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發展紅星物流打造長株潭一流物流園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礎上,針對物流園區的功能提出了發展紅星物流園區應該選擇的開發與建設模式,進而提出相關對策以保障紅星物流園區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長株潭;紅星物流;物流園區;功能及實現
中圖分類號:F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5-0040-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Hongxing Logistics Center and making Chang-zhu-tan to be a superior logistics park area,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model that how Hongxing Logistics Center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function of logistics park area. Further proposals on the related measures to protect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ongxing Logistics Center are also made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hang-Zhu-Tan; Hongxing logistics center; logistics park area; function and realization
在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過程中,大規模和相對集中的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是為了發展物流本身,往往會涉及物流運作、交通運輸組織、信息組織、產業整合和城市功能開發與調整等綜合性方面[1]。因此,有關專家認為,物流園區的發展將極大推動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的綜合發展。創新發展紅星國際物流打造長株潭一流物流園區正是適應這一發展而來的。
1發展紅星物流打造長株潭一流物流園區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
1.1必然性分析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必須以物流的一體化為前提,而充分發展紅星物流,把其打造成長株潭經濟區域一流的物流園區,將是構造湖南現代物流、加快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點睛之筆[2]。
(1)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這既是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經驗,也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發展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必然呼喚物流航母的開啟,長株潭城市群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取決于物流的發展。
(2)中部崛起戰略必然要求。紅星物流作為一種“商圈”型物流的崛起,必須有強有力的物流支持。主要是以市場為導向,市場帶動產業,市場推動消費,物流拉動市場。它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城市居民消費供給物流園區,而且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的“集聚效應”和“裂變效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流通業態的創新,將對長株潭一體化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中部崛起的一架航母。
總之,物流園區對物流組織管理節點進行相對集中建設與發展,依托相關物流服務設施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改善企業服務有關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購及便于與消費地直接聯系等活動具有必要性。
1.2可行性分析
(1)園區已經具備一定規模。正在建設并部分竣工的湖南長沙紅星國際物流中心,計劃用地3 069畝,投資19億,將五倍放大于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規劃8個功能區,即農博會展中心,農產品交易中心,科技發布中心,商品交易中心,倉儲配送中心,現代農業觀光、休閑娛樂中心,星級酒店,住宅小區等。規模宏大,功能齊全。目前,該物流中心正在發展階段,初露鋒芒,即將成為湖南省規模最大的物流中心。如果說構建長株潭城市群意在打造湖南經濟發展“火車頭”的話,那么紅星物流的崛起則打造了這個“火車頭”的強勁動力[3]。
(2)物流園區帶動作用很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各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和相互作用錯綜復雜,物流產業就是維系這個關系的紐帶,連接社會經濟的各個部分并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現代物流可以認為是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動脈系統,甚至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現代物流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第三產業的現代物流園區,可以帶動城市經濟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可以認為,物流園區是一種推進型產業。在物流園區成為推進型產業,促使所在城市形成增長極的初級階段,城市和周邊地區的差距會拉大,但從長遠來看,一方面物流園區的經濟效應會向周邊地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按照經濟發展規律,累積性集中成長并不會無限制地進行下去,一旦經濟要素和經濟活動在成長極城市不斷擴大和聚集,將會產生聚集不經濟,進而促使經濟要素和經濟活動的分散,促進周邊區域的發展,進而達成其物流園區所在城市和周邊區域的經濟均衡化,促進整個區域經濟相對均衡發展,形成“涓滴效應”。
(3)區位優勢明顯。物流園區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面比較完善,物流服務功能較為齊全,從而確保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物流運作效率和水平,這正是經濟進一步上臺階發展的重要的基礎。紅星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紅星國際物流中心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政策優勢、正在發展壯大硬件優勢,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物流園區建設和發展,可將紅星國際物流中心打造成為長株潭經濟區域一流物流園區,使其在長株潭區域經濟的發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為長株潭區域的經濟發展乃至湖南的經濟騰飛奠定基石[4]。
2發展紅星物流打造長株潭一流物流園區的功能及其實現途徑
