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014.3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2-0070-01
在我國,中藥歷史悠久,是醫藥經濟中獨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醫尚未引進中國之前,中藥一直作為人們防病、治病的主要藥物。相對于西醫,通常情況下中醫的成本低,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人們的醫藥負擔。
在浙江西部山區,人們主要從事非工業工作,收入在全省趨于末位。山區農民在就醫、買藥時,受制于收入,對就醫的服務價格敏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行,要求鄉鎮農村發掘自身潛力,去減輕人們的醫藥負擔。浙西山區可以充分利用中藥,來減少當地農民的醫藥負擔。
1從中藥自身角度分析
1.1中藥的歷史悠久,易被山區農民接受
中藥的歷史極為悠久,我們的祖先在長期與大自然和疾病的斗爭中,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中藥系統理論,我國的中藥學著作也層出不窮,許多
專著不僅延用至今,還流傳海外,受到全世界人民關注。對于廣大的中國人民來說,中藥是祖先們留下的智慧產物,對中藥懷有一種信任
感,因此愿意接受中藥治療。
1.2浙西山區的環境
浙西地處丘陵,以山為多,某些鄉村人民居住于山頂,多數村鎮處于群山環抱的地理環境,山是最大最有利的資源。再者,浙西山區地處偏僻,工廠少,污染少,水質條件達到一定標準,四季分明、地貌特殊使得許多植物能在此得到很好的生長。中藥中的許多植物藥也能在那里找到。由于浙西經濟欠發達,交通不如其他地區便捷,車輛輾轉使一些外來藥品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其成本,如果再分攤到就醫的農民頭上,更加大了其醫療負擔。中藥中的動物藥如蜈蚣、螞蟻、壁虎、穿山甲,在浙西山區也都有分布。
2從中藥經濟價值角度分析
2.1某些中藥在浙西山區易得
由于浙西山區的環境條件,一些常用草藥在此地區隨處可見,如:苦爹菜,通常生長在陰濕的灌木叢中、山坡路邊、水溝邊及草叢中;金銀花,在山區、半山區各縣廣泛分布,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或路邊。某些病癥只要用一點草藥就可以解決問題,一般性的牙根發炎,把車前草打爛外敷就可以消炎,而車前草一般在河溝邊就能找到。如讓某些長在路邊和山腳的草藥任其生長,隨意踐踏,不加采摘利用,草藥的資源和藥用價值都得不到充分發揮,也可以說是一種浪費。而這類草藥在浙西山區分布很多,如果能好好利用,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民的就醫費用,減輕浙西山區農民的醫療負擔。
2.2一些中草藥炮制方法簡單,中藥的煎制方法易掌握
除了中藥材來源多,隨手可得之外,一些中草藥的加工炮制方法簡單,可以在一般家庭完成。中草藥的炮制方法一般可分為:修切、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工炮制的工具有專用的,也有一些日常常見的工具,如:剪刀、篩、棕刷、簸箕、籮筐、陶瓷鍋等都能在一般山區農家找到,而中藥炮制過程中需添加的輔料也都是一些日常易找到的物品,這些在浙西山區農民中藥利用的硬件上也增加了很大的可行性。由于多數是日常用品,易得且也廉價,有一些是農家必有的用具,而其它的一些常用專用用具,費用相對不高,不但不會加重鄉村醫院經費上的負擔,反而會降低山區農民的就醫成本。
此外,由于我國有長期運用中藥歷史,如今的國人或多或少都掌握中藥煎制的方法,中藥煎制的用具一般都能在家中的廚房里找到,對于山區農民家庭中的主婦來說,煎制中藥的方法和對火候的掌握沒有困難,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山區農民對中藥的利用機會。
(收稿日期: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