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中國現代民俗學先驅者的性人類學研究

2007-01-01 00:00:00朱和雙
廣西民族研究 2007年4期

【摘 要】在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開創階段,人類學的發展遠趕不上民俗學。性人類學研究的推動者首先是一些知名的民俗學家,而不是人類學家。總的說來,中國早期的性人類學研究深深地打上了民俗學的烙印。先驅者們的性人類學研究雖處于起步階段,但卻給剛剛引入中國的人類學的本土化發展留下了寶貴的一頁。當時的性人類學研究受傳統道德觀念的束縛很深,甚至還有人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關鍵詞】中國現代民俗學;先驅者;性人類學;研究范式

【作 者】朱和雙,民族學博士,楚雄師范學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云南楚雄,675000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07)04-0040-005

An Analysis of Sexual Anthropology Practiced by the Forerunners during the Chinese Modern Folklore Campaign

Zhu Heshuang

Abstract:In the early period of Chinese modern Folklore Campaign,the development of Anthropology failed to pace with Folklore. Some forerunne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in sexual Anthropology. Their research recorded a significant page o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the traditional ideas influenced forerunners' exploring works. Someone has given fame and future for research of sexual Anthropology.

Key Words:Chinese modern Folklore;forerunners;Anthropology of sex;research

在20世紀初期,中國性人類學研究的最早開拓者是引進國外人類學方法系統研究我國禮俗與迷信的人文學者,他們多是一些民俗學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張競生、江紹原、黃石等。在他們的影響下,一些民俗學家開始研究性風俗、性信仰和性崇拜等民俗現象,相關的著作不斷出現,先后有張東民的《性的崇拜》(1927)、方紀生的《性風俗夜話》(1936)、朱云影的《人類性生活史》(1936)、斗木的《性風俗獵奇》(1948)等。與此同時,國外一些性人類學研究的論著也被翻譯介紹到國內,如1929年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了日本民俗學家二階堂招久的《初夜權》(汪馥泉譯)。20世紀40年代,潘光旦在譯注《性心理學》的過程中也涉足到一些性人類學領域的研究。1948年,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出版了以論證人類兩性性行為對社會綿延和穩定具有兩重性的《生育制度》一書。

一、周作人的性人類學研究

周作人(1885~1967)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他在民俗文化研究領域也有獨特的建樹。周作人積極翻譯介紹當時西方先進的民俗學理論,對于人類學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的意義。他非常關心與性有關的民俗文化的收集與研究,對民間文化里面粗俗的部分也持寬容的態度。1918年2月,北京大學成立歌謠征集處,1920年冬改為歌謠研究會,周作人與沈兼士任主任。北大歌謠征集處開始征集歌謠的時候,最初簡單地規定了入選歌謠的資格,是“征夫野老游婦怨歸之辭,不涉淫褻而自然成趣者”可以入選,后來根據周作人提出的意見加以修改。1922年12月,北大歌謠研究會主辦的《歌謠》周刊創刊,周作人與常惠任主編。同時修改了章程,其中第四條“寄稿人注意事項”規定:“歌謠性質并無限制,即語涉迷信或猥褻者亦有研究之價值,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擇。”周作人在創刊《歌謠》周刊時取消了對收集“猥褻的歌謠”的限制,這才為猥褻的歌謠爭得了一點“生存權”。1923年3月,周作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集子《自己的園地》,收入了《猥褻論》一文。1923年12月,周作人發表了《猥褻的歌謠》、《關于“猥褻歌謠”》等重新呼吁研究“猥褻的歌謠”的意義,他清楚“猥褻的歌謠”具有學術的價值,從中能理解中國民眾的性心理。1924年11月,《語絲》周刊在北京創刊,周作人是發起人之一,并擔任了周刊在北京時期的主編。他在《語絲》上作為個人的工作再次征求“猥褻的歌謠”,果然一年后搜集了相當數量的有關歌謠。《語絲》能夠收到以“猥褻的歌謠”為代表的有關民俗的投稿,周作人的活動起了關鍵的作用。在周作人看來,民間文化形態真正保留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要弄清楚這個民族文化傳統中哪些部分還有生命力,應該發揚;哪些部分已經死亡應該及時革除,都只能到民間去尋找。這就是周作人為什么特別重視民間文化原生態研究的原因。①但由于社會壓力,周作人始終沒有實現出版這方面的專書的愿望。

