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遇到鄧律師他們,我可能還躺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因一起醫療事故糾紛而奔波近5年的老上訪戶郝位川提起往事,不禁熱淚縱橫。
這位家住南川區南坪鎮的農民,長期被病痛折磨,為了治療腿病,他找到主城區一家大醫院治病,誰知道他拖著一條傷腿進醫院做手術,卻拖著兩條殘腿出院。為了給自己討一個說法,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主城區和南川之間。然而,醫患雙方各執一詞,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于是,他橫下一條心來,躺在醫院走廊上不走,甚至情緒激動地大鬧門診室。
“醫院不解決,我就找政府!”郝位川開始奔走上訪,甚至拖著殘腿到北京告狀。近5年來,他成了市信訪辦的常客,白天找政府訴苦,晚上躺在醫院的長椅上,身體更加虛弱。就在他感到絕望時,去年6月,他遇到了在信訪辦進行法律咨詢的重慶志同律師事務所鄧智勇律師。
鄧智勇律師了解了郝位川的事情后,一邊好言勸慰他不能采取過激行為,一邊建議他通過訴訟解決問題,同時表示愿意無償為郝位川提供法律援助,幫他打官司。
誰知郝位川偏偏信“訪”不信“法”,認為官司難打,找政府比找法院強,死活不肯接受律師的援助。為了說服郝位川通過法律程序主張權利,鄧智勇和同事五次登門,趕到南川南坪鎮郝位川的老家,給他和家人做工作,講道理。終于,郝位川這位從不相信法律的農民,被律師的真誠所打動,委托鄧律師替他討回公道。進入法律程序后,律師們多方奔走,掌握了有力的證據,終于使醫院對郝位川進行了賠償。
“如果沒有律師反復給我做工作,我怎么也想不到通過法律能討個說法。”郝位川非常感激,不僅是因為得到了賠償,更重要的是,律師們在危難中伸出手,溫暖了他那顆受傷的心。
郝位川的故事只是我市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自2005年6月起,在市信訪辦寬敞的大廳里,就活躍著律師們忙碌的身影。在新增加的一間律師咨詢室里,來自我市各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們,在每個工作日輪流進駐,為上訪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一年半來,我市50多家律師事務所先后派出1000余人次律師,接待近萬人次信訪群眾,10%的上訪案件息訪息訴,20%的上訪案件被轉為訴訟或者仲裁、行政復議。
“我們非常珍惜輪流值班的這一天!”在采訪中,重慶志同律師事務所的青年律師馮驚雷說,通過參與涉法信訪,律師們接觸到了更多的需要幫助的群眾,在宣傳法制的同時,也更深切地感受到律師所肩負的使命與責任。他說:“面對群眾期盼的眼睛,有一種激情在心中涌動,這份責任感驅使我們傾力而為之。”市信訪辦處長鐘偉也感慨地說:“很多信訪案件實質上都是民事糾紛、行政糾紛,如果處理不好這些矛盾,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律師參與涉法信訪,他們以專業知識引導群眾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一味地勸說更有效率。同時,他們也是化解矛盾的潤滑劑,使群眾對立的情緒得以緩解,我們很感謝他們。讓上訪群眾通過法律解決問題,是我們和律師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