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份以來,河南省沈丘縣付井鎮不但向全鎮的31個村強行攤派二胎生育指標,收取高額的“罰款”,而且還強行募捐,用于購買“警車”。

河南省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早在2005年就已全部取消了農業稅,這讓農民們高興無比。然而沈丘縣付井鎮一些農民的笑容卻只燦爛了一年便戛然而止。
老支書實名舉報
沈丘縣位于豫皖交界處,居潁水中游,是周口市的東大門,也是豫東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門戶和物資集散地。沈丘縣下轄10鎮11鄉,付井鎮便是其一。付井鎮東鄰安徽省界首市,北傍漯阜鐵路和漯周界高速公路,黃金水道沙潁河及省道豫S20線穿境而過。付井鎮連續六年被周口市評為鄉鎮企業發展強鄉鎮,計劃生育工作連續幾年被評為一類鄉鎮。
2007年1月6日,寒風中的付井鎮,裹著厚厚棉衣的行人腳步匆匆。陳志學是鎮上陳營村前任支書,“付井鎮強行攤派二胎生育指標收取高額錢款,強行攤派購買小汽車費用”的實名舉報者。
1984年,陳志學退伍回鄉后就當了21年村支書,但2006年10月,他被鎮黨委免職了。原因是“2006年9月全鎮村干部大會上,對付井鎮借發放二胎生育指標斂財的做法發表了不滿言論”。
陳志學向《小康》記者出示了他寫的4封舉報信,舉報信分別寫給沈丘縣和周口市相關部門,主要的內容有兩個:一是反映付井鎮政府為了創收,給每個行政村攤派8個二胎生育指標,每個指標收取3000元現金;二是自2006年7月以來,付井鎮以發放募捐函的名義,強行攤派,為8個辦事處購買“警車”。
“二胎生育指標攤派,是攤派給行政村的,然后由村里公開買賣。‘警車’款攤派,由各村集資購買鎮辦公車輛,名義上是治安巡邏,但實際上根本就不下村”。
陳志學還詳細說明了攤派款項:每個辦事處攤派2萬元,下轄5個村的,每個村分攤4000元;下轄4個村的,就分攤5000元。陳營村就攤了5000元。攤派的錢是陳志學自己墊的—鎮里錢款催要非常急,要求一周交齊,而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正常完成的任務。
2006年陳營村還分到了8個二胎生育指標,每個要向鎮里繳納3000元,村里可以獲得20%的提成。而正常辦一個二胎生育證的費用不過是800元。為此,村民和陳志學吵架——“為什么這么貴?”
關于計劃生育,陳志學還向記者透露了一條令人吃驚的消息,付井鎮還強行攤派人流指標,完不成就由村里花錢買。陳志學告訴記者,為完成攤派指標,他會去醫院里買指標,去周口醫院,去阜陽醫院……看見有做人流的婦女,就給人家1000元,貴的時候就給1500元,或者2000元,直到人家滿意,然后就算陳營村的指標,根本不管是不是陳營村的人。安徽阜陽的都變成河南陳營村的人了。
村干部村民證實
農田里的小麥已經翠綠一片,三五村夫荷鋤勞作。
陳志學說鎮里所有的行政村都被強行攤派二胎生育指標和“警車”費。付井鎮下轄8個辦事處,所轄有31個行政村,每個村8個二胎生育指標,每個指標向鎮里繳納3000元,那么僅此一項,鎮政府就可以收入幾十萬元。
陳志學所說的屬實嗎?
宿營村。

