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伊拉克特別法庭判處絞刑,到12月26日薩達姆的上訴請求被終審法院駁回,再到12月30日薩達姆被突然絞死,兩個月來薩達姆一直是伊拉克媒體和世界輿論持續關注的焦點人物#65377;其實從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抓獲之日起,世人就已經估計到了他難逃一死的可悲下場,可事到臨頭,還是有人希望看到其他結局的出現#65377;薩達姆死了,他留下的“精神遺產”卻不會即刻消失#65377;今天在伊拉克層出不窮的暴力仇殺場面以及世人對薩達姆的愛恨情結,都將長期保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65377;
暴力仇殺導致因果報應

位于兩河流域的伊拉克,雖說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卻一直盛行暴力仇殺的政治文化#65377;在過去的20世紀,有多位政治領導人在政權更迭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65377;1958年卡塞姆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了費薩爾王朝,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65377;政變軍人將年僅23歲的國王費薩爾二世#65380;攝政王阿卜杜·伊萊哈#65380;首相努里·賽義德以及部分王室成員統統槍斃#65377;1963年伊拉克再次發生政變,卡塞姆自己也被政變軍人抓住槍殺#65377;
1968年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領導復興黨政變成功,薩達姆不久被任命為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成為貝克爾的副手#65377;為了鞏固復興黨的統治,貝克爾和薩達姆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抓捕“間諜”運動,一批猶太人#65380;基督徒和穆斯林被誣陷為“第五縱隊”而遭到處決#65377;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退休,42歲的薩達姆接任伊拉克總統一職#65377;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薩達姆上任伊始便展開了政治清洗,將革命指揮委員會1/3的委員打成“叛徒”,短短幾周就有500多名復興黨高級官員被殺害#65377;薩達姆任人唯親唯忠,特別重用本家族的成員,對于來自家鄉薩拉丁省提克里特市的遜尼派穆斯林總是另眼相看#65377;薩達姆一手建立了伊拉克秘密警察,對于那些反對薩達姆或對薩達姆心懷不滿的伊拉克人進行跟蹤#65380;監視#65380;威脅#65380;迫害乃至暗殺#65377;薩達姆心狠手辣,對待政敵從不心慈手軟,哪怕是對自己的親屬也不例外#65377;
1995年8月7日,伊拉克軍事工業部長侯賽因·卡邁勒,自稱不滿薩達姆任人唯忠的政策和低下的辦事效率,與其胞弟薩達姆·卡邁勒上校一起逃到約旦,在伊拉克政壇引起了強烈反響#65377;卡邁勒兄弟倆身份特殊,不僅分別是薩達姆的堂兄弟,而且分別是薩達姆大女兒和二女兒的丈夫#65377;薩達姆的這兩個女兒帶著她們的孩子一同隨丈夫叛逃到約旦#65377;侯賽因·卡邁勒在約旦向國際原子能機構#65380;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泄露了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相關機密,使國際社會增加了對伊拉克的制裁壓力#65377;為防止他們泄露更多的秘密,薩達姆通過中間人保證寬恕他們的過錯,引誘他們重新返回伊拉克定居#65377;1996年2月20日,卡邁勒兄弟倆剛一返回伊拉克,就被逼迫與薩達姆的兩個女兒離婚,三天后兩人以“叛國罪”被安全部隊殺死#65377;在處理兩個女婿的問題上,薩達姆完全不顧兩個女兒的感受#65377;
薩達姆對待親人毫不留情,對待外人尤其是什葉派穆斯林和非阿拉伯民族——庫爾德人更可想而知#65377;1982年7月8日,薩達姆和他的車隊經過巴格達以北大約64公里的杜賈爾村時遭到了槍擊,事后薩達姆下令嚴厲報復這次暗殺企圖,派出安全部隊抓了杜賈爾村687人,全都是什葉派穆斯林,最終判決其中的148人死刑,并將400多人流放到了靠近沙特阿拉伯邊界的一些地區#65377;1988年3月16日,為了對付靠近伊朗邊界的庫爾德人起義,薩達姆下令對哈拉巴賈鎮動用化學武器,結果毒死了大約5000名庫爾德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65377;薩達姆政權對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的殘酷鎮壓帶來了極其嚴重的政治后果,迫使他們與薩達姆政權長期為敵,并最終在2003年美軍占領伊拉克時站在了美軍一邊#65377;
