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間大地上的行走與歌哭——論趙德發和他的“農民三部曲”

2007-01-01 00:00:00王士強張清華
南方文壇 2007年1期

批評界對關于“民間”的話題談論得已經夠多了,但許多問題仍然晦暗不明。比如關于鄉村民間社會與當代中國主流歷史之間的互動演變關系,以及當代農人在這一關系下的意識形態、心靈世界的演變種種,就沒有多少作家去予以認真的關注與歷史的清理挖掘?;蛟S當代歷史的許多“事件”,比如運動、饑餓、血腥等等標志和表象性的內容,已經被書寫得太多,但在這一切重大事件背后的普通人的命運,以及他們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心靈歷程,甚至這個被壓抑在歷史的邊緣角落里的“民間意識形態”,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等等,仍然沒有人去持久和深入地予以關注和挖掘。

很顯然,當我們如此言說的時候,當代的“鄉土作家”已經不多了。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現代文化”的浸潤和掃掠下,單純與獨立意義的鄉土之地已經越來越被蠶食凈盡了;另一方面,能夠真正有決心和能力、經驗去面對這寂寞世界的作家則是少而又少。趙德發在這個意義上是寂寞的,他似乎從未嘗試過任何土地之外的書寫,更不要說現今的各種時尚的書寫了。除了對于當代農人的生存苦難、對當代政治與意識形態所干預和扭曲著的農村社會的關注與表達,他一無所有。因此我們可以說他是質樸的,最接近民間大地與社會底層的作家——直到今天,他也還置身在山東南部的沂蒙山區。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他不能同時成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寫作者,雖然他的土腔土調顯示了地域的、局部的、特殊的文化景觀和生存樣式,但他并非一個通常意義上的鄉土作家,他同時也達到了民族、歷史、文化、生存、甚至“潛意識”方面的揭示深度,并因而具有了豐厚的“現代意義”。這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

從1995年至今的七八年間,趙德發已經出版包括許多中短篇小說在內的了大量的作品,不過本文將主要以他的長篇小說為談論對象,主要談談他的“當代農民三部曲”——《繾綣與決絕》(1995)、《天理暨人欲》(原名《君子夢》,1997)和《青煙或白霧》(2003)三部厚重的長篇小說。

農民:他的歷史和現在

在二十世紀啟蒙主義思想的觀照下,中國的新文學中第一次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敘事”。這樣說可能顯得有些武斷,但是如果仔細考察一下中國的傳統小說就會發現,盡管我們的民族稱得上是一個地道的“農業民族”,但傳統的文學中卻并無“自足性”的農業敘事。我們有為城市市民準備的各種審美消費,有歷史演義小說,有世情小說、神魔小說和俠義小說,還有明末清初之后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說”,各種“奇書式”的小說,文言筆記小說……但這些敘事中何曾出現過關于農民的專門故事?固然在詩歌文體中還有“田園詩”一類的農業抒情的意緒,但真正把農民作為刻畫的對象、把農村社會作為描繪的主要空間,則是始自“五四”時期魯迅和“文學研究會”作家的的筆下。在這些充滿著啟蒙主義思想的敘事中,農民變成了可鄙和可憐的人物,農村則成為愚昧、黑暗、苦難和悲劇的象征。這可以叫作“關于鄉村的啟蒙主義敘事”。之后在三十年代,又出現了另一種意義上的鄉村描寫,這就是沈從文式的“湘西世界”的建構。他一反“五四”作家對鄉村的悲憫情懷,而把鄉村寫成了生命理想的家園,理想生命形式——“希臘小廟”的所在。到四十年代后,由于革命意識形態對鄉村敘事的參與,又出現了趙樹理式的農村題材小說,他把農村社會生活的變遷作為革命勝利進程的一種驗證,同時又復活了某些民間性的因素,這使得他的農村小說也取得了相當獨特的成就。不過究其實,上述三種“現代性的鄉村敘事”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現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農人的生存與鄉村社會的歷史往往被抽象、簡化和符號化了,它本身自然的枝葉、原生的色彩和氣息往往被刪除、省略掉了。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鄉村歷史的真實在各種各樣的改寫中被悲劇化、被裝飾化、被刪改得面目全非了。而趙德發則敏感而自覺地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他用了接近民間原生態的歷史視角,以冷靜的筆觸,一個歷史探求者的良知與勇氣,特別是他豐富、直觀而深厚的鄉村文化經驗,以家族場景、私人場景與社會場景的豐富視角,寫出了這段歷史的偶然、多向、歧路與復雜的可能性,寫出了現代至當代中國農村的戰爭、動亂、饑餓、社會運動、農人所經歷的多重壓迫。也可以這樣說,在當代中國描寫農村社會生活的作品中,還很少有人能夠達到他那樣的高度、深度以及細膩的程度。

