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老師患有高血壓病,多年來一直口服尼群地平降壓,效果不錯。最近,華老師感到腰酸背痛,到醫院骨科門診求治。醫生檢查后告訴她,這是骨質疏松癥引起的,建議她每天從飲食中多攝入鈣,又開了鈣劑和維生素D,讓她每天口服。
華老師是個細心的人,服藥時間長了,知道尼群地平是鈣離子拮抗劑,其作用機制是阻止細胞外鈣離子進入血管細胞,從而降低血壓。“這藥看來是鈣質的生死對頭呀。醫生現在既讓我口服尼群地平,又讓我補鈣,弄這兩種藥在自己身體里打架,只怕作用都對消掉了,搞不好還會引起動脈硬化。”華老師覺得事關重大,便將自己的疑問告訴了醫生。
醫生聽罷,稱贊華老師想得細,然后笑著告訴她,兩者其實并不矛盾。尼群地平和其他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維拉帕米等一樣,都是鈣離子通道阻滯藥,能夠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對腦血管和冠狀動脈血管有擴張作用,降壓作用迅速。臨床上廣泛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壓、心絞痛、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病癥。但它對血液中的鈣含量沒有影響,更不會拮抗鈣的其他作用。
華老師聽了,覺得很有意思,請醫生往深里說。
醫生繼續解釋說,當人體缺鈣時,人體甲狀旁腺素分泌就會增多,促使骨骼里的鈣釋放出來,以維持血清鈣離子的生理水平。甲狀旁腺素還可使細胞膜對鈣離子的通透性增加,促使細胞外液鈣流入細胞內。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高,會激活肌肉收縮系統,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內則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這就是說,缺鈣可使血壓升高。而補充鈣質后,這種缺鈣引起的一連串反應就不會發生了。因而。高血壓患者在口服鈣離子拮抗劑的同時口服鈣劑,非但沒有矛盾,對降壓還有協同作用,可以增加降壓效果。
華老師說:“還是你說得有道理,不愧是專家!我還想知道,身體內鈣多了會不會引起動脈硬化?”
醫生說:“這您放心。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補鈣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可減少6%,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減少11%,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保持不變。你要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才是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能防止動脈硬化。所以說,高血壓患者補鈣,不僅不會引起動脈硬化,還可防止動脈硬化。另外,維生素D可以增加腎臟對鈣的重吸收,若在補鈣同時補充維生素D,便可以防止腎結石。”
華老師佩服地點點頭,說:“我多慮了。你們想得真周全。”
醫生微笑著說:“用藥如用兵嘛。由于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是多方面的,故藥物的使用要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控制病情,穩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