周作人在性人類學領域不停地探索。1925年10月,周作人與魯迅、沈尹默、錢玄同、常惠等聯合署名發表了《征求猥褻的歌謠啟》,計劃編輯《猥褻歌謠集》及《猥褻語匯》(后未果),以“從這里窺測中國民眾的性的心理,看他們(也就是咱們)對于兩性關系有怎樣的意見與興味”。同時他本人認為,歌謠當中談及愛情的部分,因為著作者的態度是自然的,順乎人性的,因而也是道德的。同時,周作人還分析了造成民間歌謠有猥褻成份的原因,一是“民間原人的道德思想,本極簡單,不足為怪”;二是“中國的特別文字”猶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大原因。因為中國文字復雜,民間詩人運用不了,就用通俗甚至粗俗的口語表達感情;第三,則是中國人生活的不完滿,他說:“中國社會中的禁欲思想雖然不很占勢力,似乎未必有反動,但是一般男女關系很不圓滿,那是自明的事實。我們以為兩性的煩悶在時地上都是普遍的,民間也不能獨居例外,……猥褻的歌謠贊美詩情種種的民歌,即是有此動機而不實行的人所采用別求滿足的方法。”②周作人從民間道德觀念、兩性生活的狀況、文字使用的難度等方面分析了猥褻歌謠產生的原因,使人們對民間猥褻歌謠有一種正確的認識。1927年,周作人出版的《談龍集》中收入了《談性的崇拜》等。

二、張競生的性人類學研究

在中國早期性人類學研究的先驅者中,不應該忽略張競生(1888~1970)的名字,雖然他不大被當時的人理解。在中國現代民俗學界,張競生的名字很少被提及。其實,張競生著述甚豐,在哲學、文學、社會學、民俗學、人口學和性學諸多領域均有涉獵。在20世紀初期,張競生較早地提出中國限制人口發展、實行避孕節育、提高人口素質的主張。他的優生主張在實踐上的操作性,在認識上的審美性,使他成為中國的節育大師第一人。歷史和科學都證明,張競生不僅是一個主張計劃生育的難能可貴的超前的學者,而且他還是一個勇敢勤奮的開拓者和探索者。③1921年10月,張競生受蔡元培聘請,為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張競生大膽地提出了研究性科學、實施性教育的一系列主張。為努力宣傳要把性生活作為人的高質量生活的一部分,他身體力行首先在北京大學開設性教育、性心理學方面的課程。1922年4月初,張競生與胡適聯名邀請美國提倡避孕節育的著名學者桑格夫人(Margaret Sanger,1883~1966)來北京大學做關于《為什么要節育》的報告,男女聽眾達數千人,反應熱烈。桑格夫人在北大發表的演講由胡適任翻譯,胡適在翻譯講解時注意肯定并發揮桑格夫人的觀點,受到聽眾歡迎,演講稿全文刊于北京晨報副刊上。稍后,他還擔任“北京大學風俗調查會”主任委員,擬收集出版一套“中國民俗叢書”。

1923年5月18日,張競生“擬定風俗調查表,商定在本學門(研究所國學門)設立風俗調查會”。風俗調查會成立后,張競生擔任主席,并在校內開講“風俗學”課程,鼓勵學生除學習風俗學的一般理論之外,積極進行社會調查,征集風俗物品,建立風俗陳列館。與稍早成立的“北大歌謠研究會”一樣,北大風俗調查會是中國現代民俗學開創階段的重要學術研究陣地之一。張競生擬就的“風俗調查表”是國內第一份規范化的民俗學研究表格,他的“風俗學”課程也是國內首創的。作為北大風俗調查會的首任主席和中國現代民俗學的積極組織者,張競生培養了顧頡剛、容肇祖、鄭賓于、常惠等民俗學研究的中堅力量,稱其為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先驅者之一,是毫不過分的。④當時的北京大學在蔡元培的領導下彌漫著濃厚的自由化氣氛,學術研究很少禁區,比如說民間色情歌謠就在學者們的研究之列,并且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時任“北京大學風俗調查會”主任委員的張競生受此自由研究氛圍的影響,認為性以及與性有關的風俗等,當然也在應該研究之列。

