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貪官,每個有良知的人無不深惡痛絕,切齒唾罵。貪官,國之禍,民之害也!他們依仗手中的權勢,打著“為民”的招牌,背后卻干著營私舞弊的勾當,其中收受賄賂者有之,巧取豪奪者有之,賣官鬻爵者有之,執法犯法者有之,可謂無惡不作,無所不為。為此,古往今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百姓群眾,常常利用民謠這一簡捷明快的形式,對這種極其丑陋的社會現象進行無情的揭露和諷刺,以泄心頭之恨。
如市井閭巷中流傳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家中金山銀地,生活花天酒地,辦案昏天黑地,百姓怨天恨地”等民謠,則生動地描繪了古代貪官敲詐勒索、搜刮民膏的一副貪婪相。
當歷史向前發展,在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的誘惑面前,新彤勢下的貪官更是私欲急劇膨脹,無所不用其極,其手法之多,涉及之廣,數額之大,影響之壞,令人咋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一心爭位子,拼命撈票子,投機占房子,極力弄車子,不忘玩女子?!边@“新五子登科”的民謠,則大體勾勒出了當今貪官那種貪權、貪財和貪色的腐敗相。不是嗎?他們知法犯法,頂風作案,為中飽私囊,把“一切向錢看”當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把勤“撈”致富當成他們“革命”的準則;他們無所事事,昏昏庸庸,迷戀著窮奢極侈、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
他們奉行的“四項基本準則”是:“工資基本不動,煙酒基本奉送,吃飯基本靠請,老婆基本不用。”
他們每天的日程少不了這樣安排:“上午跟著車輪轉,中午圍著餐盤轉,下午圍著牌桌轉,晚上圍著裙子轉?!?/p>
他們吆五喝六,耀武揚威:“出則前呼后擁,警車開道;住則豪華別墅,服務配套;食則山珍海味,煙酒全包;去則土產特產,大包小包?!?/p>
大凡每個貪官都是好色之徒,他們把包養情婦看作是有身份的象征,情婦越多,其身價越高,“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家中有個燒飯的,辦公室有個好看的,身邊有個發賤的,遠方有個思念的”等,則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貪官們這種倚紅偎翠的腐敗現象。他們完全喪失了黨性和人格,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不過,話得說回來,盡管貪官們財迷心竅,色膽包天,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畢竟是陰暗角落里的交易,民心所背.天理難容,生怕哪一天會東窗亨發,露出狐貍尾巴來,因此總是提著心,吊著膽,活得很不自在,有謠曰:“貪官活得累,心中有鬼魅,夜怕敲門聲,惶惶難入睡?!绷硪皇酌裰{則以貪官的口吻,將這種陰暗心理表述得更加具體:“一怕小姐有病,二怕情人懷孕,三怕老婆拼命,四怕群眾寫信。”
然而,歷史是嚴峻的,盡管貪官們偽裝巧妙,手腕高明,但終究逃脫不出無情的法律制裁,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鋃鐺入獄后的貪官這才如夢初醒,涕淚交加地懺起悔來,露出一副“悔淚灑著、苦水咽著”的尷尬相。有謠為證:“東窗事發坐牢房,苦心經營夢一場;此恨綿綿無絕期,自釀苦酒自個嘗。”
民謠,是百姓的心聲,是群眾情緒的一種獨特的宣泄。一首首針砭貪官的民謠,以其淋漓暢快、觀點鮮明等特點而廣為流傳。正是這些民謠,往往引發了人民之所憂、所恨、所患、所想、所言,從中我們不能不清楚地看到一種民族自省意識的潛在力量。
編輯:靳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