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當前高峰公司發展的形勢看,創新文化建設是公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公司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激勵和培育創新思維、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創建富有“高峰”特色的全新企業文化
常言道,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文化理念和價值體系,就有什么樣的行為規范和發展思路。企業發展到一定的時期和階段,不僅需要文化的支撐,更需要文化的創新,與之相適應。文化的創新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高峰公司領導班子高舉創新的旗幟,力倡企業文化創新與樹立科學發展觀和與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相結合,并滲透到企業發展史上的第二次艱苦創業之中,使企業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基礎上,高峰人確立的發展戰略目標是:以RMP創新行動綱領,開拓發展領域前沿,創建石油鉆采機具先進制造一流基地,謀求更新更快發展,努力將高峰公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創新型的能源機具供應商和服務商。同時凝煉出了高峰精神:艱苦奮斗,敬業創新。這是高峰強化企業文化創新的結果,也是高峰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以創新文化建設推動企業戰略調整
近兩年來,創新文化建設在高峰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為全公司上下的共識。公司在觀念更新、目標凝練、體制改革、結構調整、機制創新和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領導班子緊緊抓住調整、加強不放松,切實做好改革、發展工作。第一個調整就是戰略調整。一是抓戰略規劃,明確提出了“努力將高峰公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創新型的能源機具供應商和服務商”的目標;二是抓市場開拓,使公司產品國內銷售覆蓋率已達到95%。產品訂貨量從2001年的5 000萬元上升到2005年的1.3個億。銷售收入從長期徘徊在3 000萬~4 000萬元發展到2005年的7 000萬元。成立不久的公司國際合作部,外貿出口取得零的突破。自營出口到印度、美國、敘利亞、古巴、沙特、伊朗等市場。其采取的營銷策略是:對國內市場實施質量領先型戰略,采取“215”策略;對國外市場實施成本領先型戰略,采取以印度、俄羅斯及中東國家為突破口,提升高峰品牌知名度,逐步向歐洲、北美及世界其它國家滲透的策略。第二個調整就是組織、人事制度調整。按照“精干、優化、高效”的原則,進行了定編定崗,并對中層干部、一般工作人員實行競聘上崗,其中中層干部由原來的56人減少至36人,機構由原來的22個減少至17個,輔助人員減少近100人。不僅促使了觀念的進一步轉變,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達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的。第三個調整就是產品結構調整。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在強化研發手段和能力的同時,改變新產品開發策略,選擇重點,實現重點突破,保證新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幅度達到20%以上;二是通過成功申報省級技術中心工作,進一步抓好技術中心創新體系建設;三是出臺了《關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質量攻關實行項目負責人制度的管理規定》,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使創新與科研形成良性互動,使科學精神和正確的價值觀融入科研人員的自覺行動之中;四是致力于新工藝、新技術的鉆研應用,目前已擁有多項專有核心技術;五是積極從事井下工具國家標準的制定起草和專利申報工作;六是與各大專院校、工程技術服務中心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第四個調整就是設備和技術改造調整。一是改造、調整生產線;二是成功申報了石油機具擴能改造項目。同時,進一步在建章立制、機制轉變等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以“創新無止境,拼搏正當時”推動創新文化建設的深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當前經濟社會轉型以及企業轉型升級的形勢,公司領導班子成員能深刻地認識到:“創新無止境,拼搏正當時”,“622”戰略目標第二番實現的根本就是創新,也就是企業要開始的第二次創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根據“短板理論”和“蝶變理論”的原理,提出了RMP創新行動綱領。RMP創新行動綱領,就是圍繞高峰公司的技術、市場、生產和基礎管理等主要工作,爭取通過18個月的運行,將產品從“高峰制造走向高峰創造”,將企業從單純的供應商向既是供應商又是服務商轉變,提高整體競爭能力,擴大規模,快速發展,并開辟一片“藍海”。“藍海”戰略則是以創新為中心的戰略,強調的是尋找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的市場空間和全新的商機,即通過開發新的思維來創造新的改變。所以,在創新中活動,第一創新是研發體系。在這里,要認識到自主創新不是說全是自己搞,核心是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主要衡量指標是專利擁有量,同時專利注冊地方應是能最大發揮效益的地方。國際專利和國內專利含金量是不一樣的。目前,高峰已將科技開發公司、國際合作部前移至貴陽,主要承擔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開發項目,利用前移平臺,拓展空間,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企業服務。研發要建成開放式的體系。第二創新是市場運行模式。國內市場要摒棄原有的運行模式,既要做營銷,也要做技術支持、售后服務和維修,要向服務型轉變,要加強維修力量,這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高峰利用阿曼項目的契機,在向美國國民油井公司學習中,逐步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并做好對標工作。第三創新是生產組織方式。利用“高峰”品牌優勢,以“小核心、大協作”的思路,形成石油機具產業鏈,積極培育關聯企業,使其成為“為我所用、為我服務”的“捆綁式”利益共同體,并統一以高峰公司的標準進行認證和驗收,同時指導其技術改造和生產,從而擴大產品配套能力,進一步提高合同履約率。企業內部在進一步挖掘生產潛能,解決加工瓶頸問題方面,通過機制創新,推動人員觀念轉變,確保急重加工任務的完成。
創新文化理念,在新的制高點追求進步與發展
對于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以及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國企為什么要搞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記得盛田昭夫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創新才能生存。當然,創新有風險,創新可能會失敗,但如果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的話,就必須勇敢地承擔起創新的風險。目前,在整個石油機具行業,基本上都是“單兵作戰”,未能形成“集團軍作戰”,大多數企業在國內市場只能是相互“蠶食”,而未能撼動國外大公司的“霸主”地位,并且在國際市場上也難以與國外大公司進行競爭和抗衡。為此,整合石油機具資源迫在眉睫。因此,學習和借鑒國外企業成功的經驗,探索和建立新的機制,推行不同形式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使各種機制并存,齊頭并進,形成多元化格局,才能有利于企業發展。高峰加強組織機構的調整和人力資源的機制創新,注重科研機構向扁平化發展,達到高效、充滿活力的目的,無論是在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儲備方面,還是在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等方面,運用新方法、新舉措,努力使企業真正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黨政攜手肩負起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公司黨委通過多種形式,在員工中開展生動活潑的企業文化理念的宣傳活動,使廣大員工充分認識創新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覺地參與創新文化建設,推動創新文化建設深入健康地發展。公司建立了以黨委書記和總經理為主任、副總經理和各主要職能部門領導為委員的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形成齊抓共管、全體員工積極參與的創新文化建設工作體系。通過精心策劃,制訂了《貴州高峰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2010年企業文化建設規劃》,把創新文化建設規劃列入到高峰公司的整體規劃之中。同時,圍繞機制創新,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始終堅持把企業體制創新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企業進步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如針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改革用人機制,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準繩,建立了報酬收入憑業績、憑貢獻的新機制;在改革用工制度上,建立了優勝劣汰的用工新機制;在體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方面,推行了項目負責制,讓能夠率先創新的人和其他一般能力的人之間在分配收入上拉開明顯的差距等等。在強化企業文化建設中,努力把干部員工的凝聚力轉化為生產力。如在員工中掀起傳唱《高峰之歌》的熱潮、開展企業文化理念征集和各類體育活動,編輯出版《今日高峰》報,制作公司《員工文化手冊》和電視宣傳片《展翅高飛的雄鷹》,制作企業文化宣傳橫幅等。凸顯堅持與時俱進、堅持改革創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企業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