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宏觀經濟學正在邁向新一次綜合。在這個進程中,一些前沿經濟學家為總需求理論構建了堅實的微觀基礎,使其成為新新古典綜合框架的一塊基石。它與同樣建立在微觀基礎上的總供給理論相結合,就成為當前主流宏觀經濟學進行貨幣政策分析的標準工具。利用這個工具,經濟學家對貨幣政策的研究得出了很多富有啟發性的結論。本文梳理了總需求理論的上述新近發展,并討論它在貨幣政策中的一些應用。特別地,本文的分析表明,這些應用對于中國的貨幣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總需求;IS-LM模型;貨幣政策;新古典假設
中國分類號:F8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7)06—0017—09以通貨膨脹為目標;





以及通貨膨脹穩定要求利率(如果以短期名義利率作為政策工具)對通貨膨脹的反應系數大于1。我們的分析同時也表明,這些結論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當然還有更多其他重要的結論,但探討這些結論需要更復雜的分析,從而也超出了本文的范圍。
新的總需求理論還有諸多方面需要完善。我們在第三部分介紹了對它的一些擴展。這些擴展放松了基本模型中的一些嚴格假設,使得分析更貼近經濟現實。然而,無論是基本模型還是這些擴展,在本質上均屬于代表性行為主體模型(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model)。如果能夠將行為主體的多樣性(包括部分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引進模型,那么無疑將使得總需求理論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當然,行為主體多樣性下的建模至今仍是宏觀經濟學中的一個難題,如果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那么它引起的就不但是總需求理論的較大發展,甚至可能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場新的革命。
責任編輯 劉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