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加工二法
為獲得優質苜蓿干草,提高干草的利用率,下面介紹苜蓿的加工利用二法。
1.苜蓿的青貯。在良好氣候條件下,刈割苜蓿后的1~2天含水量達70%時,可進行高水分青貯(鮮草青貯)。對于良好的青料,可再多干燥2~3天,使水分達60%~65%時青貯(調萎青貯)。當水分下降到40%~55%時,可進行低水青貯(半干青貯)。青貯可降低養分損失。由于減少了干燥時間,葉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減少了營養的田間損失。半干青貯或調萎青貯比鮮苜蓿青貯能提高品質,減少貯存的養分損失。苜蓿含蛋白質高,發酵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青貯時添加谷類或糖蜜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貯料,能夠改善發酵過程,提高青貯質量。對奶牛來說,有效利用苜蓿的辦法是將苜蓿與玉米青貯相結合。
2.苜蓿脫水技術。在機械化收割過程中,苜蓿收割機械帶有碾壓、卷曲或破碎莖稈裝置,常將收割草莖壓扁和鋪成條堆作業一次完成。這樣可使干燥時間縮短1/2。很多苜蓿產品企業正在研究用化學干燥劑來縮短干燥時間。因植物活體莖葉表面膜質層阻礙水分的散失,用碳酸鉀等化學干燥劑噴灑田間生長的苜蓿,然后刈割,能加速干燥速度,縮短田間干燥時間。現代化苜蓿草產品生產過程,是將田間新鮮的苜蓿刈割后直接進行脫水加工。使用自走式收割機,把刈割下來的苜蓿送入自卸料斗,然后在300~1000℃溫度的烘干機中快速干燥。烘干機使葉子盡快通過,較重而潮濕的莖顆粒能在熱區中滯留較長時間。苜蓿脫水后應即用錘式粉碎機粉碎,然后制粒。為防止胡蘿卜素、葉黃素和維生素E的氨化損失,可在含有惰性氣體的貯藏設備中保存。(遼寧 梁巍)
耕牛壯膘土驗方
(1)紅棗、紅糖各500克,當歸100克,煮水服,每日一次,連喂7天。
(2)糯米4~6公斤,煮熟后加紅糖500克,拌勻喂服。
(3)白蘿卜10~20公斤,當歸60克,豬骨頭500克,煮湯喂服。
(4)鮮何首烏藤、鮮血風藤各30克,雞蛋2個,加食鹽50~100克,煮熟喂服。
(5)鮮韭菜1公斤,豬油250克,食鹽10克,大火炒熟喂,每日一次,連喂1周。
(6)苦參100~200克,生姜50克,加食鹽10克,煎水內服。(湖北 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