有20多年“工齡”的老村干部蔣海才(化名)也表示,從2006年,夏新明擔任付井鎮鎮黨委書記以后,就開始攤派計劃生育指標了。“還有邪門的,鎮里買‘警車’也要村支書找錢,讓村支書找工頭和經商的要。可是村支書張不開口啊,怎么找人家要錢啊?”
“但最終還是沒有完不成的任務。‘警車’錢村支書墊了4000元——現在‘警車’早已經買了,歸鎮里用。鎮里很多小干部一人一輛。2006年一年村里還有10個結扎指標,完不成就花錢買。其實村干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繼續干,太難了;不干,就如同犯錯誤讓人撤了,不好看。” 蔣海才說了強行攤派下自己的無可奈何。
西里摟村。
原支部書記李學彬,告訴《小康》記者,他們村同樣被攤派了8個二胎生育指標,他們只完成了4個,另外4個,村里只好掏錢買了——完不成要檢討的;他們村每個指標只收了2000元。“還差1000元,由村里出。從超生戶罰款中出。沒生下來,就罰款了,不罰款哪里有錢呢!”
據李學彬介紹,買警車和繳二胎生育很多村民拿不到票據。《小康》記者見到的惟一一張二胎生育指標票據,這是在村民強要情況下才以“罰款”名義開的票據。李學彬解釋,不開發票原因在于,罰沒款直接歸鎮里支配。
王樓村。
村民王寶福(化名)的母親田桂芝(化名)回憶,“2006年9月,村干部來到我家里,要求我二兒媳生二胎。兒媳小孩還小,不想要二胎,村干部說交3000元,就可以生二胎。我們就交了。”
王樓村村民王拜友(化名)的母親趙守玉(化名)介紹,她兒媳交了二胎生育費,要收據卻也不給。這時,趙守玉的另外一個兒子王拜君(化名)插話說:本來不想要孩子的,他們硬給攤派指標。
王樓村村民楊某介紹,“交了3000元,村里給打了白條。現在不想生二胎了,要求退錢,至今村里不給退”。
對于以上舉報,付井鎮的上一級部門完全不知情嗎?
面對記者的疑問,陳志學告訴《小康》記者:“2006年8月,村主任王俊杰和小組長陳建鋒找到縣紀檢委進行舉報,后來鎮里分管我們這一片的劉憲中,找到我說不許再告了,我就不讓王主任他們告,縣紀檢始終沒有下來查。”
記者被圍鎮政府
以上舉報是否屬實?早在1987年8月23日,《河南省農村獨女戶生育二胎的暫行規定》就已下發,在第二條中有明確規定,在堅持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的前提下,對確有實際困難的農村獨女戶(母、女均為農業戶口),本人自愿申請,經過批準,可以照顧生育二胎,嚴禁生三胎。而且,2006年11月,在河南省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專項督查動員會上,副省長王菊梅特別強調:“我省一年凈增的人口有50多萬,相當于增加一個中等縣的人口。人口控制任務十分繁重,計劃生育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省二胎生育政策絕對不會改變。”那么,付井鎮為什么攤派二胎生育指標?河南省取消農業稅,目的是減輕農民負擔,付井鎮為什么還攤派購買“警車”?
2007年1月9日上午8時10分,記者來到付井鎮黨委、政府辦公大樓以期核實情況。
在大樓前,一輛挖掘機正在毀壞大片農田,出租司機告訴記者,鎮政府在建大廣場。
大樓后面,有5輛一字排列的裝著警燈(按照國家警用標志懸掛的有關規定,普通的基層政府部門,沒有權利給自己的車輛懸掛警燈)的松花江面包車。所有的車,都沒有牌照。村民反映,這些無牌照車,已經在路上跑了幾個月。
進入大樓,記者剛要邁步上樓,就被一位自稱是鎮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年輕人喊住了。記者表明要采訪黨委書記夏新明以及其他鎮領導的意圖,他把記者領進一樓一間辦公室后,就出去了。記者苦等半個小時后,想出門問問情況,剛剛出門,就撞見了黑乎乎的一大群人,走在最前面的人,連連厲聲質問:“你是哪兒的,你是哪兒的?”后來得知此人就是夏新明。
夏新明不同意接受采訪,就在記者起身要走時,夏新明發現記者在錄音,便大罵記者,便強硬地要求記者把錄音帶“摳”出去。遭到拒絕后,夏新明便不讓記者離開,接著就有一群人圍住記者并強行扯住了記者的行李……

為了避免事態惡化,記者停止了腳步,隨同一位自稱是鎮辦公室翟主任來到一間辦公室。這位主任在向領導請示之后告訴記者,舉報人所說的不是事實。記者試圖深入采訪,連忙問為什么如此說,他便打住了談話,并立即放行。
后經過記者了解,翟主任根本就不是辦公室主任,而是鎮城建所所長,全名叫翟新東。他原來是個建筑商,鎮政府大樓以及政府大樓附近的一片地產,是由他組織開發的。
截稿前,《小康》記者獲悉,有消息從河南省發改委傳出,2007年河南省將圍繞促進新農村建設,繼續加強各項涉農價格和收費的管理,繼續堅持不出臺針對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一步清理涉農收費,重點治理農民意見較大的農村教育、計劃生育等4領域的亂收費行為。這足以讓記者興奮,但依然難免擔心,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今天,付井鎮農民的2007年會怎樣?2005年,河南省全部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而付井鎮政府在財政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以各種辦法進行“創收”,那里農民的負擔怎樣減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