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這首詩,家喻戶曉,二三年級的小學生也會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為什么生“紫煙”?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問過上初中的兒子,我一提起《望廬山瀑布》,他得意揚揚,有聲有色地背誦起來。當我再進一步追問,為什么生紫煙,不說生青煙、黑煙或白煙呢?他啞然失聲,說:“不知道,老師沒講過。”
我帶著這個問題,請教過幾位語文老師,也上網查詢過,說法不一,多數人解讀為:“山上水汽在陽光下,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紫色煙霧。”對這種解釋,我不敢認同,仍然在“惑”。
近日細讀姚淦銘教授著的《老子與百姓生活》一書,其中有一節“老子出關”,讀后,對“紫煙”的淵源有所啟發,在腦海里產生了一種新的想法。“老子出關”說的是,周王朝的衰敗,老子無望,決定出走,要到秦國去,路經函谷關。鎮關的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能觀天象,會看云氣。一天尹喜在城關上瞭望,觀得有一團紫氣從東方飄然而至,認為定會有圣人經過這里。不多時,只見風度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我們對一團紫氣飄來,以及紫氣的飄來會有圣人到的說法不得其解。但“紫氣東來”經后人的傳說、演繹,則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的象征。皇家林園頤和園就有一門上懸掛“紫氣東來”的匾牌,以示吉祥。百姓之家每逢春節或喜慶的日子,總是把“紫氣東來”貼在門上,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征。由此聯想到廬山瀑布的“紫煙”與“紫氣東來”有關聯。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李白在廬山隱居時寫的,他悠然自得,用贊美廬山瀑布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古代文人,尤以李白這樣的文壇巨匠,對用字遣詞是很有講究的,功底深、造詣高。在《望廬山瀑布》這首詩里,李白引用紫氣東來的“紫”字其意深奧,以“紫煙”描繪瀑布的云霧繚繞、雄偉壯麗景觀,其內容也是一種吉祥。
生活的實踐告訴我們,水汽在陽光下,無論如何折射,也不會生出紫色煙霧的。假如“紫煙”解讀為:水汽繚繞如煙,紫色表示吉祥,這種解釋會讓人容易理解、信服。
參考文獻:
[1]姚淦銘.老子與百姓生活[M].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于成華 張春蕾,山東省德州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