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定期去醫院復查的張老太發現自己的血糖又有走高的趨勢。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寒冷的天氣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的癥狀,因此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理的同時,還應積極采取相應的保健措施,以防病情惡化。因為寒冷的刺激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代謝減慢,從而使血糖升高,同時糖尿病足等并發癥也最容易在冬季發生或復發。除了用藥,運動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有其特殊性,不注意的話會給身體造成危害。
▲運動應該循序漸進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就像看病吃藥一樣,十分必要。運動能增加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及異生,降低血糖和調節血脂,而且還能增加體內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從而糾正糖尿病的多種代謝異常。然而,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盲目加大運動量,想以此降低血糖,結果適得其反。如果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會使身體產生一種應激反應,并分泌激素,其中就有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會使血糖更高,還容易出現酮癥酸中毒的并發癥。因此,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或者請專業醫生指導。在糖尿病合并各種嚴重急、慢性并發癥時,如各種急性感染期、心功能不全、嚴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等,都不宜進行運動。
▲空腹鍛煉十分危險
有些糖尿病患者想充分發揮減肥效果,于是采取空腹鍛煉,殊不知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一些饑餓試驗表明,正常人36小時不進食,血糖也不會降得過低,糖尿病患者則不然。出于治療疾病的需要,糖尿病患者必須按時服用降糖藥,這種藥物會抑制肝糖原的分解。當患者由于鍛煉而加大消耗時,由于藥物的作用,反而容易出現低血糖。當低血糖發生時,會出現心慌、心跳加速、全身冒汗等癥狀,發展下去會出現昏迷,嚴重的還會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所以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空腹鍛煉,運動時還須預防低血糖,隨身攜帶一些糖類食物及時補充。
▲飯后1小時鍛煉好
糖尿病患者運動最好是在飯后1小時左右進行,這一段時間食物消化吸收較快,特別是糖的吸收最快,因而血糖值增高。如果在這一時間開始鍛煉,隨著運動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謝增強,便可使餐后增高的血糖降下來,防止血糖波動。一天之中,糖尿病患者運動鍛煉的時機應選在下午而不是清晨。因為血糖有晝夜波動的規律,這一規律顯示清晨時血糖處于最低值。運動鍛煉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防止血糖顯著升高,所以下午鍛煉效果更好。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應選擇在注射胰島素后1~2小時,盡量避免在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期運動,以防止胰島素吸收過快而引起低血糖反應。
▲選擇中等強度項目
糖尿病運動治療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要有一定限度,既不能盲目大量運動,也不能因運動量過小而達不到運動效果。中等強度的運動對降血糖和尿糖作用最為明顯,最好是讓全身肌肉都得到鍛煉。運動項目主要可以選擇耐力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以及做徒手體操、打太極拳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1~2項進行鍛煉,其中步行可作為首選項目。運動時間每天1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可逐漸延長至1小時,注意應有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這里介紹一個治療糖尿病的勃氏運動處方,它是通過改變身體姿勢來改善循環的。平躺在床上,將腳抬高,等腳發麻時再慢慢坐起;坐在床上兩腳下垂,做足踝部屈伸晃動,直到腳尖有麻麻的感覺時,再平躺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