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醫生拿起電話不到3秒鐘,就啪地掛掉電話,朝護士小朱喊:“快,門診大廳!”
小朱一聽有緊急情況,顧不得多問,一只手拿上心電圖機,另一只手拎起搶救箱,急匆匆地跟著向門診大廳跑去。
大廳里圍滿了人。小朱一邊喊著“請讓讓”,一邊鉆到了人群最里邊。只見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坐在候診椅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臉都憋青了,汗水順著兩腮往下淌。大冷天的,她的頭發都汗濕了,在前額打著綹。小朱立即把氧氣瓶打開,讓老太太吸上氧。
“建輸液通路!”彭醫生吩咐道。接著為老太太量血壓,測脈搏,做心電圖檢查。約半個小時后,老太太的呼吸逐漸平穩下來。
家屬一邊說著感謝的話,一邊疑惑地問:“我媽這幾天有點感冒,夜里感覺發憋。昨天就是在睡覺時憋醒的。醒后坐起來休息十幾分鐘就沒事了。為了安全起見,今天我們特地陪她來看病。沒想到剛走進大廳.她就氣喘吁吁的,再也走不動了。并且越來越厲害,到最后幾乎透不過氣來。這是什么病,怎么發作起來這么厲害?”
“根據我們的檢查和她剛才的發病情況,應該是急性左心衰發作。”彭醫生說。
“為什么會突然發生急性左心衰?跟感冒有關系嗎?”家屬不理解。
患者如果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好的話,感冒就是誘發急性左心衰的導火線。急性左心衰發作起來非常兇險,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但如果搶救得力,大多數都能很快恢復,有的在半小時之內就可緩解,除非是頑固性心衰。
急性左心衰也叫急性肺水腫,它是由于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心臟舒張功能不全,使心臟的排血量在短時間內急劇減少,血液大量淤積在肺循環系統內。肺臟淤血后,隨之發生水腫,患者就會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這種呼吸困難是很有特點的,它和體位有關系,即平躺時癥狀加重,坐位時癥狀減輕。如果患者原本就有心臟病,在這基礎上發生了特征性的急性呼吸困難,就要高度懷疑發生了急性左心衰。
“知道發生了急性左心衰,家屬在醫生到來之前可以做些什么?”家屬關切地問道。“這個問題問得最有意義!”彭醫生贊賞地說。
醫生到來之前,家屬要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兩條腿保持下垂的姿勢。這種體位可以使患者的回心血量減少,膈肌下降,有利于緩解呼吸困難。但要注意不要過多搬動患者和更換體位,以免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有吸氧條件的就給患者吸氧。同時要安慰患者,緩解他的緊張情緒。
“能做到以上這幾點,就能為搶救贏得時間。”彭醫生一邊強調,一邊指揮小朱把老太太送到急診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