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車市場現狀
近幾年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迅速,二手車交易呈快速增長之勢。特別是局部市場二手車交易甚至出現了“井噴”態勢,如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區的二手車交易量增長甚至遠遠超過了新車。而且品牌二手車業務取得重要進展,國內主要汽車廠商相繼進入二手車領域,并陸續開展業務。
●2004年8月,全國13個城市的16家經銷商成為首批開業的一汽大眾認證的二手車樣板店;2004年9月,一汽大眾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正式啟動奧迪“3A二手車”業務。
●2004年8月,上海大眾在全國30個城市的50個經銷商開始進行“特選二手車”業務。
●2004年9月,東風雪鐵龍二手車置換業務正式啟動,并率先在成都的兩個網點啟動試點。
●2002年9月,上海通用著手打造出國內第一個二手車品牌——“誠新二手車”。
●2005年4月,廣州本田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嘗試開展二手車置換業務。
但是目前二手交易人才短缺,成為制約二手車發展的重要因素;消費結構存在地域差異,北京、天津、武漢的二手車交易總量中私人占80%以上,而上海和杭州的二手車交易中公車占總量的60%以上。
二手車消費行為分析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上升以及二手車經營主體的放開,二手車交易規模迅速提高;而品牌專營、拍賣、置換、翻新等業務的開展,豐富了二手車交易行為。特別是政府出臺的新的利好政策如《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重要內容是取消對非營運乘用車(包括私家車、公務車等)報廢年限的限制,加強了對汽車安全狀況和排放污染情況的要求,勢必會對二手車市場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為了解消費者對二手車業務的態度,新華信聯合新浪網進行了網上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336份,其中已經購買或考慮購買二手車的有1062份,占79.5%。

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0%的消費者在購車3-5年后會考慮更換車輛,因此二手車市場的增長將滯后新車市場3-5年。2002年是我國轎車的“井噴”年,這些車輛從2005年開始陸續轉移到二手車市場,因此今后幾年里二手車市場的供應量將快速增多。
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舊車的處理方式,有88.4%的消費者會將舊車轉移到二手車流通市場。
之所以選購二手車,39.8%的消費者認為二手車更加保值;另外,經濟能力制約也是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一個主要因素。
同購買新車時關注品牌、價格、外觀等不同,購買二手車時消費者最關注的是車況,其次是價格,另外有43.2%的消費者關心車輛的售后服務。

二手車業務成功開展的關鍵性因素
調查顯示:規范的業務流程、合理的收購價格、中意的新車品牌、售后服務的保障、服務商的一貫信譽、便捷的交易手續是促使二手車成交的關鍵因素,因此有近50%的消費者更加信賴在廠家的4S店購置二手車,他們看中的是4S店的品牌、售后服務以及科學透明的評估體系。
二手車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二手車估價不準”,有近50%的消費者對此不滿意。目前二手車價值評估中車齡是主要標準之一,越接近報廢年限的車輛價值越低,即便是一些車況好的二手車,由于車齡偏長也貶值不少,使得一些車主的二手車難以脫手,減慢了更新速度。二是目前
二手車交易不提供售后服務,令消費者有購車后心里不踏實的感覺。對二手車費用、手續復雜的抱怨也有,但不是十分強烈。
二手車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一:二手車市場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
四大趨勢刺激換車需求。人均收入逐年增長,富裕人群增加: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達到了汽車基本消費標準,一些企業中高層領導、外企/合資企業白領、私營業者等的年均收入達到了1萬美元以上,這些人都是穩定的換車群體。新車競爭刺激換車:汽車廠家的激烈競爭給市場帶來了更多、更好的車型,更便宜的價格和更完善的服務,一些汽車消費者明顯感覺到現在買車比過去要“值”,所以很多車主開始頻繁更換車輛。二手車誠信和售后服務改善:品牌二手車經營帶動二手車交易更加誠信,質量擔保和售后服務得到明顯改善,大大增加了二手車的信賴度,有效刺激了二手車交易。使用年限增加:機動車報廢政策的調整,對私家車取消了使用年限要求,增加了二手車使用年限,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車源。


根據預測,2006-2008年國內二手車交易將迅速擴容,至2010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達到或超過新車銷量。
趨勢二:多種主體并存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隨著政策的放開,新車銷售店、汽車拍賣公司和二手車銷售店將在未來幾年紛紛進入二手車市場,二手車市場多種主體并存的局面已經形成,并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