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受到許多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焦慮心理、自卑心理、厭倦心理、逆反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和依賴心理。要解決這些心理問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鍛煉他們的學習意志。另外,還要注意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英語學習;心理因素;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7)04-0053-02
據筆者調查了解,當前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焦慮心理、自卑心理、厭倦心理、逆反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和依賴心理,并且,這些問題在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中更為普遍。學生出于各種心理因素,可能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厭倦、畏懼、逃避、輕視等不良情緒。而由于心理及情緒的延伸性及延續性,個體學生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影響其他學生,從而可能會對整體教學產生負面作用。心理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力遠大于智力因素,教師必須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針對不同情況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
1.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年來,隨著研究方法的科學化、系統化與研究角度的多樣化,外語學習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越來越多的調查研究與實驗表明,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性格特征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自信、移情、焦慮等是構成學生學習動力系統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的性格特點及思想情感需要,在科學對待,合理糾正錯誤的同時更要注意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適時、得法的肯定、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起自信,樹立起正確對待缺點、不足和失敗的態度,增強克服移情、焦慮等干擾因素影響的能力??偠灾P注學生情感需要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從容自信地不斷激勵自己加倍努力,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上學習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師可從一開始就向學生說明教師及學生所應承擔的角色。學生從小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教師可在課堂上就學習計劃的制定、時間的運籌、單詞的多種記憶法、語法意識的形成、閱讀和寫作的技巧、聽說練習的途徑等相關話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 從而強化他們的學習策略意識。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自己找材料,設計課堂活動,并對所用的教材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感覺到他們的選擇得到教師的尊重, 同時也讓教師了解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3.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在我國,學習者對待英語學習的態度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中的體驗。對學生的評價仍主要以學習成績的好壞為標準,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應試思想,把應付考試作為英語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注意提醒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流利、熟練地使用英語這一工具為我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服務,即能夠學以致用,以便及時端正學生的思想。眾所周知,興趣乃是學習任何東西最強而有力的激勵。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才能引起積極的創造性活動;只有體驗到在創造中所產生的愉快才能極大地激發起主觀能動性。因此,對事物是否具有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起著巨大作用。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學習者只有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才能自覺、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做到積極思維、踴躍發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引導學生走上英語學習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通過讓學生了解授課目的,重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教學組織的生動活潑性,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使其不斷得到鞏固、加深和提高。在教學中組織比賽,引進競爭意識,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讓學習者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起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就是一種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好方法。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坝H其師,信其教”。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與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師生之間坦誠無拘束的交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有利于降低焦慮感。一旦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圍,師生雙方追求的目標一致,學生就更能體會教師殷切的期望,就會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英語學習是一種既要動腦動手、更要動口動耳的特殊學習。上課時學生身心愉悅地主動配合會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可信賴的教師在學法方面的指導和建議學生更容易接受、采納,課外更愿意去嘗試并在實踐中運用;對其布置的課后作業會更踏實認真地去完成,惟恐因未完成好而影響自己在其心目中的形象。
5.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意志。意志在心理認識轉化為心理行為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學生認識到了學好外語的重要性,也想努力學好這門功課,但由于意志薄弱,學習上一遇到困難,不是知難而進,而是知難而退。因此,教師要善于提供真實可信、“有血有肉”、有遠有近、可學、可以達到的典型榜樣,激發其鍛煉意志的愿望。毛主席說過:“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學習英語必須刻苦,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毅力。例如記憶單詞,必須努力與單詞的不斷遺忘做斗爭,不能唉聲嘆氣、叫苦連天,更不能怕字當頭。同時,教師還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設置關卡和疑難,磨練每個學生的心理意志,增強其對學習成功與失敗情緒的控制能力,促使學生排除內外干擾,提高心理素質。如,在提出每天堅持20分鐘晨讀或背誦每課單詞與基本句型的要求之后,教師應該在不同類型學生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學生,對他們加強督促、指導,使他們先行一步。隨后可以從同一類型學生中各選一名代表在班內開展友誼競賽,形成“看誰意志堅強、持之以恒”的氣氛。這樣,既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不溫不火、死氣沉沉的局面,又鍛煉了學生的學習意志,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梁海霞.大學生英語學習心理問題探析[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3]林莉.大學生英語學習調查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南平師專學
報,2004(3).
[4]賈志浩,劉興亞.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心理探析[J].吉林師范
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5).
[5]朱已泰.試論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心理因素[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1-2).
[6]鄭惠卿.英語學習困難生的心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 .高等農業教
育,2001(5).
[7]李濱.英語學習中的心理因素探討[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4(1).
[8]張懷發.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因素及對策[J].山東教育學院學
報,1999(4).
[9]朱梅紅.影響英語學習的心理因素及對策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
2004(4).
[10]傅民杰.外語學習者成功秘訣[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11]林有祥.感性教學論中的幾個理性問題[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2005(2):73.
(責任編輯:盧艷茹;校對: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