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就聽到身邊的朋友紛紛說起,他們的公司里某某又走了。在這個時代,跳槽已成為家常便飯,工作上有一點不如意就會成為很多人離職的誘因。在一個地方工作兩年以上在很多人看來就已經是個不短的年限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湊在一起交流辭職的經驗,“我已經離開那家公司了,我不喜歡了,因為……!”多少流露出率性而為的自鳴得意。
離職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個字一一利益,即在自我度量的范圍內,如果自身利益與對方利益出現了失衡并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了損害,就會選擇離開,也有的是被迫離開。為什么是在自我度量的范圍內呢?因為很多人短時間內做判斷只能基于不完全的信息和當下的認知水平,來不及認識到自我的價值,也沒有認識到對方的價值,更不懂兩個字“感恩”!
“工作不就是干一份活拿一份工資嗎?”如果你去調查一下“什么是工作”,很多人會這樣回答你!再問一問個人對工作的要求,很多人會講:工資要高、福利要好(最好經常發發東西)、工作環境好、工作壓力不要大、不要加班、要有一個好的團隊、老板要體貼下屬……好容易找到了一個這樣的工作,心中也有一絲感激,但很快,新的要求夾雜著新的問題就又來了,再一看,原來的那絲感激已蕩然無存!工作剛有點起色就開始報怨工資還不夠高、工作壓力太大自己受不了等等,間或出現的“感恩”多是維系在金錢的階段性滿足上,而非其他,更非長久!于是乎,更多人抱著對眼前工作的不滿以及對下一份工作的憧憬一腳踏出門去。在他們眼中,希冀中的一切都能實現;在別人看來,他們是幸福的,也是被嬌慣的,所以把外界的給予都視為理所當然,很少顧及去“感恩”!
被一個公司錄用開始新的工作,首先意味著一個團隊的接納。接納不是天經地義的,接納是要有代價的,不僅是工資,更多的還有上級的教導、同事的照顧、大家的包容,無論自己以前是否有工作經驗。一個人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團隊的接納?以前,一個人單打獨斗不行,現在這個時代恐怕更不行!一個人可以融入一個團隊不是一件高興的事嗎?更何況還是自己精心選擇的一個團隊,不應該更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嗎?如果有幸進入一個奮發向上、團結合作的團隊,那將意味著人生新的開始!可惜的是,很多人把內心的平衡點放在了金錢上,來不及讓自己再往深處看一眼!對利益的追逐已經泯滅了商業的忠誠,更多的人寧肯讓自己成為浮萍也不愿意接受扎根的冷靜!的確,執著一念在很多“聰明”人看來是“冒傻氣”,機會多得很,何必懷抱著“一棵樹”而放棄了一片森林?!于是,更多的人投身到尋找的行列中,在選擇的過程中度過了自己最寶貴的年華,在該培養的時候虛空了自身的根基,可想而知在別人枝繁葉茂的時候自己會如何!對于一棵好苗來講,最好不過的就是腳下的一方凈土,這時候,水澆大了不是好事,陽光曬過了也不是好事。感謝上蒼的是,自己沒有掉到山澗里,也該感謝周邊的樹,在這樣的一塊山坡上,別人擋住了更多的風雨,讓自己來得及和大家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