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在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神情凝重,參加庭審的群眾也百感交集,責怨中卻流露著同情。這位老人就是被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的原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屈全福。
屈全福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神經外科專業,能熟練診治神經外科各種疑難危重病例,特別對缺血性腦血管病、頑固性癲癇有獨特手術治療方法。2000年5月,屈全福任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他先后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醫院業務收入連年上升。由于業績突出,屈全福本人先后獲評“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3年10月,屈全福被提拔為省衛生廳助理巡視員,成為副廳級干部。
這位昔日受人景仰的“清廉院長”在臨近退休之際卻受賄110多萬元,成為“腐敗院長”,不僅讓親友痛惜,并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59現象”、“病賄”等字眼上。在他的身上有怎樣的悲喜故事,他又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菜農院長”打造“懷化神話”
1946年10月,屈全福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屈全福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屈全福在家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一家人生活得很艱難,但是貧困并沒有使屈全福屈服,反而促使他萌發了想要出人頭地的強烈愿望。
從上小學開始,他就幫著母親和兄弟做家務、干農活,一直是一個很懂事很孝順的孩子。而在學校里,他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堅信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皇天不負有心人,1967年,23歲的屈全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醫療系臨床專業(神經外科)。當時屈全福家境貧寒,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是家人和鄰里東拼西湊得來的。為了報答對他有過幫助的人,他立志一定要出人頭地。在大學期間,屈全福埋頭苦讀,并贏得了他現在的妻子趙明(化名)的青睞。

1970年8月,屈全福畢業后分配到了湖南省鐵路建設醫院,深愛著他的妻子為了和他在一起,主動放棄了留在湖南醫學院的機會,也同他一起來到了懷化。剛開始的生活是很艱苦的,即便是在月底發薪水的時候他們也常常只能靠酸菜湯度日。到懷化不久,屈全福夫婦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因為工資不高,家里請不起保姆,他們兩口子只能每天帶著孩子去上班。為了省錢寄回家贍養父母,屈全福還自己種菜,節約生活開支,后來還因此獲得了個“菜農院長”的稱號,一位知情人回憶說。
由于工作勤懇,業務精湛,為人謙遜,屈全福受到醫院領導和同事的好評。不久后,屈全福以重型顱腦損傷、顱內腫瘤、顱內血管畸形等外科手術的精湛技術名揚一方,并擔任醫院的醫務科長。8年后,又被提拔為副院長。
1997年,屈全福被選為湖南省鐵路建設醫院院長。上任后他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提拔業務骨干、裁減閑散人員,一切都做得有聲有色。屈全福所做的一切沒有白費,深得群眾稱道,不久后,湖南鐵路建設醫院被評為三甲醫院,并獲得了“全國百佳醫院”稱號。在當地人眼中,屈全福創造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的“神話”。
“他在懷化的三十年絕對是清白的,沒有任何腐敗的跡象。”知情人說。相關部門的調查材料中也確實未發現屈全福有腐敗的事實。
