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琪先生在《和平、真相、正義與和解》一文中引用《詩篇》第八十五章第十節的話來說明和解(《讀書》二○○六年第八期),但這里有些問題值得商榷。
首先,《詩篇》八十五中的和解所涉及的對象并不是人與人之間,而是人與上帝之間。因為NRSV版中這篇的題目是Pray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God’s Favor,從這一題目看,說的和解就是上帝和人之間的。而且一至七節說的也是希望上帝寬恕人,同人和解。其次,陳的引文并不是第十節,而是第十節和第十一節,這當是疏漏。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陳對第十節和十一節中faithfulness 和righteousness的理解。第十節的譯文當是陳自己譯出的,因為和合本中作“慈愛與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而天主教的思高本則作“仁愛與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陳將faithfulness 和righteousness分別譯為誠實和正義,看似與天主教和新教的譯法無本質區別,但實則大相徑庭。單就看第十節這一句中,steadfast love 和faithfulness是對應的,而peace和righteousness是相對的。steadfast love和peace是指上帝給人的,而faithfulness 和righteousness則是人對上帝的態度。所以這一節的意思是:人只有faithfulness才會得到上帝的steadfast love,(人)只有(在上帝看來是)righteousness才會實現(人與上帝之間的)peace。和合本中將faithfulness譯為誠實,實際上是faithfulness(誠)與truth(實)二詞和在一起,或說是兼顧了faithfulness與truth的意思。因此這一句中的誠實,并非通常語意下所理解說實話。相對而言,還是思高本中譯為忠信與原意最接近。而對righteousness的翻譯,和合本與思高本的譯法都容易讓人誤解為政治思想史語境中的正義。雖然right依政治學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正當的,或是正義,但在《舊約》的語境中,這是指恪守上帝的戒命,《申命記》中對何為right有明確的界定:If we diligently observe this entire commandment before LORD our God, as he commanded us, we will be in the right.(Deut: 6,25)因此為了避免混淆,righteousness似當譯為義。
所以,《詩篇》第八十五章中的誠實與正義在其語境下有其特定的含義,無論如何與陳文章中所指的誠實與正義——政治學語境中所指涉的是兩回事。這或許就如克林伍德所說,是將三槳船與蒸汽船說成是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