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樹老根多,人老話多吧?自退休后樂而不疲的就是每天要“逛一圈、聊一陣”。不可想象:在“夕陽紅”的生活中,無“聊”的日子怎么打發!夸張一點說,本人是“一天不聊問題多,兩天不聊走下坡,三天不聊沒法活”。也合該咱“聊福不淺”,社區內一幫“退”字輩,雖然鴻儒白丁皆有,但大都是能說會道的“樂天派”。有退休干部、工程師、醫生、教師,也有下崗工人、修鞋匠,還有殘障人,每天下午都要開上2個小時左右的“閑聊座談會”。公園里、小亭中、林蔭道上、花圃旁,甚至農貿市場門口,基本上“聊”無定所,人數不限。
不過“聊”得最多的地方,還是劉胖子的修車鋪前。冬日暖陽下,三五一堆,或坐或站,有說有笑,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廣泛的交流,一般上至天文地理、世界時事,下到頭痛腦熱、雞毛蒜皮,總之縱橫八萬里,上下五千年,侃得滿面燦爛,聊得心情舒暢。
掐指算來,咱“五讀”俱全(讀文、讀史、讀畫、讀詩、讀媒體)的“無齒”之人,“聊”齡不覺已6年有余。當然,咱聲明在先,“聊”也有游戲規則,即不揭短、不紅臉,不玩笑過度、不搬弄是非,不低級趣味。現稍加小結,竟也有5點好處,愿與諸位分享。
其一,能感悟人生,調整心態。不管你高矮胖瘦、富貴貧賤、城府深淺,既到“聊”吧來的都是性情中人,都是“日食三餐、夜臥八尺”的紅塵過客。面對生老病死喧囂世態,人生華章已翻過一頁,過去的風光難再,腳下之路還常在,“趣聊”可以評往事、議得失,可以盡情傾訴和宣泄,釋放心中的郁悶,坦然接受現實的境地,知足而樂。
其二,能與時俱進,學無止境。老年人絕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喜怒哀樂無不緊隨時代步伐。“趣聊”可以開拓眼界、增進時尚、更新觀念,從吃、穿、住、行到言談舉止,都能適時融入社會,不斷了解和接受新鮮事物,能消除暮氣沉沉的孤陋寡聞,減少故步自封之弊,從而達到“開明、開朗、開懷”的境界。
其三,能活躍思維,愉悅身心。要想自己能聊得風趣、有品位,就必然要思維敏捷,腦袋瓜兒靈光。關注社會新聞、人情世故,有的還要加工創意,才能贏得好評。不是本人自吹,咱就保持過每日兩笑話或者順口溜,連續一個月不重復的“笑尼斯”記錄。當然,不可否認也有“聊友”擅長一點葷話素說的系列幽默。總之,“聊”者投入,聽者捧腹,閑而悠之,豈不快哉。
其四,能交流溝通,晚霞增輝。“趣聊”還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相互間就能擴大交際圈,了解和獲得不少有益信息。諸如購房裝修、婚喪喜慶、養生保健、飲食菜譜、生活常識、棋琴書畫、家教旅游等,就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豐富人生學識,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實難忘央視節目主持人陳鐸老先生,那銀發生輝、紅光滿面的瀟灑形象,乃為吾輩之偶像。
其五,聚散自由,隨遇而樂。“趣聊”少投資、零風險,不領照、不納稅,無經營核算之憂,亦免考勤獎罰之累,不要抬頭看“天氣”,低首思“運氣”!聊出的“滿漢全席、山珍海味”還不需洗碗刷牙,實在是一道老年生活的靚麗風景,也是益壽延年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