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供職于政府機關,妻子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小兩口恩恩愛愛,小日子過得很甜蜜。遺憾的是結婚好幾年了,妻子的肚子不見絲毫“崛起”的跡象。至于個中的緣由,小兩口也挺納悶:夫妻倆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夫妻生活也挺正常,可就是見不到效果。最后決定到醫院不孕不育科就診。經過大夫一番檢查,原因終于水落石出:妻子一切正常,丈夫劉先生患上了一種性功能障礙病,醫學上稱為逆精癥。
逆精癥?劉先生一怔,遺精、滑精他都知道,唯獨這逆精癥還是頭一次聽說,名字挺嚇人的,怎么這么倒霉就攤上了呢?
醫生見劉先生有些緊張,趕忙解釋道:“逆精癥指的是精液射出的方向反了。不過,不是什么大病,更不是絕癥,放心好了。”
“我們知道,精液是由精子與精囊腺、前列腺等腺體組織分泌的大量液體混合而成。精液能從睪丸以及腺體等處順暢地射出尿道外,是各種運動給了它不竭的動力。為了保證精液能向尿道外這一特定的方向射出,膀胱頸部的括約肌發揮了關鍵作用。不妨設想,如果膀胱頸部這種特殊肌肉結構因某種原因“失職”,后果則不言而喻:精液將會成為迷途的羔羊,被迫來個急轉彎,倒流入膀胱,犯下方向性錯誤,從而形成你這樣的病態射精——逆精癥。”
“哦,原來是這樣。”劉先生沉吟了一下,忽然想起一個新問題:“那膀胱頸部的肌肉因何‘失職’呢?”
醫生揚了揚眉頭,繼續侃侃而談:“逆精癥禍出膀胱頸部括約肌的‘失職’這是肯定的。但膀胱頸之所以‘失職’,又緣于多種病理因素的干擾。這些病理因素或破壞了膀胱頸的正常結構,或使其神經緊張出現紊亂,導致括約肌收縮功能失調,無法關上膀胱頸部這扇大門,因而闖禍。主要有:①精阜增生、尿道憩室、先天性尿道瓣膜等病變導致尿道極度狹窄;②脊髓損傷、脊柱裂等疾病引起膀胱頸神經調節功能紊亂;③某些手術留下的后遺癥,如前列腺切除術、直腸切除術、交感神經切除術等;④糖尿病引起陰部神經損害,造成膀胱頸部功能失調,射精時不能同步收縮;⑤長時間使用某些藥物,如利血平、胍乙啶、溴芐銨等。”
“我現在該怎么辦?需要治療嗎?” “逆精是否需要治療,不能一概而論。有兩種情況必須及時看醫生:一種是需要生兒育女的育齡男子;另一種則是雖然已經當上了父親,但逆精緣于某種疾患,必須針對這種疾患求醫問藥。除開這兩種情況,比如各種手術后的逆精現象,就可以順其自然了。因為逆精本身既不影響性快感,對健康也無多大妨礙。
治療的根本在于尋找病因,消除引起逆精的禍根。比如因慢性感染如精囊炎導致者,可借助氟哌酸、甲硝唑等抗生素之功;精阜增生明顯者予以手術切除;尿道狹窄者做尿道擴張術;解剖結構異常可做膀胱內括約肌成形術,以恢復膀胱頸的完整性;因藥物所致者,停藥或換藥后射精即可逐漸恢復正常。至于糖尿病患者,只要早期積極治療,控制病情,完全可以預防逆精的發生;已經發生逆精者,積極治療后逆精現象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不過,糖尿病病情較重,病程較長者,想完全恢復正常就不太可能了。
順便說一句,對于那些雖已施行上述療法仍不見效者,為了生育,可試用人工授精法。中醫藥亦可一試。當然,這些都是醫療行為,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絕對不可自行其是,以免出錯。
最后一點是,心理治療也有必要,主要是針對那些過分看重射精感覺的夫妻。本來,逆精者性欲正常,也能勃起,射精動作和高潮感受也無差別,僅僅是精液排出的感覺喪失,完全不必掛在心上。可有些人總覺得是一種缺陷,有一種失落感,長時間耿耿于懷,進而引起心理障礙而累及性生活。另外,一些妻子也對男方無精液射入陰道而心存芥蒂,造成一定的性心理負擔。此時,及時求助心理醫生,卸下思想包袱就顯得大有必要了。
劉先生這才如釋重負,并向醫生道謝,步履輕松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