1925年冬,張競生以“北大風俗調查會”主任委員的身份計劃實施一項風俗調查的課題。在調查表中他編出了三十多項應該調查的事件,其中就有性史一項。可是,調查會的委員們都是大學教授,張競生的性史調查表經他們討論后被否決了,他們擔心性的調查會發生誤會,遂表決性史的調查另出專項。張競生只好在《京報副刊》上刊登出《一個寒假的最好消遣法》的征稿啟事,廣泛地向社會征集各人“性史”的回憶文章。這次征文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短短時期就收到稿件二百余篇。1926年4月,張競生以“性育社”的名義整理出版了性史征文,抽選出幾篇稿件如《初次的性交》、《我的性經歷》等,編為《性史》(性育叢書第一集),書前附有張競生所作之序,每篇文章之后張競生都針對性地寫有評語,發表直白坦蕩的議論。對于張競生來說,他出版《性史》的目的旨在以科學眼光研究性學,由此開啟中國的性教育,向中國封建婚姻制度和性禁錮、性盲發起挑戰。《性史》作為一部講求科學的性行為的資料性讀物,卻成了張競生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三、江紹原的性人類學研究

江紹原(1898~1983)是我國著名的民俗學家和比較宗教學家,是我國最早引進國外人類學方法較系統、科學地研究我國禮俗迷信的學者,也是性人類學中國化最初的實踐者之一。江紹原早年專攻比較宗教學和哲學,1923年夏天回國后在北京大學任教,其研究重心開始轉移到民俗學并廣泛征求民間習俗,關注性與天癸的迷信。處在民俗學運動中心的江紹原,后來成為“北大風俗調查會”的主席。江紹原的禮俗迷信研究廣泛地涉及到了性迷信、性禁忌等方面的內容,他對月經、精液等的研究堪稱我國民俗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在研究方法上,江紹原明顯地受到了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等人的影響,在研究方法上常用“殘存法”,即以現存的原始民族或落后社會的文化因素的實例,作為歷史殘余說明過去的狀態,并與古史資料相結合,從而解開古代史特別是原始社會史上一些難解之迷。⑤江紹原的基本研究方式是查閱古代文獻和到民間去搜集資料,對于讀者寄來的資料也同樣地查閱文獻盡量尋找言行的起源和原因。他對于性迷信的研究不是單純的為了研究而研究,更不是鉆進去做研究對象的奴隸,而是有著明確的為社會進步服務的功利目的。

江紹原對性人類學的研究集中體現在《中國人的天癸觀的幾個方面》(1926)、《血與天癸:關于它們的迷信言行》(1928)等著述上。他關注到代表“污穢”的天癸(月經)、古人之盟不可缺少的牲血和與古代的“涂血”禮有關的迷信等,其中天癸觀的研究特別引人注目。血與月經雖屬常見,但人們缺乏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不很知),面對這種現實他強烈地感到在科學知識出現以前人們難免于迷信的言行,所以說國人應該如實知道血與月經的性質、功用、意義以及迷信依然存在的現狀。江紹原對中國人天癸觀的研究,他解釋為以下幾點:第一,天癸是一種污穢之物,與疾病、生產、性交及死尸類似;第二,天癸具有使鬼魅和邪術家都畏懼的污穢力量;第三,經血與經衣能解毒治病,例如兩性病、急病、受毒等;第四,天癸(特別是第一次的天癸)被視為人身的一種精華,與乳汁、大小便等相同,可與其它“人元”及天地精華合制成丸散丹膏(紅鉛)而服用,小之壯陽補血,大至益壽延年。可見,經血不僅有實際做藥的成效,亦是方術家用以辟邪的利器。