如果要細加分析的話,可以從這樣一些角度來考察。首先,趙德發的小說正是從民間的視角來關照農民的歷史與現在的。他的成名作《通腿兒》在較短的篇幅內包含了極豐富的內容,這是通過側面折射表現歷史的成功例證,“通腿兒”這一頗具民間與地域色彩的睡眠方式,被賦予了象征性的寓意,它既是安靜、祥和的鄉村生活的象征,又是溫暖、關愛的人倫情誼的象征,也是一個代表溫馨、和諧的童年和故鄉回憶的意象,在以“通腿兒”為線索的兩家人數十年的悲歡離合故事中,輻射了豐富的歷史與人生內容,大信息量的客觀呈現式的敘述極大地拓延了作品的內涵,也相當真實地還原了人生的本真狀態。對于農民生存狀態的描摹是趙德發小說最為用力也最為吸引人的地方。農民世世代代生存在封閉的環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于生活沒有太高的目標和太多的要求,在既定的秩序下,他們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要求,沒有懷疑與叛逆的意志與精神,一點點的現實利益便足以對他們產生強烈的誘惑,一點點的變化便足以使他們的世界產生極大的波瀾,《櫻桃小嘴》中的小奈雖天生麗質長有櫻桃小嘴卻吃不飽飯,她偷吃糧食并且與女兒爭奶吃而使女兒餓死,這讓人啼笑皆非更讓人深長思之。在短篇小說《殺了》中,老老實實,慢慢吞吞的“老蝸?!辈豢叭淌苄贤雷拥某芭鴼⑺懒怂?,這顯示了農民對于強權的反抗和改變現狀的努力,卻又同時彰顯了傳統農民的生存方式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尷尬?!段浵佔ψ印窋⑹隽巳r民學知識的故事,漢字被當地農民命名為“螞蟻爪子”,這是一個帶喜劇色彩的稱號,然而“螞蟻爪子”并沒有成為改變農民命運的福音卻恰恰相反,木墩因為沒有文化而深受其擾,兒子皮綆再蹈其轍,木墩為改良自家的智力因素,在大講“階級論”的時代讓兒子娶有文化的地主的女兒為妻,孫子尼龍倒是考上了大學,但卻頻頻向家中要錢而使爺爺喪了命,他要的錢并沒有用于學“螞蟻爪子”而是販賣衣服去做了生意。知識與農民之間始終是有距離的、敵視的,農民急于改變其在現實中的弱勢地位而歸依更強大更有力量的陣營,然而外部勢力并不接納他們,他們自身也并不具備這種能力,因而實際上也在否定著自己的行動。在長篇小說《震驚》中,姐姐為了讓弟弟得到五年后被推薦上大學的名額而自愿委身于村支書,“我”為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則不得不忍受面目可憎的“蘿卜花”的性索取與性玩弄,地震警報響起,死亡面前的瘋狂使兩名男青年將美麗純情的姑娘池明霞輪奸……民間的生存是這樣的蕪雜:活力與惰性、明亮與陰晦、苦難與罪惡,永遠的互相糾結,難于分辨。

很顯然,由于特殊的關系,書寫鄉村生活和其他題材不同,至少它不太容易像先鋒小說那樣把主題一下子提升到“存在”或者“哲學”的高度——雖然有余華的《活著》那樣的特殊例證。它往往和“現實”有著更為緊密的糾結,因此要把鄉村題材的開掘引向深入而不停留于“問題現實主義寫作”是很難的。這就是為什么以當代農村生活為描寫對象的作家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以引起關注和成功的原因。而趙德發卻有這種自覺和能力,他深入地涉及了農民生活與生存本質的諸多方面:農民與農村,農民與城市,農民與土地,農民與道德,農民與政治,農民與自然,農民與知識,農民與傳統,農民與現代,他們的愛恨生死,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他感同身受地與農民融為了一體,深入到農民心靈與骨髓的內部去描摹農民,其體味之真、感觸之切可謂是罕見和動人的。在其作品中用力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應是其系列長篇小說“農民三部曲”。