2000年1月,由于工作表現突出,屈全福被有關領導選中,當選為湖南省人民醫院第一副院長,迎來屈全福人生中的最高峰。剛剛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屈全福就遇到了醫院機構改革的瓶頸,但是屈全福并沒有退縮,而是對醫院面臨的困難制定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醫院走出了困境。
醫院各種醫用耗材年采購量很大,怎樣壓縮成本?屈全福思考再三,決定成立采購中心,引入競爭機制,硬是把每床32元的成本價格降到30元。以往,醫院里的CT、核磁共振等儀器出現故障,就要考慮更換機器,其實有些小故障是可以排除的,于是,屈全福又在醫院成立專門的設備維修中心,并與設備采購中心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
醫院里的洗衣房,以前一件洗品要1.2元,所有成本都攤在醫院頭上。工人們沒有節約意識,屈全福一次去洗衣房發現,水表壞了,電表也不轉了,水嘩嘩地流也沒人管。“這可不行。”回到辦公室,屈全福就把分管后勤的處長叫來,告訴他要把洗衣費從1.2元降到0.8元,誰愿意干就承包給誰。醫院每年的洗品至少有32萬件,一年就能省下20多萬元,浪費水資源的問題也解決了。
由于屈全福大刀闊斧的改革,湖南省人民醫院幾年中迅速發展起來,在他的帶領下,醫院業務收入連年上升,屈全福也由于課題研究取得可喜成績相繼成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屈全福廉政務實的院長形象也在職工中逐漸高大起來。
“因病受賄”從1萬元開始
四年后,湖南省人民醫院在屈全福的帶領下收入由不足9000萬元上升到2.8億元。但是,身為院長的屈全福并沒有像民辦醫院的院長一樣富起來,每月的工資僅2000多元,貧苦出身的他并沒有抱怨什么,依然住在潮濕的宿舍樓內。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病變卻讓屈全福改變了想法,開始走上腐敗的不歸路。
醫院的效益搞上來了,可屈全福的身體卻垮了。2000年,屈全福被確診患上了Ⅱ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身為醫生的屈全福比誰都清楚,Ⅱ型糖尿病晚期唯一的治療手段是換腎,而換腎不在公費醫療之列,費用少則二三十萬,多則上百萬,憑自己微薄的工資是無法承擔這些巨額費用的。
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讓屈全福整天郁郁寡歡,心中有著訴不清的悲涼。終于,在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下,屈全福的心理天平終于傾斜了……
屈全福第一次“下水”是在2D00年,當時醫院的管理系統需要更新,長沙高新開發湘財金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某一直都在努力承攬這個安裝信息化管理系統、辦公樓布線的工程項目。于是,王某便以“拜訪”為名,來到了屈全福家中,并送給屈全福1萬元作為見面禮。屈全福為了自己的病能早日醫治好,沒有猶豫就收下了這筆錢。
王某這樣“慷慨解囊”,屈全福也是一個懂得回報的人。2000年9月,王某在屈全福的“關照”下順利地與醫院簽訂了醫院管理系統更新項目的正式合同。此后,王屈兩人的關系也日益密切。據了解,在2001年至2004年間,逢年過節王某便會以“探訪”屈全福為名,向其進行賄賂,“端午節2000元,中秋節500元,春節1萬元,”屈全福如數家珍;對于屈全福兩個女兒結婚這樣的特殊日子,王某更是不會放過機會,多次向屈全福行賄。僅僅從王某這里,屈全福4年便獲得了14.48萬元的好處。
“生理鹽水”把女兒拖下水
在病魔的驅使和金錢的誘惑下,屈全福的貪欲越發膨脹起來,他的胃口越來越大,不再滿足于幾千上萬元的“小打小鬧”,他把欲望的嘴巴張向了有巨大潛力的醫院的藥品采購,并把剛剛碩士畢業的小女兒拖下了水。“我要支付將來自己治病的高額費用,必須想辦法弄錢。”2002年,屈全福指使小女兒屈怡(已另案處理)在省人民醫院藥劑科打聽到適合該院使用的生理鹽水的品種、生產廠家、供貨渠道以及結算方式等情況。屈怡按照父親的授意,了解到了省人民醫院使用氯化鈉注射液的情況,并著手聯系銷售商。她通過丈夫劉某的舅舅鄒某與湖南省藥材有限責任公司業務員張濤商談后,確定由張濤為省人民醫院配送江蘇無錫華裕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氯化鈉注射液,按每瓶0.2元提取回扣。然后,屈全福開始利用職權將張濤代售的生理鹽水順利進入省人民醫院藥劑科。自2002年8月9日到2005年6月20日,3年多的時間里,由張濤經手銷售到省人民醫院的生理鹽水合計122.5780萬瓶,屈全福從中收受回扣22.7656萬元。
