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常出現所謂“風格漂移”,即風險收益風格發生變化,比如從風險較低的混合型基金漂移成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這就給投資者選擇基金,帶來了更大的困難。風格漂移對基金業績有何影響?又給投資者帶來了什么?
混合型→股票型
我們觀察的時間段為2006年1月1日~2007年3月31日。2007年1季度,證券市場出現了一輪明顯的漲跌交替分布行情,基金風格漂移較為明顯,有利于研究比較和把握未來投資機會,作為重點觀察區間。
我們選擇了銀河和晨星的基金分類方法,前者是按照基金招募說明書如何說分類,而后者是按照基金實際如何做分類,根據二者在實際投資過程中發生的改變,即可判定基金是否發生風格漂移。我們重點研究了混合偏股型基金向股票型基金的漂移。投資者一般認為,股票型基金的風險要大于混合偏股型基金。銀河的混合偏股型,大致對應于晨星的積極配置型。研究對象覆蓋了截至2007年3月31日的44只混合偏股型基金。
研究發現,基金風格漂移已成常態。44只混合偏股型基金中,19只出現風格漂移,比例高達43.18%;均是從混合偏股型變為股票型,風險明顯上升。在業績排名前1/3的混合偏股型基金中,風格漂移的比例更是高達50%(見左表);而在業績排名后1/3的混合偏股型基金中,這一比例只有26.67%。
研究還表明,排名靠前的基金凈值增長率貢獻,多來自于風險的提升。提高股票的配置比例,在上漲周期中,確實有助于提升基金凈值增長率。基金經理迫于排名的壓力,不得不改變基金的投資風格,追求較高風險水平下的收益。

3類漂移各有側重
風格漂移大致可分為3類:一是策略性調整,二是疑似違背招募說明書,三是違規違法。違規違法,是指嚴重違反法律法規對資產配置的要求,目前很難認定。故本文的探討集中于前兩類。
策略調整重選時
策略性選擇,是指基金管理人在招募說明書許可范圍內,對資產配置的比例進行靈活調整。這是允許的。
在上升周期中,策略調整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能夠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研究顯示,風格穩定的混合偏股型基金的風險,大致上是發生漂移基金的67%。基金管理人用放大風險的策略,來獲得超額風險收益。
在2007年1季度,可比較的36只基金的統計分析表明,風格漂移基金,比風格穩定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了5%(見右圖),確實為投資者帶來了超額收益。牛市中表現尤為明顯。
但策略性調整,主要依賴基金管理人的選時能力,如果出現失誤,則很有可能出現逆勢選錯、降低收益率。
疑似違背有蹊蹺
疑似違背招募說明書,主要指管理人為了追求高收益,在操作過程中,違背了招募說明書中資產配置比例的規定,或者沒有堅持說明書中規定的特有風格,但在公開信息披露時間點前,對資產配置作了調整,達到了招募說明書的要求。
例如,在招募說明書中,某混合型基金規定了某個特殊行業的配置比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該行業的漲幅嚴重落后于大盤,管理人將該行業的比例大幅下調,轉而配置其他漲幅大的行業,并在基金報告時間點前,對不符合招募說明書要求的資產配置,進行了調整。
通過市場波動和基金凈值波動的比較,有可能發現某些疑似違背招募說明書的情況。在最近的兩次大跌中,很多?混合型基金的跌幅都超過大盤,有的甚至超過9.5%,這肯定是不符合招募說明書要求的風格特征的。但是在正式的信息披露中,并未發現超過股票上限的情況。
其原因很可能是,管理人通過債券回購、投資權證等多種方式,或者直接提高股票的配置比例,放大了風險。這些操作都能在信息披露前得到糾正,因此對于這種介于違規違法與策略性調整之間的方式,認定上有相當的困難。
風格漂移是把雙刃劍
混合型基金的風格漂移,實質上放大了風險操作,上漲中確實能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但是下跌時也會放大下跌的幅度,是把雙刃劍。在2007年2月27日的大跌中,上證指數的跌幅僅為8.84%,而混合型基金中跌幅超過9%的不在少數。即混合型基金的風格漂移,給投資者帶來的是風險控制失效。
風格漂移會增加波動性,是庸置疑的。在此,管理人的投資研究能力,以及對市場趨勢的把握能力,是收益的根本保證。投資者對增加了自己不能承受的波動性的風格漂移,對于有違規違法傾向的投資行為,均要保持一定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