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債務:妻子的責任?丈夫的責任?
2004年11月,曉朝的服裝店由于經營不善倒閉了。兩個月后,她應聘到了一家公司做了文秘,這期間,她認識了公務員賢良,在一段時間的接觸后,雙方感覺不錯,就在2005年12月領取了結婚證。
但是,婚后不到半年。就有債主找到了賢良,理直氣壯地說:“你老婆借了我2萬塊錢,一直沒還。現在你們結婚了,輪到你替她還了。如果你不還,我就申請法院從你的工資里面扣!”
賢良傻眼了,回家一問才知道,曉朝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曾因為資金周轉不開,向對方借了2萬塊錢。如今對方得知曉朝結婚了,覺得這筆錢曉朝有能力償還了,所以才會發生上述情況。那么,賢良是否有義務為曉朝償還這些債務呢?
律師點評:
婚前財產屬于個人財產,同樣的,婚前所發生的債務,與婚姻生活無關的,也是屬于夫妻之問個人的債務,應該由其個人償還。不過,夫妻之間若是對此項債務有約定的,應當按照其約定來執行。
本案中,曉朝所負債務因用于經營,而且是在結婚之前發生的,因此屬于個人婚前債務,丈夫如果不愿意承擔妻子婚前的個人債務。則應該由曉朝自己來償還,債權人是無法強迫債務人的丈夫代為清償的。
婚前債務:采禮錢的用場
為了早日和女友小霞結婚,小李于2005年7月向朋友借款1.6萬元購置了新居中的生活用具。打借條的時候,小李 在借條上寫明了用于購買某某電器借款1.6萬元。
婚后,小李的朋友要買房子,就拿著欠條找小李討要借款。小李苦惱地說:“我們結婚的時候雖收了3萬多禮錢,但都在我老婆手中,我自己沒有錢還你。”朋友便去找小李妻子要錢,但是小霞以這筆債務系小李個人婚前所借為由,拒絕償還。無奈之下,朋友只好向法院提起訴訟。
那么,作為小李的妻子,這筆錢小霞是否應該歸還呢?
律師點評:
小李的1.6萬元欠款的確是婚前個人所借,但是,由于這筆借款是用于結婚生活用具的購置,屬于為了婚姻家庭而發生的債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中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也就是說,如果債權人能夠證明其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那么應以家庭共同財產償還債務,配偶婚后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就應用于償還債務。婚后配偶名下的財產除一方的婚前財產、因身體受傷獲得的醫療費和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生活專用品等法律規定外,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因此,此債務屬于夫妻雙方的共同債務。其妻子在已經收取3萬多禮錢、有能力償還的情況下,應該償還。
婚后債務:丈夫借錢,妻子有連帶義務?
趙玄夫婦的兒子于2004年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學,由于手頭拮據.拿不出學費,趙玄就向鄰居借了3萬元,借條上是趙玄簽的字。
一年后,鄰居要求還錢,趙玄說沒有錢還。鄰居的親戚由于和趙玄的妻子在一個單位,知道趙妻新近發了一筆獎金,足夠償還這3萬元的,于是就向趙妻要錢,但是趙妻卻說:“我們夫妻二人的錢向來是各管各的,這錢不是我借的,和我無關。”
鄰居很生氣,覺得這是賴賬,準備借助法律為自己討回這筆錢。那么,面對這筆債務,真如趙妻所說,是屬于丈夫趙玄的個人債務嗎?
律師點評:
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乙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此案中,甲方如果在借貸3萬元款項的時候,向丙方出示了該約定,說明他們夫妻之間財產歸各自所有的,那么丙方無權向乙方索要此債務:假若甲方借貸時沒有提前告知債務人,則乙方身為甲方的合法配偶,則須負連帶責任,有義務對此債務進行清償。
配偶死亡后的債務:遺囑風波
路敏和李松是合法夫妻,但兩人多年來一直感情不合。2006年2月,路敏因癌癥病逝。去世之前,留下了書面遺囑:將自己名下的存款8萬元全部給長子,房屋給次子。
路敏去世后,一家人為了這份遺囑吵鬧不休。李松說:“你媽的存款是我們夫妻兩個人的,這房子也是我們兩個人的,怎么能全部給你們呢?”這時候,陸敏生前的同事小姚找上門來,說路敏去世之前,曾經向自己借了5萬元現金,說是治病要用,而且這筆債務有借條為證。
豈料,孩子們卻說:“人已經不在了,這錢又不是我們借的。找我爸爸還吧。”而找到李松時,李松則推托說:“這錢是她治病用的,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我沒有義務償還。”那么,小姚應該找誰去討要這5萬元借款呢?
律師點評:
首先,路敏這份遺囑屬于部分合法遺囑,也就是合法部分生效,與法律相違背的部分無效。以從婚姻關系角度出發,《繼承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因此,丈夫李松關于遺產繼承的說法是正確的。
其次,《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因此,小姚有權要求路敏財產的繼承人償還這筆5萬元的借款。
假若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根據最高法院若干意見的指示,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因此,不論路遙的遺產如何繼承,小姚的債權都是受法律保護的。
責編/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