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國家實物債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以國家財政部的名義所發行的國家實物債券。其中包括:1950年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1954~1958年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1981~1997年的國庫券實物券;1988年的國家建設債券;1989年的保值。這些國債的發行,對于支援人民解放戰爭,加速全國統一,恢復穩定和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改革開放,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1950年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券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決定》,同年12月16日中央第十一次政務會議通過了1950年第一期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條例。
折實公債的募集及還本付息均以實物為計算標準,其單位為“分”,每分所含實物為大米(天津為小米)六市斤、面粉一市斤半、白細布四市尺、煤炭十六市斤。上述實物價格以上海、天津、漢口、西安、廣州、重慶六大城市的批發價,用加權平均計算,權數比例為上海45%、天津20%、漢口10%、廣州10%、西安5%、重慶10%。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上述計算辦法,每旬公布每分的折合金額并以此作為收付債款的標準。
折實公債原計劃發行二萬萬分,實際發行了一萬萬分。年息五厘,分五年作5次償還。每年還本息比例為10%、15%、20%、25%、30%。
折實公債的面額為壹分、拾分、壹佰分、伍佰分四種。正面圖案左或上面:壹分券為“壓路機”;拾分券為“工農兵像”;壹佰分券為“天安門前群眾游行”;伍佰分券為“解放軍騎馬舉軍旗”。右或下面為五年息票正面。背面圖案或上面皆為“一九五0年第一期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條例全文及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印”。左或下面為五年息票背面。

此套折實公債是新中國首套實物公債,不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地位,更是收藏者熱衷追求的目標和對象,因此其市場價值壹分券都在300元以上,拾萬券要在2500~3000元之間,壹佰分和伍佰分券則數珍稀品種,市場一般不易見到,其成交價應在5000至2萬元左右。
二、國家經濟建設公債
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年代為1954~1958年,5年間共發行各種面額的債券29種。其中1954年為舊幣1萬、2萬、5萬、10萬、50萬元五種。1955年為舊幣1萬、2萬、5萬、10萬、50萬、100萬元六種,1956年~1958年各為新幣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六種。發行總額為人民幣35.39億元,發行時間為當年1月,10月1日起計息,年息為4厘,通過抽簽按比例還本付息。期限:1954年為1~8年,1955年~1958年為1~10年。1954年附八年息票,1955年~1957年附十年息票,1958年無息票。
一九五四年券正面圖案壹萬元券為“聯合收割機”,貳萬元券為“汽車運輸”,伍萬元券為“鐵路與工廠”,拾萬元券為“機械打谷場”,伍拾萬元券為“火車與工廠”。背面均為“一九五四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及“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印。

一九五五年券正面圖案:壹萬元、貳萬元、伍萬元券均為“面額與花團”,拾萬元券為“挖土機”,伍拾萬元券為“聯合收割機”,壹佰萬元券為“煉鋼廠”。背面均為“一九五五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
一九五七年券正面圖案:壹元券為“機械打谷場”,貳元券為“拖拉機運木材”,伍元券為“勘探隊員”,拾元券為“康藏公路運輸車隊”,伍拾元券為“官廳水庫”,壹百元券為“現代洗煤廠”。背面均為“一九五七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
一九五八年券各券的正面圖案均與一九五七年各券相同,但其沒有息票。背面均為“一九五八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

1954~1958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完整的實用券較少見,特別是高值券更是稀罕,任何一張都要上萬元。但近年來,各年全套的票樣卻偶見于市,其總價位也不過8000元,收藏者不妨先得為快。
三、國庫券實物券
國庫券實物券從1981年開始發行,到1997年止,共發行了11種面值的78個品種,發行總額為3024.65億元。此類實物券目前是收藏市場上的主打專趣,因此,價格走勢強勁,應予多多關注。

四、國家建設債券
國家建設債券發行于1988年,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建設債券”。共四種面值,即100元、500元、1000元和10000元。利率年息9.5%,期限2年,發行總額30.84億元。四種債券正面圖案基本一致,均為“煉油廠高塔”。背面為“注意事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務部”印。
此套債券1000元以下面值的頗為好見,一般均在300~2000元左右,而10000元面值的卻十分罕見,目前市值應在2萬元以上。
五、保值公債
保值公債,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值公債”。發行于1989年,共四種面值,即20元、50元、100元、5000元,年利率為銀行同期存款利率加保值補貼率加1%,有限期三年,發行總額為123.11億元。正面圖案:貳拾元券為“水電站”,伍拾元券為“海上石油開發”,壹佰元券為“冶煉”,伍仟元券為“海上石油開發”。背面均為“文字說明,注意事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
此套債券百元以下品種易得,市值均在50~300元之間,但伍仟元券卻極為稀少,市值應在萬元以上。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實物國債已逐步為記賬式等非實物券形式所取代。自1997年起國家不再發行實物國債券,實物國債從此退出了國家債券發行的歷史舞臺。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實物國債都已過了兌付期,有的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大部分都已兌付銷毀,留存于世的幾不多見,特別是高面值的券種,就更是大珍奇稀之物。隨著時間的遷移,廣大收藏和投資者對國家實物債券就會更加鐘情和認可,這一獨特的收藏門類將更會呈現出一片光輝燦爛的前景。
(責編/趙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