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家財險之后,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投保人要對以下幾個問題引起注意,以便順利理賠。
賠償方式有不同
對于投保的不同物品,出險后的賠償處理規定也有不同,消費者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
房屋、房屋附屬物及裝修部分
這部分財產理賠時分兩種情況。全部損失時,賠償金額為保險金額和損失物品的實際價值中較低者。比如,張先生的房屋、房屋附屬物及裝修部分實際價值90萬,發生事故時全部損失,如果他投保100萬,則只能賠償實際價值90萬;如果投保50萬,則只能賠償保額50萬。如果保險物品是部分損失,則賠償是按照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即比例賠償方式。比如,張先生投保了50萬,發生災害后,房屋、房屋附屬物及裝修部分只損失了30萬,那么他只能獲得30×(50÷90)≈16.67萬元的賠償。
服裝、家具、家用電器、文化娛樂用品
這類財產的理賠依然保留傳統家財險的第一危險賠償方式。即在分項保險金額內的損失(屬于第一危險),不管全部損失還是部分損失,都按照實際損失賠付;超過保險金額的部分(屬于第二危險),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自行車盜竊、現金珠寶首飾損失、第三者責任、寵物責任等
這些情況的理賠則采用限額賠償方式。限額多少,根據投保時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的約定為準。另外,有些保險公司還規定了免賠額度。例如,華泰小康之家的附加管道破裂險就規定,每次事故絕對免賠額為200元或以絕對免賠率20%中較高者為準。如果張先生的財產因為管道破裂損失1500元,則免賠額為300元(按照絕對免賠率20%計算),實際獲得的賠償為1200元。
報案、索賠有時效
保險公司對于家財出險后的報案時間都有一定限制,比如一般火災險、盜竊險等,要求出險后24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而有些附加險的報案期規定為5日內。但很多投保人對報案時間沒有重視,導致報案不及時、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后果。
對于保險條款中的報案時間模糊的,建議投保人在出險后應及時通過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進行報案。
除了盡快向保險公司報案,還有一些保險事故,比如火災,盜竊、搶劫事故發生后,投保人還應同時向消防部門、公安機關及時報案。
此外,家財險也有索賠期限。《保險法》第26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滅。家財險的索賠期限是2年,如果投保人在2年內不索賠,就視為自動放棄。因此,發生保險事故后應盡早索賠。
理賠單證要齊全
發生保險事故后,投保人不能以為投保了家財險就可高枕無憂、百事不管了。有些保險事故,比如火災、管道破裂,發生后投保人應該積極搶救,盡量使損失減少到最低,合理的施救費用保險公司也會給予補償的。施救的同時,應及時報案,一般是通過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的方式,報出自己的保單號。
此外,如果需要,投保人還要保護好現場,有條件的也可以拍攝(錄像)損失現場的情況,當作證據。報案后,還應該按照保險合同的規定,準備好保險單、財產損失清單、發票(如購物發票、修理費用發票等。這些票據是索賠時保險公司要求投保人提供的,如果不能提供可能會遭到拒賠。如果投保時財產的購物憑證已經丟失,應與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講明,事先協商好出險后的處理辦法)、費用單據和有關部門的證明。比如,發生盜搶后,投保人應提供盜竊事故報告、公安部門的證明材料;發生第三者責任保險事故申請賠償時,要提供司法或仲裁部門作出的賠償判決書或裁決書和有關事故證明;發生人身傷亡,還要提供縣級以上醫院的證明或戶口注銷證明及醫療費用單據;發生火災,應提供消防部門的證明等。具體需要準備那些材料,投保人可以在報案時咨詢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
保險公司在投保人報案后,會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損失情況,進行查勘、處理。在所有理賠單證齊全的情況下,如果順利,一般7個工作日左右,可領到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