《繾綣與決絕》:土地上的悲與喜、死與生

“土生萬物由來遠,地載群倫自古尊”,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是與生俱來、無以言明、剪不斷理還亂的。土地即是農人的生命,是他們一切價值維系的根本。這樣的主題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中當然也不乏描摹,但卻從沒有這樣地在生存、道德、信仰和倫理的意義上全方位地給予描寫和揭示。而趙德發做到了,他可以說刻畫了真正心理意義上的農民,“本質化”了的農民。在主人公封大腳身上,中國傳統農民對于土地的認識和眷戀得到了哲學化的展示:他敬地如神,愛地如子,土地在他生命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土地是他生命價值和生存意義的體現和依托。他年輕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多攬地、多買地,他堅定地認為只要有了地就有了一切,土地成了他的宗教。同樣的情感態度體現在他對于牛、尤其是頗具神秘意味的鐵牛身上,牛輔佐人類實現自己的目的,它并非毫無靈性的奴隸與工具,相反它被認為是具有某種神性的靈異之物,應受到人的崇拜與尊敬,人類對于地與牛的敬重代表了人類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和舒適健康的理想與意愿。封二臨死前對于大腳“田是根,地是本”,“要敬地養地”的一番教導既是封二為代表的老一代農民人生經驗的總結和傳承,也成為封大腳一生堅定不移的信條與忠貞不渝的操守。為了多置地,種好莊稼,不讓別人說自己是“孬泥碗子”,封大腳將自己所有的智慧、體力與時間花費到了土地上去。他陶醉于其中,不覺其苦,在土地上的勞作使他感到充實和快樂。

對于土地的這種情結比封大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是地主寧學祥,雖然從階級論上講“地主”已經不屬于農民,但實際上地主不過是富起來的農民而已,其做派、氣質和農民并無二致。在五千塊大洋或者說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若干畝地與女兒的清白身體甚至身家性命的權衡中,他選擇了前者,土地對于他具有了比女兒的人生命運更重要的意義。沒有土地的人為了得到土地而用盡千方百計,甚至不惜拼死抗爭,擁有土地的人則為了擴大地盤而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事情的結局是歷史中人所無法預料的,寧學祥因為地多,屬于“地主階級”而成為“專政”的對象,被“革命”而死去,他一輩子視若珍寶的土地反而給他帶來了滅頂的災難。土地上發生的這場資源爭奪戰就是這樣的驚人心魄,扣人心弦。

土地上的生存從來都是滯重、慢節奏、延續多于變化的,封大腳的祖輩父輩們都是在那種固有的生活狀態下生存著的,如書中歌謠所言:“吃了飯,沒有事兒,背著筐頭拾盤糞兒;攢點錢,置點地兒,娶個媳婦熬后輩兒!”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一代代人就是這樣生存著的。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封大腳無疑也會按此軌跡運行下去,然而時代是變遷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是個人所不可能逃脫和抗拒的。50年代土地交公實行集體化了,整個社會進入了亢奮和高昂的狂歡之中,不能與時俱進的封大腳卻遭遇了人生的困境:他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了,他失去了對于自己人生目標進行確證的機會。他變懶了,不參加集體勞動,不掙工分,成為了火熱時代的旁觀者。他不但懶而且偷,他總是將原來自己土地中果實的一部分偷回家中,認為“那是自己的地就應該有自己的一半收成”。封大腳的懶與偷其實不應僅理解為具體動作和個人行為,它更是一種象征,這其中有對具體政治體制和生產組織方式的反思,有對農民閉塞與自私性格的揭示,更有對農民在時代大潮中處境的深沉思考。

