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句俗語:“好瓶子熬不過破罐子。”有些身體強壯者,壽命還不如某些一向體弱多病的人。這種現象看似奇怪,其實一點也不怪。體弱者對病痛倍加小心,并能通過藥物以及日常的自我保健等多種方式與疾病作斗爭,最終戰勝疾病獲得長壽。
醫學界曾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患過某種疾病,痊愈后會增強對這種疾病的抵抗力。生活中也常有這種人,年輕時體弱多病,年老后卻老當益壯。為何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多病者嘗過病痛的滋味,善于珍惜和保養身體,他們有病就求醫,并堅持必要的健身鍛煉,具有體壯者所沒有的韌性;因為有病,他們注意飲食的科學合理,不像體壯者那樣毫無顧忌,任憑“病從口入”;主動與疾病作斗爭,打持久戰,不斷增強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不像體壯者那樣自以為有“老本”可吃,于是以扛代醫,結果常常是“不病則不病,一病就要命”;因為有病,他們深知“怒氣傷身”的道理,不爭強好勝,不動輒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動肝火。如此,能量消耗緩慢,“細水長流”,使他們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長,不像體壯者那樣自以為健康,因而常常忽視自我保健,能量快速流失,最終“油干燈滅”。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體弱多病者長壽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患病者只要能正視疾病,樂觀豁達地與疾病作斗爭,而不是談“病”色變、憂心忡忡、一蹶不振,就一定能戰勝疾病并逐漸積累健康,最終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至于體壯少病的人,也不能自以為健康而忽視日常的自我保健,須知“老本”只能吃一時,長久的健康還得靠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