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羊,2只羊……”電視廣告中的失眠者正輾轉反側地數著數。提起失眠,我才真的是“資深人士”呢!
從初中開始我就患上了失眠癥。師范畢業時失眠癥已到相當程度。當教師時,有寫不完的教案、備不完的課;調到機關跟文字結上緣后,又有看不完的文字、寫不完的材料。睡覺成了我的奢望。無論到哪個單位,我都是同宿舍同單位睡得最晚、醒得最早、噩夢最多的一個。他們不是把我從噩夢中叫醒,就是問我起那么早干嗎去。天長日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失眠癥,也就不以為怪,反而習以為常了。
為了卸下這“資深”失眠人士的身份,我可沒少折騰。但要想從根本上治愈,那可真是難上加難。單說去醫院,從鄉衛生院到縣醫院,直到去北京協和醫院,從一般大夫到專家教授,診斷結果都一樣,開的藥也是大同小異。我吃的中西藥能用筐裝,張口能背出一串治失眠癥的中西藥藥名。那些藥吃了不能說不管事,反正吃了有效,停了就犯。最后害得一次下鄉給領導寫發言稿,累得3天睡不好,大夫給我吃了2粒冬眠靈。這下倒是睡著了,但狼追狗咬噩夢連連,還嚇出一身冷汗。那之后的兩三天一直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
那些年,我一直是醫院的常客,大夫的老熟人。一見面,大夫不問別的,總是那句:“怎么樣,睡得好嗎?”我也總是無奈地點點頭:“唉!湊合吧。”
就這樣,我一直熬到了退休。退休后終于閑了下來,在朋友的勸說和帶領下,我報名參加了太極輔導班。我參加后才發現這是個快樂和諧的集體。老師輕聲細語耐心地教,學員認真細心地學。互相切磋,互相糾正,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話語親切,笑聲朗朗。我很快被感染和同化了。我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有興趣。2年時間,我學了5套拳、2套劍、1套太極扇。輔導班還常舉辦一些集體活動。不論寒暑,我風雨無阻,從不缺課,還積極參加輔導班的集體活動。
當初我去學太極拳,只是抱著鍛煉身體、充實和豐富退休生活的目的。沒想到大約1年后的一天晚上,看電視看到10點,睡意慢慢襲來,我馬上洗漱上床。結果過去輾轉反側“過電影”“烙燒餅”的老情節并未上演,我不知什么時候就進入了夢鄉。從那以后,天天如此。老伴欣喜地發現了這一轉變,打趣道:“嘿,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上床就呼嚕響。中午也是倒下就睡。一輩子沒見過你睡得這么香過。你這太極拳學得還真不賴啊!這樣下去,說不定還能延年益壽、免災去病呢!”我聽了樂呵呵的,心里美極了。
退休到現在已經7年過去了,折磨我幾十年、讓我苦惱異常的失眠惡魔,在我學太極的過程中悄悄溜走了,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終于過上了能睡著、睡得香的好日子。
過去,我也有早起晨練的習慣,但那是因為睡不著,不得已而為之,而且鍛煉的隨意性很大,今天練這個,明天學那個,既不完整也不經常。自從學太極拳以來,有老師輔導,有書作參考,學得科學、正規、系統、完整,因而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太極讓我這位“資深”失眠人士終于能夠“卸任”了,它成了我晚年的良師益友,我的健康知己。
點評:太極拳是明末清初民間流行的一種拳術。但它不僅僅是一種拳術,更是集古老的強身健體與提升個人修養于一體,兼具寧靜致遠的古典哲學內涵的一種武學精神。太極這一門武術已發展到包括太極拳、太極劍等不同的相關的武術項目,從多方面使習武者得到身體的鍛煉和個人境界的升華,從質的角度使人身心愉悅和進步。它“內外兼修、動靜結合”,要求思想集中,動作柔和、緩慢、連貫,使精神和肉體同時得到放松和休息,對調節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系統有良好作用,在日積月累中使人變得堅韌和樂觀。
太極的練習適宜于中老年人。特別是神經衰弱、高血壓、輕度冠心病患者。不過現在也常常能見到許多年輕愛好者的習練身影。初學時應從簡化太極拳入手,最好從師學習。在習練的同時,如能配合理論的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好地領悟太極的博大精深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