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消費、金融和移動電話網絡供應商等行業2006年業績的發布,將最有可能為市場帶來驚喜
盡管近期市場波動較大,但我們相信,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支持中國市場向上的正面因素是否仍然存在。
——實際負利率仍將維持。
支持資金流向中國A股市場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實際負利率的環境。盡管利率在2006年已經上調,但持續向上的通貨膨脹令實際利率停留在負值區間。因此,資金從銀行系統轉移到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趨勢,在可見的未來將難以逆轉。
——資金依然充足。由于中國政府令房地產買賣的成本變高,也更為費時,我們相信股票市場會吸引到更多從銀行系統流出的資金。近幾年來,中國銀行系統內的個人存款一直以高于18%的幅度增長,現在約有2萬億美元,因此每年從個人流向銀行的資金約為3600億美元。中國股市目前總市值約為9000億美元,其中大概40%為自由流通——換言之,少于4000億美元。因此,假如每年新增存款的10%-20%流入股票市場,股市自由流通量應能增加10%-20%。
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政府并無意令資金流干涸。在停止新基金發行兩個月以后,新的基金發行在農歷年前重新開始。
另外,政府決策層亦在討論,是否準許保險公司把在資本市場的直接投資比率由5%提高至10%。
——公司業績有可能帶來正面驚喜。
一個更著重基本面分析的做法,是關注未來的公司業績公告和市場估值。我們認為,航空、消費、金融和移動電話網絡供應商等行業2006年業績的發布,將最有可能為市場帶來驚喜。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估值(以2007年盈利計算)為市盈率14倍,盈利增長為16%,股息率為2.4%。經歷前次大跌市的沖擊后,投資者的投資意欲已經大為好轉。特別是經此一役,一些曾經飛漲的股票的估值都已回到較合理的水平。
航空板塊的主要增長來自于乘客與貨運需求的快速上升,同時航空業也是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受惠者。特別是國航在2006年底和國泰航空達成股權互換的戰略合作關系,其協同效應會在2007-2008年有很明顯體現。
隨著資本開支的投入接近完成,機場板塊將成為2008奧運會帶來的流量增長的極大受益者。而且,機場非航空收益(如免稅店、廣告等)的強勁增長,也會成為未來盈利增長的新亮點。
銀行板塊在2007年-2008年會保持相當高的增長,業績大有可能優于市場預期。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貸款增加、純利差的增加、壞賬撥備的減少以及非利息收入的飛速提高,加上2008年所得稅改革帶來的額外收入,都是銀行盈利增長的保證。特別是經過最近股價的調整,以2008年盈利計算的估值已頗為保守,市盈率在13-15倍之間,市凈率在2倍左右,已很有投資價值。
汽車板塊將受益于換車周期的開始。中國的第一次汽車消費大約在2001年-2004年之間,這批汽車的車齡已經步入6至7年的關口。從其他新興市場的經驗來看,這批車主將進入換車階段。而過去幾年車價的不斷下調,也會進一步刺激換車需求。擁有多個品牌、多線產品的汽車生產商,會成為此次換車潮的受益者。
地產股雖然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飽受政策改變的困擾,但我們認為有實力的地產股在2007年-2008年仍能保持強勁的增長速度,特別是一些土地儲備豐富、涉及地域較廣的公司。過去三年,地產股每年都會因政策風波而經歷一次很大的調整,但之后基本上不僅能收復失地,還能再創新高。而這次的調整,也已使整個地產板塊對凈資產的折讓達到了20%-50%。
消費行業中的領導者,如蒙牛、百盛,雖然估值仍不便宜,但將會得益于消費的崛起及行業的整合,所以仍然會是中國股票投資組合中的中堅力量。
通信設備制造商2006年的盈利將會達到此次周期的谷底。雖然現在仍然不能確定營運商在中國3G時代的新格局,但對設備制造商來講,整個電信行業的資本開支從2007年起將有數年的躍升,這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也就是說,未來幾年,制造商的“黃金時代”將會來臨。
作者為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中國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