江紹原關于“血與天癸”(月經)的研究,最初是作為分散的小品文章發表出來的。這些研究一出,周作人、鐘敬文等人都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研究開了民俗學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今天的研究視野如果不是有所退步,至少也沒有明顯的進步。因為直到今天,也還會有人對這種東西(婦女的月經等)的研究嗤之以鼻,輕則以為這等微末小事,與國計民生無關,不值得研究,重則斥之為低級無聊,而不知為什么這種東西在古人眼里是極不潔的,是需要避忌的,甚至有破“妖法”之功能的,不知這些觀念是何種心態的反映。⑥江紹原對性迷信關注的范圍相當廣泛,在王文寶、江小蕙編輯的《古俗今說》(1997)、《江紹原民俗學論集》(1998)等民俗小品文集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與性人類學研究有關的,比如《“奔”》、《“割勢皮”》、《從戲園到妓院》、《求愛的法術和祈禱》、《柬埔寨僧道的初夜權》等。在陳泳超整理的江紹原文集《民俗與迷信》(2003)一書中,也專門有一部分是講述“性愛”的,內容包括:求愛的法術和祈禱、僧道淫亂厭法、水與淫、火與淫、淫哉蛇也、見蛇性交、女人穢物、上海妓女龜奴的迷信等諸多的方面。

四、黃石的性人類學研究

黃石(1901~?)原名黃華節,是中國現代民俗學研究的重要人物。20世紀20年代初,他開始投身宗教學、人類學及民俗學的研究。黃石研究民俗的切入點與江紹原相同,都是宗教,而且他研究的主要方面也在禮俗迷信。在性人類學研究領域,黃石的研究特點在于既注重利用文獻資料做歷史的考察,也注意盡量使用現代民俗學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既注意吸收國外相關學科的理論,又專注于對中國本土民俗的研究。自1928年至抗戰前這一時期,黃石發表了大量關于禮俗、民間傳說、婦女習俗的學術論文。他的《性的“他不”》、《娼妓制度的初形》、《初夜權的起源》、《感孕說的由來》、《貞操的起源》等論文,從水平來看應該說代表了當時中國民俗學研究的一流成果。黃石把“初夜權的起源”歸結為神權在社會上的統治力量。在《初夜權的起源》(1930)中,黃石提到了初民神賜萬物的心理和對新奇事物的禁忌的心理,認為“上述兩種心理,是‘初夜權’和‘初實祭’兩種風俗的共同的根本原因”。黃石并不是固守某一種解釋角度,而是進行具體的探討,比如在探討“貞操的起源”時,雖提到了以往的解釋中的“心理說”和“經濟說”,而前者就是以感情因素來解釋婦女的守節問題的。他既反對從心理上解釋貞操觀念的起源,又不盡同意從經濟上來說明,而主張這是“所有男女對神靈對社會的義務,目的在謀公眾的安寧”。

由于黃石廣泛閱讀國外人類學、民族志和民俗學著作,對他們的理論和方法比較熟悉,使他的研究從一開始就具有職業民俗學家的特點。黃石所寫的論文除了引據中國古代的文獻資料和他自己實地調查的材料之外,還大量使用國外有關著作中的材料,比如在他較早的《性的“他不”》一文中,就有大部分內容取自弗雷澤的《金枝》一書,這在同時代的民俗學家中是不多見的。黃石對國外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理論與方法的應用,以及大量使用世界各地的有關例子來進行比較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他的外語能力優勢以及開拓性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之上。他借用人類學的“遺留物”說,認為鬧房乃是初夜權的遺留,只不過是在文明時代之后的一種“柔和化”和“游戲化”而已。在他關于初夜權、性、感孕說、生育、接吻、貞操、娼妓等問題的研究中,無不大量舉出古代希臘、羅馬、埃及、西亞以及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原始部落的例子,把它們與在中國文獻及現實習俗中發現的類似例子相比較,最后總起來加以解釋。盡管這些比較大多還是表層的,而且主要是尋找不同文化中的共性,很少尋找差異并對差異進行深層的解釋,但卻反映出他對人類學方法的應用,因為人類學就是在比較的基礎上對文化現象做出跨文化的解釋和概括。

