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里拉菲水牛
尼里拉菲水牛屬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種。主產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印度旁遮普州也有分布。成年公、母牛體重分別為900和700公斤左右,平均一個泌乳期泌乳量為1800~2000公斤,最高日產13.4公斤,乳脂率7%以上。屠宰率50%~55%,凈肉率41.3%。我國從巴基斯坦引進,用以改良中國水牛,效果顯著,現廣泛分布于華南、西南、華中、華東的許多地方。
2.三品種雜交水牛
三品種雜交水牛是我國經過47年努力,培育出的優良乳肉兼用水牛,產奶量平均可達2200公斤,達到世界同類水牛的先進水平,并具有耗精飼料少、產出動物蛋白多、成本低、回報率高的優點。

中國水牛屬沼澤型水牛,長期以來主要作為役用,乳肉生產性能低。1957年和1974年,我國分別從國外引進乳用河流型摩拉、尼里拉菲水牛,并與本地水牛進行了科學改良。2002年,在水牛胚胎生物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一套重復性好、技術成熟的水牛胚胎體外生產和胚胎移植技術體系,創造了22頭的目前國際上最大的試管水牛群,并產生了世界首例完全體外化冷凍胚胎移植試管水牛、世界第一例試管水牛雙犢等多個世界紀錄,從而加快了水牛的改良和生產。用摩拉、尼里拉菲水牛改良后的雜交水牛,其雜交后代除保持了母本的優良特性外,乳、肉生產性能成倍提高,雜交二代水牛泌乳期年均產奶量為2233公斤,優秀個體305天可達3500~3800公斤,最高日產17.5公斤。其奶干物質含量達16.5%~22%,乳脂率達6.6%~11%,乳汁濃厚,色白,奶香撲鼻,膽固醇低,維生素、微量元素超過荷斯坦奶牛1~2倍。經適度育肥的18~24月齡的青年公牛屠宰率為52.4%,凈肉率42.2%(圖6)。(中國農科院水牛研究所 楊炳壯 黃右軍 郵編: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