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一年來,常委會在中共浙江省委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按照建設“法治浙江”的總體要求,較好地完成了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為推動浙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出決議:建設“法治浙江”
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明確了新時期民主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省委作出建設“法治浙江”的決策,這是推進我省民主法治建設的戰略舉措。常委會及時作出了建設“法治浙江”的決議,進一步理清人大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新思路、新任務和新要求。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作用,行使好立法、監督、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和選舉任免等各項職權,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法治浙江”的重要內容。
——摘自《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建設“法治浙江”的決議》
工作監督:提高針對性實效性
常委會按照省委“四位一體”的總體工作布局,緊緊圍繞“十一五”規劃的實施,依法開展各項工作監督,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一年來,常委會先后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全省經濟形勢、建設文化大省、發展服務業等專項工作的報告;聽取和審議了省高院和省檢察院關于“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了對省民政廳廳長的述職評議工作。
立法工作: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常委會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和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堅持把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立法工作的著力點,不斷擴大立法民主,完善立法工作機制,立法質量又有了新的提高。一年來,常委會共制定了15件地方性法規,審查、批準了杭州和寧波兩市報批的法規17件。
為了提高立法質量,常委會在提出立法項目、制定年度計劃、起草法規草案、調研征求意見、法規審議修改等各個環節,堅持行之有效的制度,研究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推進立法工作的公開化、民主化。
法律監督:推進安全生產
常委會從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加強對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推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尊嚴。去年,常委會采取統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以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為重點,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
代表工作:更加規范
代表工作是常委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去年,常委會制定了代表議案處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代表議案的要求,規范代表議案處理程序;制定了閉會期間代表活動的若干意見,規范了代表活動的主要內容、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
制度建設:提高履職能力
常委會把加強理論與法律學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召開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舉辦法制講座等形式,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總結實踐經驗,不斷增強做好人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依法任免:增強法制意識公仆意識
一年來,常委會任免了67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7位擬任干部進行了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增強任命干部的法制意識和公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