分田單干使封大腳重新煥發了生機,他的勞動熱情重新高漲起來,他又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然而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變故卻更加劇烈。封家明被因得不到善待而發怒的牛頂死,這對封大腳自然是悲痛的。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后輩們對于土地感情的越來越淡?。簩O子運品開起了修車廠,蘇蘇的女兒羊丫辦起了酒店,他們離開土地不再種莊稼了,這實際上是遠離、否定了封大腳們一生所信奉的價值所在與自古而然的生活方式,面對兩種判然有別的生活,封老漢心中惴惴不安——到底是誰錯了,是他們還是我?祖孫三代人其實都有一個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離開土地的過程:封大腳對土地敬之若神,與之朝夕相處;封家明為之所傷,被迫離去;封運品主動放棄,他對土地可說是毫無感情但卻在現實生活中要雨得雨要風得風,活得相當滋潤;封運壘欲求安心種地而不得卻換來一年牢獄之災。封大腳的觀念看起來的確是過時了。

種莊稼不掙錢了,農民紛紛離開土地,外出打工,土地面臨著被拋棄的危險,原來與它們繾綣纏綿的農民現在正在棄之若敝屣般地決絕而去。非農產業長廊、天牛開發區、軋鋼廠、橡膠廠、桑塔納,土地上上演著一幕幕全新的戲劇。國際天牛文化節似給被冷落的土地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但這是對鄉土文化傳統的真正尊重與理解,還是商業的炒作與趨時的敷衍?大片的開發區土地閑置荒蕪,是福耶,禍耶?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土地具有著海洋一樣的胸懷和氣概,她寬容慈祥地注視著生長著的山水、萬物、人群,她傷痕累累卻又步履堅定地向前走去。千百年的風雨、屠戮、血淚、死生、愛恨,她見證著,她沉默著,這正如一代代農民的生存,他們苦過,樂過,哭過,笑過,他們死去,但他們的故事仍在延續。土地上的生存像永久的謎一樣無法破譯。有意味的是,故事的最后封大腳的腳不再一大一小了,這是一種回歸,進步,抑或是對其“大腳”的一種否定和嘲弄,頗值得回味。封大腳老漢除夕夜祭拜天牛成為了一種神秘的儀式,大雪紛飛,天牛、土地、老漢,它們之間進行著一種隱秘的呼應與對話,它是一曲挽歌與絕唱,更是一種警示與皈依。

《天理暨人欲》:靈與肉之間的搖擺和掙扎

中國的傳統社會是一個矛盾的宗法道德體系,儒家的思想,宋明理學中蘊涵的禁欲主義,加上小農意識形態,混合為一個奇異的矛盾體。在這一道德價值系統中,人被劃分為君子與小人,人性則被概念化地分為善與惡,天理與人欲,要倡導“存天理,滅人欲”。從某種意義上看,所謂天理、君子可以代表靈魂的、形而上的、理想的一面;而人欲和“小人”則代表了肉體的、形而下的、現實的一面?!按嫣炖?,滅人欲”,從主觀和微觀來看,是敦促人放棄一己之利益,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追求社會化的生存法則與生存價值,而從客觀和宏觀來看,則是剝奪個體的獨立思想和自由意志,遏制感性欲望的實現要求,藉以形成大一統的思想秩序和社會格局,以實現統治者的統治。“君子”被詮釋成一種高高在上的、眾人難于企及的道德典范和人格楷模,為世俗中人指引方向,破解迷津。君子之夢其歷史可謂久遠矣,這其間上演著一幕幕悲劇與喜劇,而對一種作為過去時態的“歷史”的回顧,我們總會發現,它總是悲多于喜,憂多于樂,讓人心驚,顫栗。

