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山:現任上海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員。長期從事商業經濟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工作。現擔任上海商界同仁協會會長、上海服務經濟研究會會長、《上海商業》雜志總編輯等社會職務。2004 年被列為上海連鎖業特殊貢獻人物獲特別貢獻獎; 2005 年獲上海職業教育杰出校長表彰金獎;2006年獲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稱號。其領銜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試點探索與創新”獲 2004 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 2005 年度教育部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育成果二等獎。同時為上海高校本科 “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建設項目負責人。
上海高等學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設(以下簡稱為教育高地建設)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全面貫徹落實“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決策和上海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加強上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的重大舉措。教育高地建設目的是將上海高校的一批專業建設成為上海乃至全國人才培養重要基地和高校教學研究與師資培訓中心,成為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本科教育高地,為上海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上海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是其中具有特色的一個項目。為使讀者更全面了解它的建設情況,本刊特約記者近日采訪了上海商學院院長、上海高校本科 “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建設項目負責人方名山研究員。
記者(以下簡稱“記”):教育高地建設的目標與內容是什么?
方名山(以下簡稱“方”):教育高地建設的目標是:通過建設使教育高地建設的總體教學水平和教學條件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在某些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教育高地建設基本內容包括師資隊伍、專業建設、教學條件、教學管理和教學效果五個方面。
記:教育高地建設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重點學科的另外一種形式嗎?
方:不完全是。它們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目標不同。重點學科強調的是科研水平的先進性,而教育高地建設強調的是教學水平的先進性。
學科領域不同。重點學科涵蓋理工、農、醫、文、法、商等所有學科,而教育高地建設僅限于與現代服務業相關的專業領域。
實施院校層次不同。重點學科主要由重點院校承擔建設;而教育高地建設主要由一般院校承擔建設。
實施地區不同。重點學科分國家級、省市級和院校級,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建設;而教育高地建設是上海市教委實施的地方性項目。
記:教育高地建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方:教育高地建設的基本原則包括:
改革創新原則。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教育模式創新、管理機制創新和特色內涵建設為重點,以社會滿意度、國內外先進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整合全校的綜合優勢,創造性地做好教育高地建設工作。
科學發展原則。將教學與科研結合、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人文科學與科學技術結合、學校與社會結合貫穿于教育高地建設的始終。
“質量第一”原則。切實加強教學質量管理,深化教學管理改革,優化教學過程控制機制,率先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開放合作原則。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和校際合作教育,雙方相互滲透,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調發展。加強與國際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引進和吸收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為我所用。
記:教育高地建設經費來源和項目資助經費主要使用范圍有哪些規定?
方:教育高地建設經費主要來源是上海市地方財政教育事業專項資金和立項高校的配套資金。
項目資助經費的主要開支范圍:
師資隊伍建設:重點是學科(專業)帶頭人和學科梯隊建設以及骨干教師引進與培訓。
教學條件建設:重點是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圖書資料購置,教材建設,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
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是用于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記:具體到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它的建設總目標及預期成果是什么?
方: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項目建設總目標是通過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和實踐教學的研究、開發和改進,利用2-5年時間為上海現代服務業培養出新一代高層次連鎖經營應用型人才,使本專業成為全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領頭羊,使上海市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的總體教育水平和教學條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預期成果包括:
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思維活躍的教師隊伍。
形成一套適應上海經濟發展應用型強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本科教學模式。
重點建設2-3門核心課程,使之成為精品課程。
更新改造連鎖經營管理實驗室,形成一套涵蓋連鎖經營管理主要運作環節的系列實驗。
開發連鎖經營管理主要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包,包括教學設計、電子教案、實驗指導書、試題庫等。
出版一套(4-6本)本科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并對現已出版的教材進行修訂再版。
建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數據庫、案例數據庫和資料庫。
開發4-5個連鎖經營管理新的實習基地。
開發特許經營及醫療連鎖、工商連鎖等連鎖業種的本科專業,開拓連鎖經營管理應用新領域。
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力爭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建立就業反饋信息體系,使本專業成為優秀畢業生競相報考的熱門專業。
記: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目前建設進展情況如何?
方: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以“連鎖經營管理”和“電子商務”兩個專業群為依托,整合我院相關優質資源,按照市教委要求,經過2年建設,已順利通過一期評估驗收,基本完成預期的目標。主要成果有:
(一)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了一支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擁有三名學科帶頭人(除我以外,還有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等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子商務專家、我校教授宋文官;我國知名零售專家、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我校教授顧國建),并配備了學科梯隊成員。
出國考察美國和英國相關院校和專業建設情況。
積極選派多位教師參與國內外高層次學術交流。
引進兩名博士和一名留學歸來碩士。同時鼓勵在職教師讀研和讀博,努力提升每位教師的學歷層次。
確定每位教師研究方向。
近2年來,本項目教師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共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31篇,其中3篇收錄SCI,6篇收錄ISTP。
(二)課程建設
建立全國第一個“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的主體框架。
2005年,重點建設了“連鎖經營原理”和“電子商務概論”2門重點課程(包括教學設計、電子教案、實驗指導書、試題庫、網絡課程等);“管理學”、“數據庫原理”2門培育課程;“微觀經濟學”、“商務談判”2門一般課程。
2006年,重點建設了《店鋪開發規劃》、《連鎖企業商品管理》、《連鎖企業信息管理》和《物流與配送管理》4門重點課程,初步完成本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
(三)教材建設
《電子商務概論》作為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已正式出版。
《連鎖經營原理》、《店鋪開發規劃》、《商務網站規劃設計與管理》及《連鎖企業商品管理》、《物流學概論》、《管理學》和《數據庫原理和技術》七種本科講義已定稿完成。
修訂出版了《店鋪規劃設計》等七本教材。
(四)實驗實習條件建設
2005年,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建成連鎖物流、數據庫、電子商務等3個實驗室、2個計算機機房和1個流通現代化實驗研究中心。
2006年,又追加100萬元,改建和擴建“流通現代化實驗室”,購置一套“經營決策模擬軟件”。
新建了上海商業經濟研究中心、買賣樂網上購物商店等校外實習基地。
(五)教學管理
制定了一系列保證日常教學秩序和水平的教學文件和管理文件,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建立一套適應教學需要的質量控制制度,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
兩年來,開發完成教學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題庫管理系統(一期),初步建立一整套專業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了教學管理效率。
(六)經費使用
市教委近兩年共撥給190萬元,本校配套資金227萬元,共417萬元。
記: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建設項目有哪些特色?
方:“務實創新、彰顯特色”是我校連鎖經營管理教育高地項目的基本定位。經過兩年建設,已初步形成以下特色:
起點高。我校在連鎖經營專業領域已積累大量的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1門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兩年來出版13本專業教材,其中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一、二、三等獎各1本,專業教學改革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本項目將在這些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基礎上,整合全校綜合優勢,形成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的新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性強。本項目立足上海商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上海現代服務業培養高層次連鎖經營管理應用型人才。整個項目將著眼流通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新態勢,著重從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三個方面探索新環境下連鎖經營管理本科教育的新規律、新模式。
可拓展性寬。本項目將從戰略高度認識建設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教育高地的意義,發揮這一高地的戰略性輻射影響,拓展特許經營及醫藥連鎖、餐飲連鎖、工商連鎖等連鎖業種的新興本科專業群。同時,這一教育高地還將指導全國高職高專層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建設,加強與企業和勞動部門的合作,從全社會角度普及連鎖經營管理教育。
(本刊特約記者:胡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