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留和培育好新母豬,應做到六注意:
(一)地方良種豬大都表現產崽數多,母性強,耐粗飼,對當地自然環境條件有較強的適應性,可選留,或者選留本地母豬與瘦肉型公豬雜交的一代母豬。配種選用優良瘦肉型種公豬。
(二)選留母豬時,應設法了解其父母代及其直系親緣關系的生產性能,從飼料利用率高、增重快、肉質好、屠宰率高、母性好、產崽數多、泌乳力強、仔豬生長發育快、斷奶重量大的優良公、母豬的后代中挑選母豬,作為預選對象。
(三)選留母豬的外表要求是:身軀寬大,背腰平直,后軀寬而發達,四肢結實而稍長,身體各部分發育勻稱,皮毛細致,不肥不瘦的膘情,有效乳頭6對以上,各乳頭之間有一定的間隔,并且排列整齊,沒有副乳頭或發育不良的乳頭。
(四)在選留好優良公、母豬后代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在仔豬哺乳期重點培育2~3頭仔豬,把預選母豬的對象固定在母豬前面2~4對乳汁最好的乳頭上吃奶,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嚴防在仔豬階段下痢。從哺乳期開始直到斷奶時,應多次挑選,把外形上有嚴重缺陷、患有疾病和生長發育緩慢的子以淘汰。
(五)新留母豬斷奶后,應逐漸以良好的青粗飼料為主飼料。用青粗飼料喂后備母豬,可以鍛煉其胃腸功能,到成年后能適應繁殖力強、泌乳力高的需要。豆科牧草含有雌性激素,能提高母豬的繁殖力。飼喂后備母豬的青粗飼料,以豆科牧草為佳。為保證營養全面,還應適當搭配糖麩類飼料,補一定的油餅、魚粉等蛋白飼料。
(六)在管理上,新留母豬的圈內應設有運動場,也可以結合圈舍內放牧進行運動,以增強母豬的新陳代謝機能。應保證豬舍清潔干燥,并定期消毒,勤換、勤曬墊草。同時應注意豬體皮膚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驅蟲和預防注射。要使新留母豬養成定時吃、定時睡、定點排糞尿等良好習性。(遼寧 惠恩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