《天理暨人欲》(初版名為《君子夢》)是“農民三部曲”中最具思想品格的一部,它以百年歷史長度,來敘述“律條村”農民意圖建立君子之邦的歷程,三代人在不同的歷史境況中都希望成功治理人心,建立安定之邦,但卻都遭遇了相似的尷尬困境。老族長許正芝以近乎悲壯的方式對全族人進行著嚴格的道德灌輸、精神控制和行為引導。他希望將族人都調教成高尚、完美的君子,然而這不過是自己的一相情愿,生存競爭是殘酷的,欲望也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丑事依然在不斷地發生,他則將丑事變成疤痕一次次寫在臉上。他的自戕、自殘確也起到了一點對于罪惡與陋行的鑒戒作用,卻無法改變大環境下整體的頹勢,他的善行與慷慨的確也緩解了部分人的生計和生存問題,但實際上卻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力圖以人格楷模的建立和塑造來規范眾人思想的意圖,于他注定是一個理想,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烏托邦。在現實生存、外敵入侵面前,這不過是迂腐的書生之見和想當然的自欺欺人。因為了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的存在,因為了信仰中先賢先儒們的偉岸、高大與神圣,他不惜讓自己的臉變成惡行與丑行的猙獰展覽,他不惜將無中生有的罪責加于自己已死去的天真爛漫的女兒身上,他不惜誘迫兒子接受毫無情感交流、心存厭惡的婚姻,而到最后他費盡心力所建立的秩序,不過是證明了自己的孱弱、愚昧與落后??梢哉f封建統治幾千年治心的歷史就是民眾自戕、自殘、受虐的歷史,這種受虐以及必然伴生的施虐成為了一種思維的定勢和倫理的約束,它已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而存在于民族記憶和現實生活之中,隨著歷史的演進而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許景行在一個紅色年代里繼續著乃父的實驗,但其資源與方法與先前已有了極大的不同,在時代激進的氛圍中,他欲把全村建設成“公字莊”,以使人人都嚴于律己,大公無私。在此理想之下,他拒絕了與他心心相印的的劉二妮的感情,他甚至用劉二妮送給自己的愛情信物辮子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測驗全村人是否因饑餓而外出偷地里即將成熟的糧食。他辦起了無人商店以確證思想改造的成果,他炸開河堤以挽救河對岸的“階級弟兄”,可所有這些又都被證明是虛浮的和經不起沖擊的,他自己的親生女兒大梗,便成了這一荒唐思想的叛逆者和受害者?!拔母铩敝械摹岸匪脚蕖?,對于偶像的極端崇拜喪失的是自我,對于某種思想的深信不疑失去的是基本的判斷力和創新的能力,在極端一元化思想控制的社會里產生的必然是精神的被閹割,思想的暴力和個性的萎縮。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被抹殺了,奴性以及其近鄰暴力肆虐橫行,在革命的名義下對不符合“理想”的思想和肉體進行殘酷的鎮壓,不正是造成歷史上許許多多悲劇的根源嗎?大公無私的屬“靈”的世界是美好無比的,但“靈”是須以“肉”為基礎的,沒有了“肉”的沉實與質感,“靈”的輕盈與高妙不過是虛造的幻影。同樣,“公”是以“私”為前提的,沒有了“私”的滿足和實現是不可能有“公”的豐富與和諧的。

然而事情卻沒有這么簡單,如果僅僅是這樣來確立這部作品的主題的話,那它的價值也就不足以為外人道了,趙德發的不簡單之處在于,他要揭示的要遠比一個進化論主題要復雜的多,他寫出了道德的悲劇,人格與理想價值在時代面前的悲劇,他不但無法改寫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欲望與丑惡,他也親手制造了自己和他的親人的一系列感情的悲劇。正如他自己所悲嘆的,“人心,是這世上最奇怪的東西,它個頭那么小那么小,可它的胃口卻那么大那么大,能裝得下天,裝得下地!人肚子有吃飽的時候,可它卻沒有吃飽的時候”,許景行的這個認識是正確的,但他由之出發改造人心的行動卻是慘敗的:哥哥許景言、女兒大梗、次子許合意,都給了他的理想以痛擊。與他現實交往最多,倫理關系最近的親人卻與他精神聯系最少,離他的倫理要求最遠,與他的道德規范相悖謬,事情就是如此復雜而又奇妙地結合在了一起。許正芝的先儒和家廟并沒有挽回業已衰頹的人心和世事,許景行的偉人像和紅寶書也被證明是盲目和愚忠的,如果說這兩個時代人心還有“怕頭”,還有敬畏感的話,那么在當今社會呢,神像已被推倒了,人已經沒有“怕頭”,人心散了,人的心靈棲居何處,精神如何歸屬,人類的生存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健康,這是一個重要而現實的問題。《天理暨人欲》沒有、也不試圖提供出答案,它面對的是此岸的現實世界和蕓蕓眾生,但他指向的卻是歷史和未來,是普遍的人的生存和道德困境。所謂“君子”,或許永遠只能是人類的一個夢。

