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中國,不僅面臨某些強國的挑戰,更面臨著那些追名逐利的西方軍火商的挑戰。下面就是對中國安全構成威脅的全球七大軍火商。
史蒂文斯
力助臺灣提升軍力
2006年8月的一天,美國馬里蘭州以生產宇航和高技術武器裝備為主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下簡稱洛·馬)總部內,董事長兼總裁羅伯特·J·史蒂文斯憑窗眺望著西方,眼神中透出情不自禁的得意。此時,他的心早已飛到了遙遠的西太平洋。
8月3日,在洛·馬位于佐治亞州的F-22A“猛禽”戰斗機組裝廠內,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赫斯特上將宣布,太平洋空軍的第一支F-22A戰斗機中隊,將于2008年1月在阿拉斯加的艾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組建,從2008年年中開始定期飛赴關島,進行輪換部署,每次部署“猛禽”的數量為8—12架。
韓國聯合通訊社和一些日本媒體已道破天機:美軍在關島部署“猛禽”戰斗機,主要是為了遏制“中國軍力的擴張”。關島距離中國東海岸約2800公里,“猛禽”從關島起飛,只需一個多小時就可抵達中國東南沿海。此外,“猛禽”還具有極強的隱身作戰能力,可深入中國大陸腹地“實施精確打擊”。因此,在關島部署“猛禽”戰斗機,“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種威懾”。
阿爾鮑
“中國威脅論”的鼓吹者
第一眼看到波音公司綜合防務系統集團總裁吉姆·阿爾鮑,很多人都會看走眼。56歲的他西裝筆挺,神情謙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那層紳士風度的背后,是一個城府頗深、手腕老辣的國際軍火巨頭。
這些年來,在阿爾鮑的指揮下,波音公司將 F/A-18戰斗攻擊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魚叉”反艦導彈等源源不斷地送往美國在世界各地的駐軍,以及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
有人說,美國軍火巨頭的一大發財手段是:制造緊張氣氛,進而從中漁利。阿爾鮑也深諳此道,他對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的“干預”,就是最好的例證。2005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五角大樓原計劃于當年6月份推出,后一再修改,直到一個多月后才予以公布。后來,五角大樓有人透露,原稿竟然是在阿爾鮑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高層的影響下寫成的。報告原稿大肆渲染“為反制中國的崛起,美國必須發展哪些性能的武器”;鼓吹打壓中國;制造“中國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和“臺灣軍隊不堪一擊”等輿論,來推動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和臺灣對美軍購。
斯旺森
鼓動臺灣加強防衛
在美國國防工業領域,雷神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思羅普·格魯曼并稱“四大金剛”,聲名顯赫。該公司以生產雷達、軟件系統等電子產品見長,是2005年排名全球的第五大防務商。目前執掌“雷神”的就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威廉·斯旺森。
自從國民黨政權退據臺灣以來,雷神公司從臺灣賺了大筆的錢,因此經常主動上門支招獻策,“提醒”臺灣當局——“又該買軍火了!”臺灣當局耗費巨資,從雷神公司購買了愛國者-2型防空導彈后,斯旺森的腦子便時時惦記著臺灣。隨后,“雷神”又讓擔任雷神國際公司總裁的陶克爾·帕特森,親赴臺灣游說。帕特森在臺灣工作過好幾年,在島內“人脈深厚”,一到臺灣,就找到陳水扁的“緋聞”女秘書蕭淑琴,一起吃“工作午餐”,強力推銷軍火。
查布拉加,早就盯上了“肥肉”
一提起“通用”,大部分中國人都能想到滿大街跑的“上海通用”汽車,想到美式“別克”,想到商界傳奇人物韋爾奇,但很少人會想到另一個“通用”——軍火巨頭通用動力公司。這家總部設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郊的綜合防務集團公司,擁有7.2萬名職工,2005年總收入212億美元,號稱全球第六大軍火商,它的老板就是尼古拉斯·查布拉加。
