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狀況
王松,山東人,49歲,某公司財務主管。年薪10萬元,有基本的社會保險。
妻子李愛枚,山東人,49歲,某公司辦公室職員。月薪2500元,有基本的社會保險。
兒子,18歲,高三學生。
父母均在農村,每月需給雙方老人各500元養老費用。
理財目標
希望5年后可以送兒子去英國攻讀碩士學位,英國大學的研究生學費平均在1.5萬英鎊,生活費每年需要1萬英鎊,碩士研究生學制約1年零3個月,生活費共需要1.5萬英鎊。兒子出國費用大概為3萬英鎊。合人民幣約45萬元。考慮到孩子就讀的學校學費可能會高于1.5萬英鎊,并且為免兒子在英國生活過于苦悶,王松夫婦希望可以為兒子多準備出10萬元,以備不時之需或可用于歐洲旅游。各種出國費用共計55萬元。
收支狀況分析
兩人收入狀況穩定,除了年薪收入,另有一定的房租收入,每年約為3萬元。家庭現有活期存款25萬元,價值80萬元的住房一套,并買有8萬元的商業保險。還有一定的投資收入:持有股票3萬元,年收益率約為7%;持有債券5萬元,年收益率大概為2%,持有開放式基金3萬元,年收益率5%左右。每年可以保證至少3000元收益。
根據兩人的工資漲浮情況,可以推算出未來5年兩人的收入情況(見表1)。
家庭每年總支出均為13萬元以上,屬于較高水平。而5年以后,需要籌足兒子出國費用,總支出會有大幅度變化。出國費用,由于通貨膨脹的存在,5年之后55萬元的支出將膨脹為60余萬元。
假設通貨膨脹率為3%,則可以推算這個家庭未來5年內的支出情況(見表2)。
根據收支預測情況,可以得出未來5年家庭收支比較圖,見圖1。兩個人雖然收入較高,但是由于出國費用支出很大,兩人近5年的收入結佘仍無法滿足兒子出國的需要。
理財建議
根據理財目標,分析家庭的資產情況。家庭的資產配置存在較大問題,大部分資產為非流通性投資,流動性資產(主要為活期儲蓄)雖然可以穩中獲利,但是明顯獲利不足。
調整配置,適當節流
要合理利用流動性資產部分,可以把25萬元活期儲蓄取出,只留2萬元作為應急資金,再贖回3萬元基金(原收益率太低,建議重新選購),共有26萬元可以用于投資。5年之后,在不挪用其他資產和投資(如股票、債券、房產等)的情況下,為了籌足60萬元費用,則用于兒子出國應得到的收益為60-26=34萬元,由此可以反向推算所需要的收益率——經計算所需的收益率約為19%。
由于兩人每年有一部分節余,把每年的收入節余扣除應急資金1萬元,大約會有2萬元剩余資金,如果將其定期定額投入到基金市場,那么所需的收益率僅為15%。
兩個人的支出屬于較高水平,應考慮適當節流。家庭每月日常支出有6000元,其中包括衣食和交通費用,如果適當節約,比如每月減少至少1500元,每年可節約1.8萬元的開支。這樣,就可以增加1.8萬元用于投資,所需要的收益率可以減低至10%左右。
投資規劃,首選基金
觀察近期的基金收益情況,10%的收益率很容易達到。王松一家的收入較為穩定,而且兩人均有保險,父母負擔也不大,王松家庭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但是考慮到兒子留學的必然性且留學支出金額巨大,并且收益率僅需10%就可滿足其理財需求,我們建議王先生選擇相對保守的投資方式——投資基金以保證穩定的收益。具體來說,開放式基金中收益相對穩定且風險相對較低的保本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或者目前市場較為看好、收益也較為穩定的封閉式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保本型基金如南方避險增值,或債券型基金如長盛中信全債、銀河收益、封閉型基金基金如久富、基金普華、基金安久、基金金元等,都擁有較好的公司背景,管理團隊強大,基金過去一年業績表現良好,收益率在50%以上,并且風險相對同類型其他基金也較低。
如果把可用于初始投資的23萬元,以及每年的收入結余投資在基金市場上,用我們反向推算得出的所需收益率10%進行計算,可以得出新的收益情況(見表3)。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平穩快速增長,GDP增長率將在9%以上,預計2007年股市大盤可能有約20%的上漲空間,所以基金達到10%的收益率不難實現,而且有望更高。
調整投資后,近5年的收入與支出的對比,見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