或許是由于主題的過分沉重的原因,在“農民三部曲”中,這是反響最“平淡”的一部,過于強大和笨重的理念壓垮了這部小說的敘事構架,使它在濃密的觀念中無法獲得輕松和給人愉悅感的敘述,人物的塑造也顯得有概念化之嫌。這應該是一個教訓,它告訴我們,無論多么好的構思和理念,小說都首先是小說,應該把思想完全化入到形象之中。

《青煙或白霧》:權力夢與清官情

一切都是煙云,一切都是命運,這部小說讓人想起那首很有名的詩中的句子。它既是對個體命運的書寫和悲憫,同時也是對當代歷史的荒誕本質的揭示與追問。只是十分遺憾的是,原本這應該是一部能夠引起關注的作品,不料問世后卻也同樣是寂寂無聞。

一名農村未婚女青年,原本是遠離政治斗爭旋渦的,她常態的人生軌跡應該是嫁人、生子、做飯、種地,如此終老一生的。然而時代政治卻將這個叫做呂中貞的農村女性,一個村姑,一個永遠不會改變她的內心和性格的底層的女人,推到了權力斗爭的風頭浪尖上?!八那濉惫ぷ麝牭牡絹?,使原本對于政治一無所知的她在不知不覺間在向政治斗爭的中心靠攏。如果說一開始典型發言中的自我拔高還讓她有些難堪和臉紅的話,那么到后來這種難堪已經以假亂真變成了自我欣賞和自我認同,呂中貞組織的鐵姑娘隊倒是真正體現了她的一些特點和能力:她的健康、她的干勁、她的不讓須眉,卻也正是這種頗具時代荒謬性的扭曲被政治所利用,使她的命運與她所處的時代緊緊捆綁在了一起。呂中貞隨時代政治的馬車奔走,她身處其中不由自主,就如她對自己所說:“我只是一只泥哨,叫喚得怪響,其實是別人吹的?!痹谙蜃约旱膽偃酥鞯撟隽诉@番表白并未獲得理解之后,呂中貞更加地一意孤行了。政治,已成為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雖則她并不能對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運做半點的主動選擇。

“官本位”、“官文化”在中國人心目中一直是縈繞的一個情結,做官意味著在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中躍居上層,做官意味著更大的資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支配權,做官意味著揚眉吐氣、光宗耀祖?!拔幕蟾锩秉c燃了千萬人當官“做主”的欲望,造反、游行、批斗、武裝斗爭,社會秩序天翻地覆,動蕩不安。在幫派斗爭中驚慌失措,氣喘吁吁的呂中貞經歷著天堂與地獄般的往復折磨:任地革委常委、被馮牧南逼奸、所在組織被宣布為“非法”、與穆逸志在煤礦里的狂歡、去山西找陳永貴、夜里上廁所遭輪奸、再任地革委副主任。呂中貞一度獲得了政治上的某種成功和榮耀,然而她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她的內心已然遭受重創、傷痕累累。而她以身心受辱換來的權力卻并不長久,“揭批查”之后,呂中貞被撤消一切職務,重新遣返回到農村。政治權勢不再需要她了,她便“理所當然”地被政治所拋棄,她與做著“馬上封侯”的夢而外出當兵卻客死他鄉的父親一樣,都成為了權力夢的受害者和犧牲品。

政治歷來是充滿算計、陰謀和投機的,一部分人利益的獲得往往伴隨著另一部分人利益的喪失。呂中貞當上大隊長,是以支明祿被撤消大隊長職務為前提的,而穆逸志日后在省里的官居高位,則是以馮大炮、呂中貞被判刑、被撤職為前提的,更為可悲的是呂中貞在將自己的身體奉獻給了這個男人之后,眼巴巴地等待著他的妻子死去以便自己去填補空缺,她卻從未想到過實際上穆逸志從未將她視為一個平等、有尊嚴的女人來看待。他不過是將她作為一個暫時的發泄欲望的工具罷了,一旦他的政治目的需要犧牲這點兒“感情”,她不會在他人生的天平上占據一丁點兒分量。即便是他的妻子真的死了,所謂的“條件成熟”實際上也永遠不可能降臨到她的身上。這是人世間的大殘忍,也是呂中貞一生經歷所不會悟出的最大的政治,是她人生中的慘敗。

