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7日,《董事會》雜志主辦的第三屆(2006)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此次頒獎典禮包括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峰會和頒獎晚宴兩個部分。
下午13:40,第三屆(2006)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峰會正式召開,本次峰會以“全流通時代下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建設”為主題,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先生,海通證券董秘、總經理助理、并購融資部總經理金曉斌先生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全流通時代下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建設問題。
胡汝銀先生的演講題目是《資本市場發展新階段與上市公司董事會建設》,胡汝銀認為,中國股市已進入新的階段,主要表現在其呈現的市場化、國際化和專業化等特點,這樣的狀況使投資者面臨更嚴厲的市場,上市公司必須依賴良好的董事會,締造公司的長期管理優勢和競爭優勢:上市公司在競爭性產品與服務市場、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勝出,才能做強做大。
巴曙松先生發表了題為《尋求全流通時代上市公司市值溢價的道路》的演講。他指出,股權分置改革將中國資本市場帶入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結構性市場制度變革中。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后,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更趨于一致,上市公司的經營目標必然會逐步從凈資產轉向為股東價值最大化,其角色定位也相應轉變為全體股東管理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平臺。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將逐步取代凈資產成為后股權分置時代的關鍵詞之一。從發展趨勢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必然成為全流通環境下上市公司必然面臨的重要新課題。對自己的觀點,巴曙松一一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海通證券董秘、總經理助理、并購融資部總經理金曉斌先生發表了題為《上市公司的董事及高管所面臨的法律責任風險及防范措施》的演講。金曉斌說,隨著我們國家法制的完善,公民的維權意識得到強化,使得上市公司的董事和高管有了更多法律上的責任和約束,在這一狀況下,如何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峰會之后,第三屆(2006)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頒獎晚會拉開帷幕。此次“金圓桌獎”評選依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公信的原則,由南京大學企業家研究所根據公司業績、董事會結構、董事會行為、董事會行為績效、董事會對股東利益的盡責、外部機構對董事會行為的評價等多樣指標,從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選出前100名候選名單,然后再根據有關省市上市公司協會等方面的社會評價,綜合評選出本次“金圓桌獎”的最佳董事會10名和優秀董事會20名,同時,《董事會》也給為中國董事會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評出了四個單項獎。
中化國際獨立董事王巍獲得了“最具影響力獨立董事”獎,“董事會建設特別貢獻獎”被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摘得,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獲得“最具戰略眼光董事長”獎,“最具社會責任董事長”獎項獲得者是中化國際董事長羅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