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李大娘要走了,我們那幢樓兩個單元20多戶人都出來送她。因為她來幫兒子看家的兩個月里,天天義務打掃樓梯,大伙過意不去,主動提出每戶給她20元,作為報酬,但她不收。
送走了李大娘,我家對門的張嬸趁著眾人都在場,說,各位,李大娘走了,我想承擔這個事,各位是不是每月給我20元,作為報酬?沒人回答她,大伙不歡而散。
回到家,妻子對我說,幸好我沒提,否則,事就壞了。原來,妻子也想在李大娘走后干此事。
我們是打工族,租房居住。我和妻子都是孤兒,妻子就要生孩子了,生孩子后沒法出去打工,憑我微薄的工資,日子過得不寬松。
夜里,我想到了一條妙計。次日早上,我對妻子說,你現在在家待產,最好像李大娘那樣,天天主動打掃樓梯,但千萬不要開口要錢。我相信,人們也會像對李大娘那樣對待你。
妻子腆著肚子打掃樓梯,掃完這個單元,又掃那個單元。眾鄰驚動了,有人對我說,你妻子腆著肚子,咋還干這活兒?我說,活動活動,好生產。再說,掃樓梯又不是什么重活。掃了半個月,卻沒人說要給錢。妻子急了,說我的妙計不靈,不想干。我說,這樓梯咱們也要行走,掃掃又何妨?
妻子又掃了幾天,就生孩子了。
鄰居們都提著禮物到醫院看望妻子。鄰居們的到來,使我們很感動。鄰床的產婦說,你們的鄰居對你們真好。妻子悄悄對我說,看來,這樓梯沒有白掃。
滿月后,妻子對我說,樓梯太臟了,她想掃掃。我支持妻子,說,應該掃,就憑著鄰居們去醫院看咱們,該掃。就這樣,妻子一邊帶孩子,一邊打掃樓梯,三個月過去了,我們已經忘了報酬的事。
這天晚上,我們正在家逗孩子玩,幾個鄰居進來了,我以為他們是來看孩子的,可鄰居們卻給我們送來一個大紅包。一樓的趙大哥說,大伙合計過,決定每月每戶出20元,作為弟妹掃樓梯的報酬。妻子說,別這樣,樓梯我們也要走,再說,我在家看孩子有的是時間,錢還是拿回去吧。趙大哥說,這怎行?我們都清楚,你們日子過得緊,就當是大伙給孩子的一點心意吧……
屋子里,蕩漾著濃濃的溫情。
(摘自《意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