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濫用職權,原三九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趙新先作無罪辯護
趙新先,今年4月將度過66歲生日。身為原三九集團董事長,他正在深圳市第三看守所等待一審判決。
一個月前的2月14日,西方“情人節”,距中國農歷新年只有四天,幾乎無人留意到,在刑拘14個月后,趙新先在深圳市羅湖區法院出庭受審。
當天與趙新先一同走上法庭被告席的,還有原三九集團副總裁榮龍章、原三九發展(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14,現更名ST鼎立)總裁張欣戎、原三九汽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達成。四人均因“三九健康城”項目同案受審,被控濫用職權罪。此外,榮、張、陳三人還被控騙購外匯罪。
自2005年末趙新先落馬以來,轟動一時的“三九案”終進入收官階段,參與調查者向《財經》記者表示,三九系列弊案最終落于三九健康城一項指控。
這或許也可從趙新先案的非公開庭審上窺見一斑。
直到開庭一個月后的今天,在羅湖區法院立案大廳的案件查詢系統中,以趙新先為當事人的案號為“(2007)深羅法刑初字第81號”的案件,狀態仍是“庭前準備”。
系列弊案
2004年5月16日,在深圳三九集團總部,時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李毅中宣布趙新先離休。其時,三九集團已經深陷百億元債務危機。但官方對趙的評價仍是“四十年如一日,為中國中醫藥事業,為三九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不過,趙的個人命運并沒有因離職而脫離曠日持久的“三九危機”(參見《財經》2005年第25期“趙新先被拘幕后”)。
2005年初新班子上任后,三九集團隨即進行內部審計,對旗下子公司財務情況進行全面巡檢。同時,在公安部部署下,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及檢察院亦介入偵查,調查揭出多起三九集團下屬企業的貪腐案件。
原三九腦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徐德志,原三九腦科醫院董事長、深圳三九醫院院長崔崇林等首先被“雙規”并刑拘;原三九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長興,亦因挪用公司1030萬元資金炒股被集團免職,后于2006年初被刑拘。
崔崇林、林長興等均出身于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為趙新先創辦南方制藥廠(三九集團前身)時期的追隨者,在三九集團供職多年。
2006年4月,崔崇林、徐德志及徐妻盧月嵐,被廣州市中院裁定在采購一套腦磁圖系統設備案中共同貪污,分別被判7年到14年有期徒刑。
2006年9月,林長興因貪污、挪用公款及受賄罪,被深圳市中院判處20年有期徒刑。涉案的原三九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林文清則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四年執行。
熟悉案件的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當初對崔、林立案調查,均意在“深挖”。但兩人至后期已不在三九集團核心層。如林長興主管的三九物業公司,實際上并未獲得三九集團直接或間接的任何投入,也沒有對口的上級主管公司。
趙新先曾公開表示,三九物業公司可作為林長興的“自留地”由其自己管理。林長興更對外人稱,趙讓其設立三九物業“自生自滅”。
三九健康城案
在對一干下屬公司負責人起訴審判后,三九案調查最終觸動核心層趙新先等人;對趙新先、榮龍章等人的直接調查,則又最終選擇由深圳三九大龍健康城有限公司(三九健康城)切入。
三九健康城項目位于深圳龍崗區,最初由由香港金萬利公司與龍崗坪山鎮政府于1994年合資設立;因外方資金投入不足,之后轉給持香港身份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林清渠。2000年前后,三九集團最終以約5億元代價,從林清渠手中接盤三九健康城。
收購三九健康城的主要操作者是陳達成。他是趙新先的多年心腹,素善經營關系,被拘前任三九汽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在三九集團內,陳除了執掌汽車產業,亦負責部分房地產業務。其個人名下也有多達十數家企業,在香港金融、房地產市場亦頗多出手。
收購交易的外方賣家林清渠素來低調。在趙新先、陳達成等人案發前后,林曾在2005年11月大舉拋售兩只港股——銀建國際(香港交易所代碼:0171)和吉林化工(香港交易所代碼:0368),套現約4億港元。時至今日,外界仍不知曉此次套現的背景,以及是否與三九案相關。
接近深圳市公安局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警方啟動對三九健康城的調查后,陳達成、榮龍章、張欣戎等三名三九核心高管相繼被捕。至2005年12月,趙新先也在北京被拘,未久押至深圳。一周后,林清渠也被拘留。
在2月14日的庭審中,深圳市羅湖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利捷指控稱,趙新先、榮龍章、張欣戎、陳達成四人涉嫌在三九健康城項目中“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當屬“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
所謂濫用職權罪,系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或者不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此外,陳、張、榮三人又被控在收購健康城項目完成后,申購外匯向港商支付款項時有騙購行為,犯有“騙購外匯罪”。據了解,當時支付給港方林清渠的收購資金約為4.7億港元,“騙購外匯”即指在支付這筆港幣的兌換過程中發生的行為。因起訴書至今不曾公開,《財經》記者尚不能獲知上述控罪詳情。
消息人士透露,趙新先的辯護律師為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主任田文昌等。田文昌在刑事律師界聲名素著,曾擔任過原云南省長李嘉廷、沈陽“黑社會”頭目劉涌的辯護律師。
庭審中,四位被告均由律師作無罪辯護。辯方認為,趙新先等四人在向外資收購三九健康城項目時的行為,是“執行領導的指示”,并不存在濫用職權、騙購外匯,也不存在謀求個人利益。據悉,控辯雙方的爭議極大。法律界人士指出,若趙新先以濫用職權罪獲刑,一般將獲刑三年以內,最重則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重組未了局
三九健康城一案,此前僅被外界視為趙新先個人危機的“導火索”。對趙新先的起訴和審判,則是對三九系列案及三九集團危機定性的最重要環節。
在趙被捕前半年,國家審計署展開了對他的離職審計。這次審計并不在審計署當年的年度計劃之內,在人手調度困難之下,由審計署經貿司牽頭,聘請數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主要聚焦于三九集團的巨額債務問題。至2006年中,審計署正式介入,復核所有審計結果。
“對趙的審計,還是需要審計署來定性的,要非常謹慎?!睂徲嬍饍炔咳耸拷榻B說,直至目前,復核報告仍未做出。
但司法進程并不因此放慢,趙新先終以三九健康城項目被起訴。“這個案子的調查,上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原以為是個大案子,審到最后,出來的是個小案子?!眳⑴c案件的知情人士對《財經》記者說。據悉,此前因三九健康城項目被拘的港商林清渠,已于2006年下半年獲釋。林目前被限制離開內地,但仍可遙控香港業務。
自2005年“三九危機”爆發以來,三九集團已將下屬兩家上市公司三九生化(深圳交易所代碼:000403)、三九發展轉讓,以確保以三九醫藥(深圳交易所代碼:000999)為核心的醫藥主業。
至今,三九集團對三九醫藥的數十億元欠款仍未清償。三九集團曾有意以三九健康城80%的股權作價5.2億元轉予三九醫藥,以沖抵部分欠款,但之后不了了之。三九健康城項目本身也因用地手續不全,于2004年中被深圳市政府全面叫停,直至今日。
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的三九集團重組也已耗時一年有余。同屬國務院國資委的央企華潤集團一度宣稱拿下了三九重組的主導權,但知情人透露,三九債權銀團及三九集團本身對華潤入主仍有異議,最終結果如何,尚未有定論。
本刊記者畢愛芳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