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菜是我國的傳統菜肴,同涮鍋、火鍋一起并稱為“三鍋菜”。砂鍋菜的歷史悠久,在各地運用十分廣泛。它作為一種多湯菜肴,能較好地保存菜肴的色、香、味,在烹調方法上重點是火力變化,先用大火,再用小火,經過較長時間的制作,使之具有主料酥爛,軟嫩可口,湯汁鮮美的特色。砂鍋菜的品種很多,風味各異。筆者在此結合川菜烹調技法,將原料配料略作變化,推出四款制作簡單的創新砂鍋菜。
一、泡蘿卜砂鍋魚
用料:鯉魚1條(約重500克),泡蘿卜60克,雞蛋清1個,姜末、蒜末、蔥花各5克,料酒15毫升,香油5毫升,干淀粉25克,精鹽3克,胡椒粉2克,奶湯2000毫升。
制法:1、將鯉魚宰殺,去鱗、鰓及內臟,然后批下魚肉,在清水中洗凈血水,再批成薄片;魚頭從中間劈開,洗凈;泡蘿卜切成同魚片大小相當的片待用。 2、砂鍋洗凈,加入奶湯,下魚頭、泡蘿卜、姜末、蒜末、料酒、鹽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煨至魚頭熟。3、將魚片逐一粘上用雞蛋清、鹽、干淀粉拌勻的糊,一一下入砂鍋,待燒開后,撇去浮沫,用小火再煮兩分鐘,加入胡椒粉、蔥花,淋香油,將砂鍋放入盤中上桌即可。
特點:魚肉細嫩,湯鮮味美。
注:用剛泡不久的泡蘿卜制作,陳年泡蘿卜不宜制作,因酸味太重。
二、砂鍋魚皮
用料:水發魚皮450克,蒜苗50克,西蘭花100克,干辣椒2個,花椒3克,豆瓣醬20克,精鹽10克,蔥白節15克,醬油5毫升,味精2克,色拉油100毫升,雞湯750毫升。
制法:l、將水發魚皮洗凈,改刀成4厘米見方的塊,西蘭花洗凈,撕開成朵,干辣椒、花椒用油50毫升熬煉成辣椒油,豆瓣剁成細末,用50毫升油炒香裝碗,雞湯過濾一下待用。2、砂鍋洗凈,加入雞湯,用大火燒開,加人豆瓣、蔥白、鹽再燒開,撇去浮沫,下蒜苗、西蘭花、醬油煮幾分鐘,放入魚皮、辣椒油、味精煮出香味時,端入托盤上桌。
特點:細嫩鮮美,微辣香醇,口味獨特。
注:此味與川味相似,但又有區別。不喜愛辣者可以不用辣椒等,用姜和胡椒粉代之。
三、砂鍋苕粉
用料:紅苕(紅薯)粉條250克,豬肉100克,芽菜50克,精制油40毫升,精鹽10克,雞油10毫升,胡椒粉2克,味精3克,肉湯1000毫升。
制法:1、將豬肉100克剁成肉末,同芽菜用精制油炒成肉臊,苕粉用水發好待用。2、砂鍋洗凈,放入肉湯用大火燒開,下精鹽、胡椒粉、紅苕粉條煮入味,下味精,舀入肉臊。淋入雞油,砂鍋入盤上桌,吃時攪勻。
特點:咸鮮味美,軟滑利口,亦飯亦菜。
注:用稍寬的紅苕粉條制作。
四、砂鍋鴨舌
用料:鴨舌300克,熟鵪鶉蛋10個,海帶50克,蔥50克,鹽4克,胡椒粉2克,料酒10毫升,味精3克,姜 15克,雞油5毫升,湯500毫升。
制法:1、將鴨舌入開水中汆一下,撈出瀝干水,海帶用清水泡發,洗凈切成絲,姜洗凈拍破,蔥切節待用。2、砂鍋置火上,加入湯、鴨舌、海帶煮開,撇去浮沫,下姜、鹽、胡椒粉、蔥煮20分鐘,再下鵪鶉蛋煮開,淋入雞油,放味精,將砂鍋入盤上桌即可。
特點:味道可口,質地醇香,營養豐富。
注:市場的鴨舌多用堿發,應入水多汆幾次,以便去掉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