按照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規律,城市規模越大效益越高的原則,湖南省要變農業大省為經濟強省,必須要把足夠大的中心城市或區域實力足夠強的城市群在經濟上聯為一體,起到支撐和拉動作用。所以以湖南省現有的實力和城市規模看,任何一個單獨的城市都不足以當此重任,而實力在全省靠前的長株潭三市實現經濟一體化將帶領湖南走進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作為推進型產業的物流園區將在長株潭區域經濟體系中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
2.1物流園區功能分析
(1)完善區域物流體系。物流園區將集長株潭經濟區域中的市場信息、現代倉儲、專業配送、多式聯運和市場展示及交易于一體,面對的客戶廣泛、服務輻射半徑大,規模大,配套服務的綜合性強。同時,將區域內的眾多物流企業聚集在一起,實行專業化分工,既避免重復投資,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物流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長株潭經濟區域的產業運作的配套化和系統化,實現區域物流功能的集約化。
(2)區域經濟開發功能。物流園區在長株潭區域經濟體系中的經濟開發功能首先體現在物流基礎設施及經營所產生的經濟開發上。物流園區一般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進行建設,具有較大的規模,一般占地在千畝之上。因此,物流園區的開發和建設,將因在長株潭區域的大量基本建設投入而帶動所在地區的經濟增長。此外,加快物流園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改善長株潭區域物流發展環境及基礎條件,培育物流產業將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物流園區將因帶動物流業發展而產生長株潭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開發出新的經濟發展領域。
物流園區除具有自身的經濟開發功能外,還具有支持長株潭經濟區域中產業經濟的開發功能,主要原因是物流園區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面比較完善,物流服務功能較為齊全,從而確保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物流運作效率和水平[5],這正是經濟進一步上臺階發展的重要的基礎。物流園區除具有自身的經濟開發功能外,還具有支持長株潭經濟區域中產業經濟的開發功能。
2.2功能的實現途徑
(1)紅星物流模式的選擇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物流園區應存在于經濟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工業、商業組織的中心地區,從區域經濟關系及經濟組織特點、物流的發展趨勢和物流園區的總體功能考慮,中心城市應需要相應的物流組織功能區,即規模化的物流園區。根據國內外與物流園區功能相同或相當的物流基礎設施開發建設的經驗,中心城市物流園區在發展模式上可能的選擇有4種,即經濟開發區模式、主體企業引導模式、工業地產商模式和綜合運作模式。由于物流園區項目一般具有較大的建設規模和涉及經營范圍較廣的特點,既要求在土地、稅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在投資方面能跟上開發建設的步伐,還要求具備園區的經營運作能力的保證,因此,單純采用一種開發模式,往往很難達到使園區建設順利推進的目的,必須對經濟開發區模式、主體企業引導模式、工業地產商模式等進行綜合使用。作為紅星物流發展筆者認為,應該選擇綜合運作模式即指對上述的經濟開發區模式、主體企業引導模式和工業地產商模式進行混合運用的物流園區開發模式。
(2)物流園區的開發、建設模式分析
關于物流園區的開發和建設模式,盡管存在是否需要政府介入,建設、運營、投資采用何種機制方面的爭論,但從園區發展的良好勢頭看,爭論并不影響物流園區的開發和建設,根據2004年的資料分析,物流園區開發和建設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雖然總體上是政府支持、企業合作和市場化運作的基本模式,但通過分析,在具體涉及到某個物流園區時,還是存在具有不同特點的開發和建設模式。一是政府投資或政策支持下的開發和建設模式。主要是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政府部門以基礎運輸、倉儲等設施的投資支持園區的建設,以及城市政府以土地優惠、既有設施資源整合和置換等方式支持物流園區的建設,并通常由具有政府背景或授權的企業進行開發建設和建成后的運營。二是企業合資、合作的開發和建設模式。企業合資、合作的模式在目前的物流園區建設中是較為普遍的模式,通常由商貿流通控股企業、大型工業制造企業、骨干交通運輸與儲運企業發起,獨立完成或通過招商引資共同開發和建設,然后吸收社會商貿流通企業、零配件供應企業、運輸及倉儲服務企業、專業化物流企業加盟。筆者認為紅星物流園區的發展應該走兩種模式結合、永續發展的道路。
3創新發展紅星物流園區打造長株潭一流物流園區的對策分析
3.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規范布局。以合理的市場定位為立足點,以突出功能為亮點。由于物流園區的規模較大,影響的范圍較廣,可與長沙市人民政府商議制定園區發展規劃,以期與市政規劃相一致,紅星物流園區的建設應該向長沙市的城市邊緣帶,三環線外或長株潭三城市之間的主要干道發展,公司必須組織有關專業人士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及論證,摸清了市場情況,使園區的開發建設符合市場規律;積極借鑒國內外在物流園區規劃方面的成功經驗,并引入較為先進的物流理論和管理手段,與國際接軌,以適應物流發展的國際化趨勢。
3.2加大投入力度,重視招商引資。加快紅星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即打造紅星物流園區基礎平臺,以此來完善園區的投資環境:在紅星物流園區的建設中,必須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的重心,精心打造園區的軟硬件環境。道路、水電、燃氣、通信等必須通暢;園區配套設施(娛樂等)也必須完善;必須建立園區信息平臺,完善園區信息服務功能;必須成立貨運服務站、物流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和綠化公司等實體公司,力爭為園區進一步發展打造一個優良的軟硬件環境。以提高紅星物流園區運營成本為根本,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在園區招商過程中,必須制定招商企業的經濟效益標準、建設標準和就業標準。并按此標準嚴格監督、控制進入園區的企業的建設質量;始終應該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效率的要求來開展招商活動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爭取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物流企業,充分發揮其客戶資源優勢和帶動輻射作用,推動長株潭區域乃至全省的經濟發展[6]。
3.3加強園區管理,打造園區品牌。建立健全的紅星物流園區管理體系,以實現物流園區管理體系的科學化、規范化、保證園區健康有序的發展,成立物流園區專家委員會,負責對紅星物流園區的進行產業發展科學指導和研究。樹立紅星物流園區品牌形象,走品牌化發展的道路:在紅星物流園區經營理念上,著重樹立品牌經營的意識,圍繞品牌打出紅星物流園區的宣傳牌、競爭牌,使紅星物流園區走上一條品牌化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唐納德 J. 鮑爾索克斯, 戴維 J. 克勞斯. 物流管理: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2] 柳思維. 省域經濟與產業發展[M]. 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5.
[3] 鐘光榮. 長沙紅星實業公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 2004.
[4] 張開宏,劉明娟,陽政. 紅星顛覆行動破局長沙商業核心裂變[N]. 長沙晚報,2004-12-22.
[5] 李威. 通州物流產業園區的發展思路及思考[N]. 經濟參考報,2004-04-14.
[6] 王小杰. 長株潭產業一體化規劃研究[N]. 長沙晚報,200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