2003年4月薩達姆政權垮臺后,只占總人口約20%的遜尼派穆斯林從此失去了政治上的優勢地位,而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在美軍的扶植下執掌了戰后伊拉克重建的主導權#65377;在伊拉克歷史上一直存在著的#65380;并且在薩達姆時代被嚴重加劇的暴力仇殺風氣,迅速在伊拉克全境蔓延#65377;特別是在2005~2006年,什葉派武裝與遜尼派武裝人員之間的教派仇殺#65380;遜尼派武裝與庫爾德武裝人員之間的民族仇殺幾乎失去控制,伊拉克已經接近內戰的邊緣#65377;薩達姆時代暴力仇殺的惡劣精神遺產,開始顯現出巨大的破壞力,甚至薩達姆本人也遭到了因果報應#65377;
本來薩達姆被指控犯有戰爭罪#65380;反人類罪和種族屠殺罪三大罪種,具體罪名達14個之多#65377;但此次伊拉克特別法庭直接以反人類罪判處薩達姆絞刑,具體罪名就是1982年的杜賈爾村案#65377;薩達姆不曾想到,當年企圖暗殺他的正是今天伊拉克的執政黨——伊斯蘭達瓦黨,前總理賈法里和現總理馬利基都是該黨的領導人#65377;據媒體報道,本來美國政府希望對薩達姆執行死刑的時間再推遲兩周,但是馬利基堅決要求盡快行刑,于是在遜尼派穆斯林歡度宰牲節假期的第一天薩達姆就變成了什葉派復仇的祭品#65377;當時在行刑現場看熱鬧的還有什葉派激進宗教人士穆克臺達·薩德爾的追隨者,他們一邊看著薩達姆垂死一邊高喊薩德爾的名字“穆克臺達”#65377;
薩德爾家族與薩達姆懷有深仇大恨,他的父親大阿亞圖拉穆罕默德·薩迪克·薩德爾#65380;他的叔父大阿亞圖拉穆罕默德·巴基爾·薩德爾據稱都死在薩達姆手上#65377;而如今,薩達姆為他當年的殘忍付出了代價#65377;薩達姆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惟一一個被公開判處死刑并被實際執行的前國家最高領導人#65377;
硬漢形象種下愛恨情結
薩達姆主宰伊拉克將近24年,既然有人恨之入骨,自然也有人奉若神明#65377;據報道,薩達姆被絞死后,提克里特的家鄉父老強烈要求將他的遺體埋葬在故里#65377;12月31日薩達姆的遺體下葬在他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的墳墓邊上,成千上萬的遜尼派穆斯林前來吊唁#65377;對于家鄉父老來說,薩達姆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他1957年20歲時加入復興黨,1959年參加暗殺卡塞姆總理的行動#65377;行動失敗后,薩達姆拖著一條負傷的腿逃回家鄉,后輾轉流亡開羅#65377;1964年薩達姆回國后被逮捕和關押,1967年他機智逃跑,1968年參與政變成功,從此平步青云,直到1979年登上權力的巔峰#65377;薩達姆不屈不撓,堅毅果敢,敢做敢為,豪爽仗義,頗有幾分大男子氣概#65377;家鄉父老都為擁有他這個大人物而感到無上光榮和無比自豪#65377;
而薩達姆自己處處效仿12世紀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薩拉丁是庫爾德人,也出生在提克里特,他打敗了十字軍,收復了耶路撒冷,建立了阿尤比王朝,統治埃及#65380;敘利亞#65380;伊拉克#65380;阿拉伯半島#65377;薩達姆一生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爭,堅決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65377;他在2002年對巴解組織政治部主任法魯克·卡杜米承諾,向每一位死于自殺襲擊的巴勒斯坦家庭提供2.5萬美元#65377;薩達姆在臨死前說的最后一句話是:“真主至大!真正的伊拉克民族戰無不勝,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65377;”薩達姆畢生謀求阿拉伯統一,力爭實現復興黨的三大宗旨“統一#65380;自由#65380;社會主義”#65377;他希望完成納賽爾未竟的事業,把阿拉伯人團結起來,實現阿拉伯民族的偉大復興#65377;說薩達姆是一位“阿拉伯民族英雄”,肯定會至少遭到科威特人的反對,但阿拉伯民眾普遍反對處死薩達姆,在內心深處曾經對他寄予厚望#65377;
對于全世界所有反對美國霸權的各國人民而言,薩達姆無疑樹立了一個令人敬佩的“硬漢”形象#65377;他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敢于同美國公開“叫板”的國家領導人#65377;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明知打不過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但是也敢“硬碰硬”#65377;海灣戰爭后,伊拉克遭遇國際制裁,國家實力極度虛弱,即便如此薩達姆仍然敢于同美國玩弄“老鼠戲貓”的游戲#65377;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薩達姆拒絕接受美國的最后通牒,拒絕流亡其他國家#65377;直到被美國突擊隊員逮捕的那一刻,他也不忘鄭重地提醒美軍:“我是伊拉克總統#65377;”此后在法庭上,薩達姆怒斥法官,蔑視對他的審判,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敢于同劊子手相互對罵,展現了一派可殺而不可辱的“英勇”氣概#65377;
薩達姆走了,徹底解脫了,但他留給世人的“愛恨情結”卻不那么輕易解開#65377;恨薩達姆的,會永遠記住他的冷酷無情和殘忍毒辣;愛薩達姆的,會永遠記住他的剛毅頑強和寧折不彎#65377;無論是恨他的還是愛他的,都必須承認這一事實,薩達姆曾是當今最有爭議和最有個性的國家領導人之一#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