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新農村建設需要發揮政府主導的功能,同時也要強調農民本位的作用,但最終要落實到農民本位上來,因為只有農民才是新農村建設的創造者、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韓國的新村運動初期也是以政府行政為主的,但第二輪農村建設運動已變為以民間團體為主的群眾運動。政府行為由主導過渡到引導,是勢所必然。目前,新農村建設的主要資金來自于財政,這是建設初期民生工程啟動所必要的和必須的,但不能長期單純地依賴財政“輸血”,還需要不斷地引導企業、NGO乃至公民個人投資。比如,韓國農村建設的資金來源于政府投資和鄉村集資,并積極引導民間融資,政府投資比重各年份在20%—60%不等,成效十分顯著。
農民呼聲
榮昌縣盤龍鎮長嶺村六組農民李方彬:放牛娃要將牛喂飽,老百姓得把生產搞好。新農村建設說到底,田里刨得出錢才是硬道理。
萬州區新田鎮譚紹村七組村民何地華:我們農民大多數文化不高,不懂得養殖和種植技術,也沒得其他專長,希望政府為我們提供技術幫助,讓我們放心地種植蔬菜和果樹,能多掙點錢。
萬州區新田鎮譚紹村三組移民程地秀:我們這個地方人多地少,如果政府能引進幾家企業,安排我們到廠里去打工掙錢,那就好了。
榮昌縣保安鄉瑤山村四組村民唐孝芳:我準備花點錢把廚房搞亮堂些,請親朋好友吃個飯也舒坦啊!當然,建設新農村絕不是廚房那點事,真要有新農村的樣子,還得麻煩政府給我們統一規劃,統一布置,請設計專家來為我們設計,從庭院建設到房子樣式到整個村子的面貌,給我們出個圖樣,我們照著整,不能像以前那樣,憑農民自己想,這里一個豬圈那里一個糞池的。
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四組韋柱國:政府應該多創造條件,讓我們學文化、樹新風,多搞些農民特色活動,讓農民分享城里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