呂中貞與穆逸志的私生子白呂成為了下卷的主角,他不滿官場的腐敗憤而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他希望在保持個人獨立的前提下做自己的事情,然而就在他的“大地藝術”即將成功前夕,當權者卻利用手中的權力橫加阻撓,使之化為了泡影。白呂為求公道四處奔走卻收效甚微,他帶領幾名農民去縣里上訪反映農民負擔問題,卻被鄉派出所以莫須有的罪名抓去并關押到縣看守所。白呂與當年其母親的遭遇其實并無二致,他們的基本政治權力都得不到保障,動輒得咎,無能為力。這個命運的延續表明,底層中國社會的等級制度還是有形無形地存在著,它一直在注定著那些掙扎著的人的命運。

“清官”現象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在那個閉抑、高壓、粗暴的社會里,民眾往往將尋求正義、公平、合理的希望寄于為民做主、愛民如子的清官身上。這給民眾以一種心理的慰藉和精神的依靠,藉清官之力,民眾方可抖落惡勢力強加于己身的枷鎖與罪責,目睹做惡者受懲時的尷尬和狼狽并從中獲得快意,體味一回做人的尊嚴和滿足。而在其他的時間,則只有謹小慎微地在夾縫中討生活,或在強者的棍棒下瑟瑟發抖,或在灰暗的角落企盼“青天老爺”的出現。有人已經指出:清官乃不祥之兆。這句話也許是對的。其一,清官出現的前提預設是出現了一大批的不清的官(或曰貪官),這說明社會的政治體制和群體倫理已經出現了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清官是不良體制之兆。其二,清官的出現是個別的,清官的行動屬個人行為,它在社會中是邊緣的,難有代表性和影響力,欲以一己之行動改變整個社會無異于蚍蜉欲撼大樹,民眾對于清官的呼喚實際上推卸、放逐了其自身在現實社會中改變不良秩序的責任和義務,這顯示了與公平秩序的隔膜,從這個意義上說,清官是庸眾與蒙昧之兆,在二十世紀末期的中國,大眾仍寄望于清官無疑是可悲的,民主與科學的口號在中國已有百年歷史,但農民的思想仍停留于帝王時代,草民意識仍根深蒂固地盤踞在農民的頭腦中,這使得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固步自封,知足認命,謹小慎微,充滿奴性與惰性??梢哉f,不革除這些歷史的沉積物,民族的現代化是不可能的。

《青煙或白霧》還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當下農村與基層政權中存在的種種現實問題: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形象工程“中國江北第一干果市場”、由別人替考代學MBA的學歷腐敗、為上司送小蜜以投其所好、加重農民負擔的鄉鎮亂收費、村務活動中的暗箱操作、基層官員的權大于法、農民的燒香拜青天、宗族觀念的盛行,等等,這些當然都是顯著的問題,但就作品最深刻的思想內涵來看,還是揭示了這樣一個關系:呂中貞所代表的底層農民,不過是權力社會侵犯民間社會、并給她帶來無可抗拒的傷害的一個證明而已。這當然也有底層社會自身的問題——某種意義上她需要這種傷害,因為她也對權力充滿了渴望,她一旦掌握權力同樣也無法正確地運用這種權力,這是悲劇的真正含義所在。就這一點來說,《青煙或白霧》所揭示的主題的歷史深度是更大的,更具有深刻的悲劇啟示。小說最后雖然支明祿最后親手拆掉了他建起來的清官塑像,雖然呂中貞在落盡一顆顆代表苦難、屈辱和疼痛的牙齒之后再發新齒,雖然白呂即將成為直選后的村長,以“將來時”結束的故事留下了一個光明的尾巴,但這并未改變小說主題的沉重,回視既往,權力與夢,生存與掙扎,上升或墮落,青煙或白霧,混沌難明,而前方,路途仍舊坎坷漫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综合视频网| 成人亚洲国产| 找国产毛片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无码私拍|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天堂首页|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最黄视频|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 久久毛片网|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91丝袜乱伦| 黄色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内黄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理论片一区|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亚洲综合九九| 激情视频综合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91福利片| 在线观看av永久|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 99人体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拍爱| 欧美色视频在线|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日本a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黄色影院|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最大综合网|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66|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一区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伊人蕉久影院|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91亚洲视频下载|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亚洲天堂网2014| 国产成人夜色91|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69视频国产| 国产白丝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