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費用的不斷提升讓很多消費者將目光投向醫療保險,希望借此轉嫁醫療費用。但之前的醫療保險,對有沒有社保、公費醫療的被保險人都一視同仁,讓部分消費者蒙受損失;而且不保證續保,也讓很多人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投保無門。《辦法》出臺以后,這些情況是否已出現改觀呢?擁有社保或公費醫療者更優惠
目前市場上的住院醫療保險分為兩種,分別是住院補貼型保險和住院費用報銷型保險。住院補貼型保險是一種收入保障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住院,保險公司將按合同約定標準給付保險金補貼,保險金補貼與是否擁有社會保險和其他商業醫療保險無關。而報銷型保險則是按保險合同約定的項目、比例,報銷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而導致的住院醫療費用。這類保險理賠時需要被保險人提供相應的費用發票,如果被保險人有社會保險,則只報銷社保和其他商業保險補償后剩余的那部分費用。
在《辦法》出臺以前,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產品,對于是否擁有社保、公費醫療的投保人是沒有區分的,二者享受的待遇、付出的保費都一樣。《辦法》正式實施以后,保險公司推出的住院報銷型醫療保險都對被保險人是否擁有社保及公費醫療的情況進行了區分。比如,平安人壽推出的全新的附加醫療險系列產品,投保人可根據自己是否享有社會醫療保險或公費醫療,選擇A款或B款,同時還可根據自己身份的變化設置轉換條款。
同等的情況下,有無社保、公費醫療的投保人,投保醫療保險的保費、報銷比例有了不同。例如,張某為國企員工,具有社會保險;而李某自己經商,未納入社會保險體系,兩人均為30歲,購買平安人壽的新款附加住院醫療保險產品時區別如下:購買時,擁有社會保險的張某可以購買A款,李某只能購買B款,而張某的費率要便宜一百多元;如果兩人住院,張某的住院費用有一部分將由社保承擔,保險公司將賠償未承擔部分的90%,而李某未參加社會保險,保險公司將按照補償原則賠償醫療費的70%。當然,結合社保以后,兩者的保障利益基本是一樣的,但張某的保費要便宜一些。所以,新上市的醫療險產品對有社保或公費醫療的被保險人來說更加優惠。
保證續保,保費按年齡段進行調整
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不得約定在續保時保險公司有調整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范圍的權利。
保證續保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后,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承保。以前,保證續保條款是作為健康保險的一大賣點出現的,并不是所有的健康保險都具有該條款;各保險公司的短期醫療保險大都是一年一續保、年年核保,如果投保人身體狀況不佳,很可能會被拒保,讓投保人在最需要保險的時候失去保障。
《辦法》除了要求保險公司明確約定保證續保條款的生效時間以外,還規定保險公司不具有在續保時調整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范圍的權利。
最近新推出的醫療保險都增加了保證續保的功能。一些附加醫療保險的保證續保期限設置為5年,若保險人連續投保(或續保)醫療保險產品滿5年,經保險公司重新審核并同意繼續承保后,則保證續保期間再延續5年;費率也由原來根據被保險人年齡每年調整一次,改變為按年齡段調整,從而使投保人在每個年齡階段支付的保費金額更加均衡。例如,太平洋安泰人壽日前推出的新版住院醫療保險主要在舊版的附加住院補貼醫療保險和附加住院補償醫療保險基礎上,增加了保證續保的功能約定,兩款附加住院醫療保險的保證續保期間均為5年。
醫療保險可單獨購買
《辦法》頒布以前,住院醫療保險一般是附加在終身壽險、兩全保險或者重大疾病保險上,以附加險形式存在,不可單獨購買。《辦法》出臺以后,雖然市場上的住院醫療保險仍以附加險為多,消費者如果想購買住院醫療保險,仍然需要先挑選一款主險產品。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比較徹底地推出了新的消費型醫療保險產品,如信誠人壽推出“心聆一生”終身醫療保險計劃、“安診無憂”住院費用補償醫療保險,都是作為主險出售的。而且投保人可在此基礎上選擇住院醫療費用補償、住院津貼、手術津貼、意外傷害醫療、意外傷害等附加險種,構成綜合醫療保障計劃。
此外,一些保險公司的產品對于公費醫療和社保以外的一些醫療費用,也會給予一定數額的賠付。比如合眾人壽的附加社會統籌補充住院醫療保險,就可為被保險人按照一定的賠付比例,報銷在保險公司認可的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而發生的自費藥費和診療費。而對于投保多份醫療保險的客戶,很多保險公司都會在費率上予以優惠。比如,購買3份以上信誠人壽“安診無憂”住院費用補償醫療保險,可享受自第4份起保險費7折的優惠;購買平安保險附加住院費用醫療保險(A、B兩款),從第2份開始,每份價格僅為第1份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