然卡布拉爾總領事看上去很年輕,不過他已經在葡萄牙外交部工作了25年了,是一位資深的外交官。他還具有葡萄牙的律師資格。在來滬工作以前,他曾在美國紐約、非洲和德國工作過。

首次開創總領館
2005年10月,拉著行李,拿著葡萄牙政府的任命,卡布拉爾總領事來到上海。這時候,上海還沒有葡萄牙總領事館。和其它一些領事館由于歷史原因關閉后再復館不同的是,葡萄牙過去在上海從來沒有設立過領事館。
他的工作就這么開始了,首先是拜會市政府的各級領導,與政府機構進行溝通,去各部門申辦和登記注冊。為了工作的順利和快速的進行,每項工作他都是親自去做。接著,他還要選址,決定辦公室的大小,和大樓物業管理公司談判租賃合約,設計領事館的格局,安排裝修,訂購家具,招聘人員等等。
卡布拉爾總領事驕傲地對我們說,“通過這些,這一年多來我學會了許多東西,了解了如何和中國人打交道。對我來說,這一切都非常具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他介紹說,比如挑選這個地址,他就跑了上海許多地方,首先拜訪了很多其它國家的領事館,聽取了他們的意見。然后他又在市中心、浦東和虹橋等地區看了許多辦公樓,最后還是選在現在這個位于威海路的市中心地帶的晶采世紀大廈。他朝窗外望了望對我們說,“這里我可以看到人民廣場,視野很寬闊。出門就可以到最繁華的淮海路或者南京路,都很方便。而且價格也比較合理。”
2006年9月7日領事館正式開館,葡萄牙政府官員和上海市副市長都參加了慶祝典禮。這是目前葡萄牙在中國設立的第二個總領事館,除了在北京的大使館外,另一個規模較大的領事館設在澳門。駐滬領事館目前管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江西省地區。
澳門回歸讓他記憶深刻
除了一手開創了葡萄牙駐滬總領館外,卡布拉爾總領事還有一段讓他非常難忘的經歷,這也是一件與中國密切相關的大事。他參加了1999年澳門回歸的交接談判工作。
回歸大典前的兩年半里,他和另外兩位葡萄牙官方代表一起在北京、澳門和葡萄牙之間飛來飛去,為回歸交接進行各種協調工作,并處理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務。他告訴我們,參加澳門回歸大典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他職業生涯和人生經歷中相當重要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階段。
澳門回歸后,另外兩位葡萄牙官方代表分別成為葡萄牙駐澳門的總領事和葡萄牙駐北京大使館的大使(現已離任),他被派往德國柏林擔任領事工作。但是,五年后,當得知有機會可能在上海開辦領事館,他就義不容辭地申請來到這里。
卡布拉爾總領事說,他知道到上海來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調動,和普通的領事交接不同的是,他需要從無到有地完全開辟一個嶄新的領事館。他當時就知道在他的面前困難重重,但他說,“我愿意接受挑戰!”
遍游上海每個角落
卡布拉爾總領事說他非常欣賞上海,這絕不是一句恭維話。他非常肯定地對我們說,“上海的每個角落我都去過了,真的,從高樓大廈到郊區的田間小道。”
他向我們介紹說,雖然在過去的一年里他一直從早忙到晚,但到了周末,他就會除去西裝革履,和太太一起換上休閑服,拿出上海地圖,隨便一指,只要指的那個地方沒去過,他們就開著車直奔那里。停下車,他們會徒步走上很久,觀賞周圍的一切。他說,“很美,我覺得這里的一切都很有味道。”他順手一指窗外,我們看到那是威海路旁的一片暗紅色的傳統上海石庫門屋頂,“你們看看,多么美妙。”
我們想可能絕大多數上海人都沒有他去過上海的角落多。想想有點慚愧,現代上海人總是希望外出旅游,越遠越好,杭州不夠要去西藏,西藏不過癮還要去國外。其實,不如先實實在在地從身邊的這個大都市開始了解。他還告訴我們:“我是這些總領事中很少幾位自己在上海開車的。”平時上班他有司機,但一到周末和放假,他就成了一位普通的百姓,自己駕著車到處閑逛,他想更多地了解上海人的生活。
我在學中文

領事館目前有兩大部門,領事事務和經濟部,共計10名員工。他們有的是從葡萄牙派來的,有的是在本地招聘的葡萄牙人,也有中國雇員。他們都會說葡萄牙語和英文,總領事笑著說:“除了我還在學習中文外,其他人都會講中文。哈,哈。”這使我們想起剛走進領事館時就看到一位葡萄牙職員在用中文打電話。
總領事告訴我們,在過去的一年里他實在太忙了,抽不出時間來系統地學習中文:“不過,我一直在努力學習。”我們看到他桌上放著幾本學漢語的書籍。
我們問他對學中文有沒有信心,他笑著說,“沒問題,這是我學的第七門語言,肯定沒問題!”總領事告訴我們他可以說葡萄牙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德語等。
當問到學中文的方法時,他想了想,很認真地用中文說道:“我有老師高。”我們知道他是說高老師,他很認真地糾正說:“對,高老師。”還補充說:“我有兩次課。”一周上兩次中文課,他還開始在桌上的雜志上辨認中文字給我們看,他說:“中文字太美了,你看看這個字,寫起來太漂亮了!”
蛋撻的故鄉
在聊天中,卡布拉爾總領事提到,除了中國人都知道的足球名將菲戈外,我們平時熟悉并愛吃的蛋撻也是典型的葡萄牙的代表。他還特別介紹了吃蛋撻的正宗吃法,蛋撻要和一種葡萄牙特產的波特酒(Port Wine)一起吃,波特酒是一種飯后甜酒。一般是吃一口蛋撻,酌一小口波特酒,會讓人回味無窮。雖然早就知道“葡式蛋撻”這一說,但的確不了解要和波特酒一起食用。卡布拉爾總領事說,可惜目前上海還沒有銷售波特酒的地方,但是,他的任務就是要向這里的人們介紹葡萄牙的特產,使上海人很快就能品嘗到波特酒。
總領事也特別邀請大家去葡萄牙觀光或做生意,那是一個非常美麗和充滿歷史文化古跡的國度。在那里你可以穿越時空,也可以同時享受現代的文明。他說,我們的國家不大,所以辦什么事情都很方便快捷。歡迎大家去葡萄牙看看!
(采訪過程中感謝葡萄牙駐上海總領事館的張頔女士的大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