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心理測驗對綜合醫院收治的外科慢性疾病并發心理障礙的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總結我院外科患者121例與正常對照組128例的心理測驗資料,分析兩組之間的差異。結果:⑴外科患者組測驗結果與對照組比較,T分均有顯著差異(P<0.05),顯示外科患者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⑵HS、D、HY、PT量表的T分值的偏高是神經癥的高峰特點,未發現精神病性障礙,心理診斷分別為焦慮、抑郁障礙、神經癥,與臨床情況符合。結論:心理測驗要證實患外科疾病的患者是否同時并發了心理障礙,這是臨床診斷中的一個共病的關系問題。提示外科醫生在治療外科疾病的同時需關注患者的心理疾病問題。
關鍵詞綜合醫院外科心理測驗
中圖分類號:R749.9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2-0088-02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權威、應用最廣泛的輔助診斷心理疾病、精神障礙最有效的人格評估量表之一。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臨床心理科學在綜合醫院的拓展,心理測驗已經被神經科、內科等醫生有針對性地應用在臨床醫療工作中,對于精神醫學經驗有限的綜合醫院,在精神障礙、心理疾病的診斷中顯示出肯定的參考價值。
但目前少見外科醫生應用的報道,現將我院2004年以來由外科醫生申請測驗的121例結果分析如下,探討其在外科領域醫療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外科患者組:121例,來自2004年以來外科申請心理科會診患者,其中,門診骨科76例,病房骨科35例,普外科4例,燒傷科2例,泌尿科3例,胸外科1例。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條件:⑴均排除精神病性障礙,如精神分裂癥、躁郁癥;⑵排除腦外傷和腦器質病變。正常對照組:為健康體檢的正常人128例。
1.2測驗方法
采用北京回龍觀醫院鄒義壯[1]開發的計算機MMPI解釋診斷系統和應用解釋手冊作為測驗分析工具;由專業心理測評人員按指導語分別采用計算機人機對話方式獨立施測,一次完成200題(MMPI簡式版),并根據效度監測系統除去無效答卷,計算機分析報告。
1.3統計方法
SPSS13.0軟件包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2結果
2.1臨床資料
外科患者組全部為主動首診外科,均患有程度不等的外科疾病。診斷分別為:骨科患者多數為頑固性腰腿疼(包括:腰椎退行性疾病、椎間盤源性腰痛、椎管狹窄等等)患者。泌尿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燒傷科:大面積燒傷恢復期患者。普外、胸外科均為腫瘤患者。病程數月至數年不等,骨科患者病程較其它科長。患者軀體癥狀嚴重,但不能全部被客觀檢查合理解釋,申請MMPI測驗及心理科會診。全部患者均經過外科有經驗的副主任醫師檢診,所以患者依從性較好,但是接受有心理問題診斷的人數不多。心理科診斷多為焦慮、抑郁障礙,對于需要治療處理的均給予及時藥物干預,多數效果良好。
2.2統計學結果
外科患者組121例,男性44例,女性77例,年齡16~73 (47.03 ±13.06) 歲,文化程度為大學34例(28.1%),高中46 例(38.0%),初中41 例(33.9%)。對照組128例,男性48例,女性80例,年齡21~67(44.22 ±11.01) 歲,文化程度為大學40例(31.3%),高中42例(32.8%),初中46例(35.9%)。統計學處理:外科患者組和對照組兩組相比在性別、年齡與文化程度上,均無顯著差異,兩組資料具可比性。
外科患者組和對照組MMPI各分量表的原始分結果以(±s)表示,使用SPSS13.0軟件對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 P <0.05有統計學意義。
2.3結果分析
10個臨床量表主要反映被試者人格特征及有無心理問題,測查結果換算為T分數,以60分為臨界值,> 70分為有病理意義。表1可見,所有因子測量結果較對照組比較T分均有顯著差異(P<0.05),顯示本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T分大于60分的因子只有:HS(疑病癥)和HY(癔病);接近60分的因子有:D(抑郁癥)、PT(精神衰弱)。解釋依次為:HS(疑病癥)因子高分人的特征是自我中心和自戀的個性,過度關心身體健康,可以懷疑其疾病有較大的心理成分。HY(癔病)因子高分為不成熟的心理特點,神經質和自私,傾向于情緒的卷入,渴望別人給予大量的注意和愛。D(抑郁癥)因子高分顯示有抑郁癥狀、惡劣心境,對生活不滿意,悲觀自責,有的伴有軀體不適、虛弱、疲勞或喪失能力等表現。PT(精神衰弱)因子顯示個體思維特征是過度懷疑、強迫性和無原因的恐懼、焦慮、緊張、憂慮。這些癥狀在門診患者中比住院患者更常見。本文中HS、D、HY、PT量表的T分值不同水平的偏高是神經癥的高峰特點,沒有發現精神病性障礙問題,心理診斷大部分為焦慮、抑郁障礙、神經癥,與臨床情況符合。
因為MMPI是自評量表,在患者極不合作時檢查失去意義,這一點需要注意。
3討論
精神疾病患者的MMPI診斷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存在一致性,以精神分裂癥最高,其次為情感性精神病和神經癥[2]。綜合醫院就醫患者中常見的心理問題為抑郁、焦慮、人格障礙等。椎間盤源性腰痛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10%~12%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不良手術率占10%~20%,心理壓力可以增加腰背痛的發生率,是腰痛的誘發因素[3]。本文所述的骨科111例全部經過有經驗的專家檢診,對于醫生難以完全合理解釋的病例,分析出心理問題在診斷中的影響,心理測驗有助于臨床術前評估。
當軀體疾病久治不愈,病程遷延,就可能成為一種應激源,加上疾病引起的經濟問題以及夫妻關系問題(包括性生活問題)可能達到輕、中度心理危機[4],或者反過來影響疾病的轉歸[3,5]。患者為了追求“治愈”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導致生活質量降低,從而誘發情緒障礙和心理問題的發生。常見的外科多發慢性病如椎間盤病變、慢性前列腺炎、燒傷患者康復期、矯形科均存在這種可能性。MMPI簡式版題目較原版減少一半,采用計算機人機對話方式,不受文化水平限制,操作處理簡便易行,患者依從性提高。
有人認為診斷心理障礙一定要排除軀體疾病,這是一個誤區。心理測驗所要證實的是患者在患外科疾病的同時并發了心理障礙,它既不影響外科原發疾病診斷,也不能替代外科治療,是一個共病的問題,可以在治療外科疾病的同時治療心理問題,使治療更加個體化、人性化,診斷更加明確。測驗的大部分門診患者和全部住院患者均接受了心理科的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或心理治療,由于治療顯示出較好效果,外科醫生的心理科會診率和測驗數量在我院呈上升趨勢。患者發生焦慮、抑郁可能醫生能識別,但是否需要治療,外科醫生難以掌握,這時,心理測驗作為參考工具,可以顯示出可靠的價值。
在大談醫學模式從單純的生物醫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今天,外科醫生學習一點精神科知識,更加關注患者全身情況應該成為評價醫療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收稿日期: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