黃石的研究往往針對中國民俗現象,但卻總是利用世界各地的民俗資料進行比較研究。除了梳理民俗的歷史演變之外,也結合親身的經歷和實地調查,因而其成果比較成熟。比如他在《關于性的迷信與風俗》一文中,就敘述了自己的家鄉(廣東)女子追求男子的類似巫術的習俗。他從學術的角度集中對性風俗的研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仍然需要有相當大的勇氣,特別是由此開辟了一個前人較少問津、直到今天研究也相當薄弱的領域。我們知道,在中國民俗學草昧初創的時期,許多傳統的衛道士對研究以往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是嗤之以鼻的,研究情歌或者像周作人那樣寫出“猥褻的歌謠”的人,確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北大風俗調查會的第一任主席張競生因研究性而身敗名裂,在學術界被冠以“性博士”的惡謚。黃石研究眉史、黛史,也有可能遭到人們的譏笑,說這是獵艷或者耽于不經,至于研究性、接吻、娼妓甚至列舉大量關于性器、性交、月經等性崇拜風俗和性禁忌實例,更要被某些人視為誨淫誨盜。但是從黃石的研究論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動機是絕對學術性的,是很嚴肅的,看不出絲毫獵奇獵艷的痕跡。⑦盡管黃石的研究還比較初步,較多歷史的探索,也難以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實地的研究,但他的這些工作無疑啟示后人在性人類學這個領域內,在更大的深度和廣度上繼續開墾這塊處女地。

五、余 論

中國早期性人類學研究的傳統之一,就是從民俗學(民間文化)的角度來研究各種性風俗。由于人類學在中國興起的時代禁止公開談論性行為,而直接觀察性活動又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中國的人類學家往往回避直接討論性的問題。新中國建立以后,受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性人類學更是處于停滯階段。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性人類學研究迎來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西方引進的性學書籍開始在國內公開出版。與此有關的還有一大批西方人類學著作的中譯本,這些書中通常都有相當的篇幅涉及到性的內容。專以性為主題的人類學著作出版了不少中譯本,如《性崇拜》、《兩性社會學》、《男女論》、《乳房的歷史》等等。在引進性人類學著作方面,需要指出的是馬英諾夫斯基的《美拉尼西亞西北野蠻人之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被廣泛地關注,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如劉文遠、納日碧力戈等譯的《野蠻人的性生活》(1989),王啟龍、鄧小詠譯的《原始的性愛》(1990),孫云利譯的《未開化人的戀愛與婚姻》(1990),何勇譯的《神圣的性生活——來自土著部落的報告》(1998),高鵬、金爽編譯的《野蠻人的性生活:圖文版》(2005)。這些著作對于國內的性人類學研究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在當代中國,從性風俗的視角來探討性文化現象的研究者也不斷出現,其中以葉靈鳳和謝國先為代表。葉靈鳳(1905~1975),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畫家和收藏家,早年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其作品注重性心理分析。1939年廣州失守后到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葉靈鳳定居香港的三十年間,不斷收集并系統研究性風俗。他視界廣闊,各國風俗皆入筆端,《世界性俗叢談》(1989)一書集中體現了他的研究水平。該書最初由香港的南粵出版社以繁體字出版,2004年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以簡體字再版。全書文章共92篇(每篇平均600多字),以性文化為主線,從人類學、民俗學出發,結合優生學、生物學、醫學等知識,尋訪很多地區、國家和民族的性風俗。這本書將世界各地的性的俗文化寫得妙趣十足,當中穿插各類人群的趣聞軼事,書中講述的每一個兩性故事都意味著不同的歡愉。謝國先對性風俗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其專著《走出伊甸園——性與民俗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上。在這本書中,他主要以民俗學家的眼光審視全世界與性有關的各種民俗現象,書中薈萃了古今中外眾多民族中少見的性風俗,并進行比較研究。

注釋:

①羅興萍:《試論周作人研究民俗文化的立場和態度》,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3期。②周作人:《猥褻的歌謠》,載吳平、邱明一編:《周作人民俗學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③周彥文:《張競生:中國出版史上的失蹤者》,載張競生著:《張競生文集》,廣州出版社,1998年版。④江中孝:《張競生的生平、思想和著述》,載張競生著:《張競生文集》,廣州出版社,1998年版。⑤蔣明智:《略論江紹原的迷信研究》,載《民間文化》,2000年第11~12期。⑥趙世瑜:《江紹原與中國現代民俗學》,載《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⑦趙世瑜:《黃石與中國現代早期民俗學》,載《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

〔責任編輯:陳家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99re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狠狠干|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婷婷成人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毛片在线播放a|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视频你懂得|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日本午夜影院|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选自拍|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97se亚洲| 一级福利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 欧美日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级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亚洲国产清纯| 国产精品成|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久草视频|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 久久特级毛片| 成人在线欧美|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中文在线| 美女免费黄网站|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