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最不喜歡張三貨,小時候淘,打架竟然把比他大5、6歲的孩子腦袋開了瓢。為聽太原著名評書演員狄來珍的《三俠劍》,逃學十多天;用木頭削了把樸刀,練武術,想成為俠客,抱打不平,伸張正義;彈玻璃球,不回家吃飯,小手黑亮黑亮,冬天裂的大口子像小孩嘴;光屁股下汾河摸魚撈蝦,一天也不著家。為了張三貨的不長進,父親沒少打他,有時甚至氣得用皮帶抽。張三貨嘴硬,就是不認錯。父親哀嘆道:“看來也不是上學的料,回老家跟他奶奶學種地吧。”別以為小孩兒不懂事,從此他就認定父親不喜歡他。
可是奶奶也管不了張三貨這個天生的野小子,在老家的鄉村小學,為和另一個班爭打草的第一名,差點兒鬧出人命。另一個班打的草本來不如張三貨他們班多,可是非要搶他們班的草。張三貨就躺在另一班的草堆上,一會兒就被草埋起來。放學時奶奶不見張三貨回家,就拐著小腳到學校去找。一問,孫子在草堆里埋著呢!急忙喊人往外刨,刨出來一看,不得了!臉色青紫,上氣不接下氣。掐人中,搗脊背,折騰了一溜夠,張三貨睜開眼:“我們班就是第一!”奶奶一封信寄給兒子:“我管不了你們的寶貝小子,趕快接走。”這樣,三貨又回到了父親跟前接著念書。淘固然還淘,但這小子學習還爭氣,居然鬼使神差考上了大學。但是父子倆見了面很少說話。
彈指一揮間,張三貨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在另一個城市當了大學教師。父親退休多年,去年已經91歲高齡,堪稱人瑞了。平常三貨也就是幾個月寫封信問問,例行公事一般。
去年國慶節期間,三貨請客,一幫人在飯館高談闊論,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鬧到晚上10點多,一高興,喝多了。散席時是實驗室主任扶著他往家走。剛到宿舍區門口,手機響了。三貨一激靈,不祥之兆!腦子像被閃電擊穿一般空了。一聽,果不其然,大哥的聲音:“爹恐怕不行了!”三貨立刻蹲在地上,半晌不吭氣,突然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在靜寂的夜空里震蕩:“爹!兒子不孝呀!”
急忙請假回家奔喪。問:“爹臨終前說什么話了?”
二哥說:“昏迷了好幾天,一句話也沒有說,可是十月三號晚上十點突然清醒了,說:三貨呢?三貨是孝子,會來看我的。我數數,數到1000,三貨就來了。”
“于是,爹就開始數數,聲音很低,但很清楚:‘1,2,3……’一直數到369,一個數字也沒有數錯,眼睛一直睜著。但到了369時,父親沒有聲音了!我們一看,沒氣了……可是,爹沒有合眼呀!”
父親數到369!父親,沒有見到你的三貨,你死不瞑目,你是待見三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