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一位調度,非常虛心好學,為了不斷地進步,三十好幾了也不結婚,把積蓄全用在了就讀各種培訓班上。
有一次,大冬天凌晨五點,他把睡得正香的司機、速遞員叫起來,讓他們馬上出車。司機速遞員火速趕到取貨單位,只見大門緊閉,門衛借著燈光很不耐煩地仔細看了看工作單,原來取貨時間是下午五點。這位調度遭司機、速遞員指責的慘景就可想而知了。
類似這樣的事常常發生,領導幫助他時,他總是使勁拍打自己的腦袋,痛罵自己,發誓改!改!改!半年過去了,大家仍沒有看到他提高進步的跡象。于是戲稱他:“勤勤懇懇犯錯誤,踏踏實實不改正。”
人們常說:虛心使人進步,學習使人進步。為什么這位調度既虛心又好學可就是不進步呢?
人們為什么要虛心?那是為了聽取別人好的意見。人們為什么要好學?那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好!問題就出在這里。
聽取意見和豐富知識在“虛心使人進步”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的,它從中間這么一插,“使人進步”的這一最終目的就被人忽視了。人性的弱點往往是達到了一個目的,就失去另一個目的,階段目的不是虛心好學的原本目的。因此,嚴格來說,虛心好學是不能直接使人進步的,在虛心好學與成長進步中間還存在著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改變。
虛心好學應該說是進步的前奏或者說是一個積累。改變是虛心好學到進步整個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分水嶺。如果沒有改變就不會有進步的結果,前面的虛心好學也就成了擺設。有很多人一輩子很注重學習,卻不注重改變,終身也就這樣荒廢了。
有人會說,我天天都在改變,過去我抽煙,現在不抽了,過去我開車快,現在不快了……但這些“被動改變”和“強制改變”,還不能使自己發生質的變化,最有效的改變是發自主觀的沖動,改變自己性格中的不肯改變。
今年春節,我去給一位老同事拜年。他告訴我住2單元306室,我找到后看見門牌上寫的是206。我不敢相信自己,便輾轉到了3單元找到了306室,因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便用手機與他確認。他到樓下迎接我時,還在強調自己住306,其實他住的就是206。因為他住3層,所以他就定勢為306。
住3層就是306的定勢使他11年對門上的號碼206視而不見。
這件小事使我深刻地懂得了一個人需要改變的是什么,最難改變的又是什么。人的一生,改變的東西固然很多,但最難改變和最根本的改變應該是性格中不肯改變的思維定勢,只有這樣,才能使人不斷進步。
那么,阻礙人改變的因素還有哪些呢?
一、不善于傾聽。不傾聽別人的意見只顧自己說話,怎么能校對自己的行為對錯?對錯都拿不準,改變肯定無從談起。
二、不知道什么是“悟”。有些人雖然很善于傾聽,但不走腦子。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有把改變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在腦子里過濾沉淀,知識再好,意見再對,不悟就不是自己的。悟得越深,改變得就越迅速,越徹底。
三、不敢承認錯誤。這樣的人,一類是固執,另一類是虛榮。唯恐承認錯了被別人看不起或受到批評,更怕承擔責任。殊不知,這是在放棄和拒絕進步的機會。
四、“拉不出屎來賴茅坑”。雖說勇于承認錯誤但找出一大堆客觀原因,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本來應該是改變自己,卻去改變別人。
五、缺乏改變的勇氣。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改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豬八戒受不了痛苦,他想變得漂亮一些都不行,何談變成人了。
改變在虛心好學與成長進步的人生旅途中的確重要,但改變從字面上理解,頂多只是一個進步,最多也只能算是追趕別人。由此看來,改變比起飛躍要遜色許多。飛躍應該說是在改變基礎上的一跳。
改變使人進步,飛躍卻能使人先知、先覺、先行。
所謂先知,不是特異功能,也不是算命先生。只要是世界上發生了的事,哪怕過了若干年你才知道,只要比競爭者早一分鐘,你就算是先知。這說明了你的觀察力不是靜止的,而是時刻改變著的。
所謂先覺,不是神機妙算,也不是料事如神,只要你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中能發現一點點有用的東西,并悟出其道理,你就算先覺。這說明了你的思考力沒有定勢,思維形態總在變換著。
所謂先行,不是盲動蠻干,也不是超前冒進。只不過是你在別人正琢磨是今天改變還是明天改變的時候,你已經改變。
在大家都在強調學習的時候,不在于你學習了多少新知識,而在于你淘汰了多少舊知識。對于一個拼命學習而不懂得改變、不善于改變的人來說,虛心好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為越虛心、越好學,越能為不改變找到理論和借口,無疑加固了以前的一成不變,改變就會慢慢地被不改變所淹沒。
編輯 陳 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