“當時,醫院里確實需要鹽水,隨便哪個做都是一樣的,都需要鹽水,他的價格相對來說還算比較便宜的,質量也有保證,我當時認為這筆錢沒什么問題,不知道這是犯法,”屈全福這樣解釋他當時的舉動。
“物業外包”進一步滿足貪欲
醫院就像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藥劑只是小小的一塊,還有很多“油水”很足的地方等待屈全福去“挖掘”。湖南省人民醫院建筑面積10.7萬平方米,年門診量50萬人次,住院病人近2萬人次,因此,醫院的食堂也成為很多人覬覦的發財目標。為了能夠長期地承包醫院食堂,2003年、2005年1月承包人朱某兩次送給屈人民幣共12萬元,以此感謝屈全福在承包醫院食堂中給予的關照。對于這一事實,屈全福也供認不諱。
2004年,省人民醫院決定對外發包醫院物業管理,長沙多家單位參與競標。吉利公司總經理屈祖強為了能達到中標目的,多次找到院長屈全福,請求幫忙,并承諾給予其好處。“我們就好處費談妥后,他(屈全福)便指示小女兒屈恰出面運作。”屈祖強向檢方這樣供述。
2004年11月某休息日的上午,在屈怡在場的情況下,屈全福與屈祖強議定了承包的價格、承包期限以及按承包價的10%給予屈全福做好處費等事項,并告知屈祖強由其女兒出面代與其聯系。此后,屈怡成為父親受賄工作的秘書,多次替父親“出面”,于2004年12月下旬,在長沙鐵道學院附近收取屈祖強好處費19萬元。事后,屈全福悄悄地向屈祖強透露了標的價,吉利公司如愿中標。合同簽訂后不久,屈怡再次替父親收取好處費25萬元,兩次合計44萬元,都是由屈怡替父親收取的。
此外,據承辦此案的長沙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03年春節,省人民醫院原采購中心黃某為能夠如愿繼續擔任主任職務,送給屈全福價值人民幣5000余元的手表一塊;2005年春節,為感謝屈全福提拔,黃某在拜年之際,再次送其價值人民幣5000余元的黃金首飾一套。2004年北京某公司在向省人民醫院銷售“綠激光”系統治療儀時,在屈全福辦公室向其行賄2.5萬美元。
“我將收受的賄賂和平日過年過節的違規收入,連同我和妻子的合法收入共計300余萬元混在一起,有的存在了妻子的戶頭上,有的存在了借別人身份證開具的戶頭上。”屈全福坦白。“百佳院長”成為“階下囚”
法庭經審理認定,屈全福在擔任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糾合其女屈怡或單獨收受王望生等6人財物折合人民幣1125723.5元。
紙是永遠也包不住火的,雖然屈全福有著曾經廉潔的形象做幌子,終于還是東窗事發,不僅留下個“晚節不保”的名聲,還牽連了自己年輕的女兒。2005年10月24日,湖南省紀委對屈全福進行“雙規”。同年11月28日,屈全福因涉嫌受賄罪被刑事拘留。2006年12月15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屈全福受賄112萬余元,一審判其有期徒刑10年,曾經風光無限的“百佳院長”終于淪為了階下囚。
面對可以料想的后果,屈全福在法庭上表情很復雜,一念之差,卻成為了眾人唾棄的“罪人”,尤其是對不起被自己所害的女兒,他老淚縱橫地說:“平時的信息、手機都由她掌管,由于我不好出面,所以她幫忙收錢,也犯了大錯。她還年輕呀!是我對不起她啊!”
由一個受人尊敬的“清廉院長”淪為人們唾棄的腐敗分子,屈全福的經歷令人痛惜。然而他的受賄經歷更加值得我們深思。近年來因為“59歲現象”紛紛落馬的高官絡繹不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曾為國家和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的官員,在即將失去權力的時候,感到了危機感,心理的不平衡讓他們喪失了理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病受賄”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是同情和寬恕受賄者,還是應該思索我們的醫療制度存在著怎樣的弊端呢?
編輯: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