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大批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群體崛起,除阿里巴巴外,慧聰網、買麥王、中商網、全搜網和全球制造網等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紛紛加入,現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已成為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主流方式。但這些開發主體本身就是企業,沒有執法權力,而且存在資源重復建設的問題,所以第三方平臺的構建應由一個有高度權威性、非營利性、有執法權力,能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的為民服務組織來承擔和統一規劃。 這個組織非政府組織莫屬,因而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最佳模式應是“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模式,而不是由企業搭建第三方平臺。對此,可從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保障方面做具體分析。
1.安全認證體系。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使得網上交易的雙方不能面對面交流,只能通過信息溝通,若信息的真實性沒有保障,就會影響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或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如果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可使企業在網上注冊時,不再只是信息的傳遞,而是像現實生活中一家企業的注冊那樣,需要接受企業基本情況審查,獲得合法身份;用戶上網交易前,必須首先成為會員,提交基本資料,獲得賬號,保證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保證交易雙方身份合法的基礎上,規定交易的平臺,要求交易雙方輸入賬號和密碼才能進入交易平臺,以此確保交易行為的可靠性、有效性和不可修改性??梢姡@種認證更具有權威性、可信性。
2.電子支付體系。安全的電子支付體系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銀行電子支付體系的發展是與銀行的信息化密不可分的。這就需要有很高的網絡安全技術作后盾,才能解決銀行的后顧之憂。作為用戶,在使用網上支付功能時,通常也有顧慮,害怕打開的網站是冒牌的銀行網站而泄漏資金賬號和密碼。另外,還關系到商家與銀行的利潤問題,網上支付效率低下,銀行確認支付時間長、收費高、限制多,也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如果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各級銀行可以在平臺上加入鏈接,拓展網上銀行業務;用戶可以借助平臺進行轉賬,方便實現安全有效的網上支付,第三方平臺可以集中區域范圍內的專業技術人員, 保證網絡的安全,用戶也不用再查找各網上銀行的站點,不用再擔心資金賬號和密碼被泄露,由于銀行從技術難題中被解放出來,商家與銀行的利潤分配將更加容易。
3.標準體系。在信息化時代,企業越來越多地依靠信息系統實現運營。各企業應用的信息系統不盡相同,為了實現快速傳遞信息,減少重復性操作,企業首先要解決數據交換問題,制定數據交換標準的需求應運而生。199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W3C推出XML,解決了數據交換的標準問題。但電子商務不僅涉及到企業間的數據交換,更要涉及到企業間業務流程的相互操作,所以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如果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至少可以實現區域范圍內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實現信息的共享,增加交易機會,避免重復勞動,減少人為誤差。
4.信用體系。部分城市的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取得較大的進展,網上信用信息查詢和警示已經實現,但仍然存在問題:內容不夠充實,企業數量較少,系統內信息的共享與查詢尚未實現,尤其是銀行系統的對接無法實現,個人信用查詢系統尚未建立。如果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交易雙方在憑借賬號密碼進入平臺時,相關的信用信息就會顯示,讓人一目了然。當然,信用信息包括網民的選擇和政府部門對其市場行為的監督結果。這樣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5.物流體系。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電子商務的根本保證,也是最接近消費者的環節,配送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電子商務經營的效果、企業的形象和信譽。目前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的特點是比較散、亂、獨立,尚需完善,而電子商務具有跨越空間的特性,信息可以快速傳遞, 但商品實體必須經過物流配送才能到達客戶手里。如果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將區域范圍內的物流供求信息集中在一個平臺,這樣既可以方便網上商店的選擇,又可以降低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減少資源浪費,實現社會資源的整合利用,最優配置,還可以為用戶提供跟蹤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便于企業物流信息化的實現。
6.稅收體系。稅務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由于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在沒有固定場所的虛擬的信息網絡環境下進行的,只有由政府搭建第三方平臺,強制要求電子商務交易必須憑賬號在指定平臺進行,這樣才可以實現對課稅的監管,在對社會實體的身份進行認證的基礎上實現資金賬戶的進出賬監管,以實現公平稅賦,規避逃稅現象。
(收稿日期:200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