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的專門人才,這種人才突出的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強。在諸多能力中,口語表達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技能。每一行業,每一領域,小到個人對話交流,大到商務談判,乃至國家民族形象的塑造,無不體現著口語表達能力的作用及意義。只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加強口語訓練的重要意義
1.加強口語訓練是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口頭語言。口頭語言成了人們彼此間交往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這是生存的需要。人又總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離群索居者,只能存在于文學作品中。人們每天要把大量的時間用于交際,因而口語的利用率是相當高的。特別是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商品經濟的信息交流傳遞,人們社會化交往的增多,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競爭意識日益激烈的今天,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一個木訥寡言之人,是難以適應這種社會大潮汐的。作為學生,低分不行,高分低能也不行。在最近幾年的國內人才市場上,就有許多因口語表達遲鈍的大學生被用人單位所淘汰,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教訓。
2.口語訓練是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現在的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廣泛而迅速地進行各種信息交流,是搞好社會化大生產的保證。新成果、新技術、新思想的交流,最有效的、方便而常用的傳遞方式,就是口語。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口語已經克服了時空的限制。口頭信息可以在頃刻間傳播到千萬里之外去,同時間可以傳送到許多人的耳中,也可以錄制成資料長期保存。現在的口語使用范圍,已經大大超出了過去的衣、食、住、行的范圍,已經進入了過去非得由書面語言才能完成的交際領域。口語在現代社會交際中地位的提高,給全社會提出了一個新的迫切的任務,那就是要盡快提高認識,加強口語訓練,提高整個民族的口語表達水平。
3.口語訓練有利于促進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口語表達在教學中特別容易觸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所表達出來的不僅是一連串的詞匯,還有語言的音色、強度、聲調、口吻、節奏以及說話時的表情等。這些口語因素對于感情的交流、思維的活躍起著積極的作用,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因此,平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培養,讓他們把話說得有中心,首尾完整,條理清晰,流暢通順,那么在此基礎上稍加整理、潤色,也就會自然成文了。故而,說話訓練也是寫作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對學生都能進行嚴格的說話訓練,那么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口語訓練的原則
高職語文課堂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主要陣地。在口語訓練中,要注重以下幾條原則:
1.堅持以練為主。進行口語訓練,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不宜過多,要力求精而實用。口語關鍵要注重練習,加強課內外的實際訓練,在實踐中培養能力。
2.要循序漸進。進行口語訓練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基本功訓練入手,然后再進行專題訓練。同時還要與文選、寫作課以及第二課堂活動密切配合,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以求全面發展和提高。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要求各級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要做到“按需施教”,學生做到“按需而學”,學習口語表達,練就一副好口才,是人才走向市場必須做好的準備。
三、口語訓練的方法
1.消除緊張心理,樹立堅定信念。我們的學生在眾多同學面前講話,常出現緊張、膽怯的心理現象,缺乏自信心。因此,口語訓練要求進行心理訓練,要訓練學生在人多眾廣之中能大膽從容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每節語文課的開始,我讓3-5人上臺口頭作文,每人講2-3分鐘,按學號輪換,一個月輪一次。開始可以拿稿,以后慢慢地進行脫稿訓練,這樣每人每學期就有四、五次機會,一學期練下來,上臺就不怕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也漸漸消除了緊張、羞怯的心理。
2.練說先練聽力。我們可以利用聽來培養語感,解決了語感問題,對學習語言會有很大幫助。善言者一定善聽,只說不聽,再好的口才也只能用來自言自語。善聽就是能聽懂別人談話的內容,聽明觀點、層次,聽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普通話是漢民族的共同語言,是全中國通行的口頭語言,掌握正確的發音、發聲技巧,經過學習能夠將普通話講得較為準確、流利,教師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字、詞、優美的文章讓學生讀,還可以專門做一些繞口令的訓練。
3.練思維。能說會道是因為能思會想,口語傳達的是人的思想,口才訓練同時要對思維進行訓練,要求思維有一定的敏捷度、清晰度、深度,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聯句成篇進行多層次的練習。可以練習口頭敘事、人物描述、狀物描繪、復述課文,還可以進行議論、抒情、說明等練習。課堂討論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設疑啟發,由學生獨立思考后,鼓勵他們大膽陳述自己的見解,學生在課堂上即興口述一個完整的意思,這里就包含了多種訓練的因素,從學生確定中心到選擇取舍材料,從結構安排到遣詞造句,都能得到鍛練,由于口頭作文時當眾述說,這又使學生在口頭表達時聲音、節奏、語氣、感情諸多方面得到鍛練。口頭作文的練習一般都是即興表述。教師出題以后,學生準備時間短,還沒有充分的熟思過程,這樣學生就必須做到反應要快,從而鍛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如果持之以恒,就能夠使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條理周密化。
4.練態勢。口語傳播不是單純的有聲語言傳播,它常伴有態勢語言傳播。通過訓練,要求學生態勢自然得體,真正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
5.練誦讀。誦讀是口語表達的基礎訓練。它既能獲取信息,又能傳播信息,首先要求弄懂原文主旨,理解作者情感,朗讀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把字音讀錯,語流通暢,字音清晰,聲音洪亮,停頓正確,高低得體,重音突出。朗誦要求脫稿,感情表達得體,態勢大方,能運用一定的聲音技巧,做到聲情并茂,富有美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穿插朗讀或者進行一些朗讀比賽。
6.練演講。無論是專題演講還是即興演講,都要面對聽眾發表自己的意見,演講要以講為主,輔之以一定的演。要求克服朗誦腔、讀稿件的弊端。演講內容要求觀點鮮明、材料典型、結構清楚,注意做到與聽眾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相互認同,注意演講者的聲音、語言形象、表演時空構成上的綜合展現。
7.練交談。交談是口語表達中最富特色的表達方式,交談雙方互為傳播的主、客體,互為溝通,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需要,有計劃地進行介紹、應答和反詰、勸慰和調解、答辯和反駁,傾聽和交談、應聘和面試等練習。交談要主題鮮明,條理清楚,談話簡明扼要,把握對方心理,氣氛要融洽,要從容不迫,不卑不亢。
8.練論辯。論辯是口語表達的最高形式,論辯雙方就同一話題針鋒相對地同時立論和駁論,從而明辨是非、曲直、利弊。要求雙方運用準確的語言、嚴密的邏輯闡明事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進行有關社會、人生、道德、理想等方面的辯論。
四、拓寬實踐領域,提高口語表達水平
除了課上的語文教學,還有些訓練學生口語的方法要利用課余時間。比如進行讀書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利用電影、電視進行說話訓練等,讓“時代的活水”流進學生的心田,把某些學生從言情小說、武俠傳奇小說和網上聊天中拉回來。語文教學中,采取這些課內外結合有效的訓練口語的方法,使學生在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中都有一個開口講話的機會,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
21世紀對人們口語表達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機對話、社會交際、信息傳遞都要求人們說話簡潔明白、連貫得體。“馬上相逢‘棄’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成為現實,所以將口語訓練引入高職課堂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學生要想說得好,必須多讀書,多積累,多與人交流;在閱讀中豐富,在積累中長進,在交流中學習。而且,說得好,寫作也不會差,說得快,寫作也慢不了。這樣一來,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就得到了綜合訓練,素質會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許倫柱、王承忠.消除口語訓練中的緊張反應[J].語文建設,1995,(12).
(李 寧,湖北襄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