查布拉加為人十分低調,他自稱做每一個決定之前都要想清楚:“這么干能掙到錢嗎?”通用動力公司比起排在前面的軍火界“四大金剛”,顯得有點單薄,因此,查布拉加掙錢的欲望,也比前面的幾位更加迫切。
查布拉加早就看中臺灣這塊“大肥肉”,但他卻不容易下得了口,因為他手里的核潛艇美國政府不讓賣,他就老琢磨著要把“宙斯盾”和H1A2坦克賣出去。臺灣當局的高官到美國參加美臺軍購會議,他馬上授意手下,把臺軍將領請上“宙斯盾”軍艦參觀,私下里“溝通”,臺灣當局隨后就開始嚷嚷要買“宙斯盾”戰艦,還鼓動島內媒體大肆叫嚷,買“宙斯盾”有多少多少好處,“完全可以在海上壓倒大陸”云云。
通用動力的M1A2主戰坦克個頭龐大,原本就不適合在臺灣這樣的地形上使用,但查布拉加聲稱近年來大陸主戰坦克進步神速,已經一舉進入世界前五名的行列,必須用M1A2才能“反制”。臺軍連忙提出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軍購申請,指名要買M1A2坦克。島內軍事媒體聽說后驚訝不已,連說臺軍高官真是腦筋出了毛病。如果M1A2這種“巨無霸”坦克上了島,恐怕除了幾條高速公路能走之外,別的地方都去不了。
休格
參與構建對中國的包圍圈
旗下擁有12萬名員工的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是美國軍火界的巨頭之一,它的老板就是號稱“引領軍火工業攀登未來科技高峰的旗手”——59歲的羅納德·休格。
在美國的軍火工業圈子里,軍火商們每次湊到一起,中國始終是個熱門話題,而話題往往圍繞一個主題——就是“威脅”。作為美國軍火工業圈里的“軍火大鱷”之一,羅納德·休格也有一張復雜的關系網,他與許多政界、軍方的高層人士關系密切,同時在許多智囊機構里也有朋友。
2006年6月,臺灣從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購買的兩架最新型E-2T“鷹眼2000”預警機投入使用。臺灣媒體稱,美借以封鎖中國內地的“第一島鏈預警帶”已經具備了對中國內地全天候早期預警能力。
達索
制造對臺軍售惡例
法國達索公司向臺灣當局出售“幻影”戰斗機,首開了大國向臺灣出售先進戰機的先例。那么,到底是誰讓達索公司開此惡例?此人就是該公司現任掌門人羅朗·達索。
為了不使家族企業陷入“第三代危機”,羅朗·達索想了很多辦法,高招之一就是對臺軍售。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國際政治勢力干擾”,臺灣當局以極其隱蔽的方式,與法國政要和達索公司進行了接觸。據透露,臺當局與達索公司的代表進行了數十次正式及非正式會面,而這一切,都是在羅朗·達索的直接導演下進行的。
1992年2月下旬,臺當局的代表假扮成軍火商,借參加新加坡航空展的名義,與達索公司高層會面并達成了初步協議。又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雙方正式簽約。臺當局從達索公司購買了60架“幻影”-2000戰機,耗資300多億法郎,打破了當時單項戰機交易的世界紀錄。
佃和夫
日本自衛隊的武力后臺
2005年2月16日,日本三菱重工株式會社長崎造船廠來了幾位客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高級官員。迎接他們的是三菱重工的社長佃和夫。主客雙方來到造船廠的碼頭,簽字后交換了一份合同文本。此后,一艘裝備一新的軍艦升起了日本自衛隊的旗幟,緩緩駛離碼頭。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亦軍亦民的防務產品承包商。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其總裁佃和夫的“軍事力量”——如果佃和夫愿意,他自己就能裝備一支陸海空俱全的部隊。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裝甲戰斗車輛,包括90式坦克、89式步兵戰車等,主要是由三菱重工生產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一半的潛艇、1/3的驅逐艦,也是由三菱重工供貨的。三菱重工除了生產F-2、F-15J等型號戰斗機外,還生產“愛國者”導彈、ASM-2型空艦導彈、SSM-1型艦對艦導彈等。
令人擔憂的還有,“佃和夫與日本右翼勢力糾纏在一起”。據日本媒體報道,對日本政壇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佃和夫,為日本右翼歷史教科書的出版和發行,給予了財力上的大力支持。盡管三菱重工公司曾發表聲明“辟謠”,但“佃和夫”這個名字還是出現在“支持(右翼教科書)者”的名單上。
(吳寶河薦自《看世界》原標題為《解密:威脅中國安全的七大軍火商》本刊有刪節)