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豈能盡遂人愿,但愿無愧我心。”無愧于心是一種處事的原則,是一種道德修養,更是養生所必需。
不同的人對自己所作所為有著不同的評論和看法,這是十分自然的事,不必太在意。但有些人卻因此而非常煩惱,這完全沒有必要,只要“無愧于心”,讓別人去說吧!
“無愧于心”還要做到不做虧心事。當一個人做了虧心事之后,便會陷入各種不良的情緒之中,緊張、恐懼、自卑、沮喪,甚至造成神經系統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人體功能失常,進而發生多種疾病。同時,做虧心事常留下藥物難以治愈的“心病”,使之心神顛倒,失去了人格尊嚴,有人會因此而痛苦一生。
因此,“無愧于心”是消除心理障礙。寬松處世,保持心平氣和的有效措施。為了人世間的美好和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都應該無愧于心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